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修为什么这么看不惯包拯

欧阳修为什么这么看不惯包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3/12/7 15:36:55

包拯是中国古代史上出了名的为官清正廉洁的包青天,其大名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社会上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最杰出的政治文学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与包拯两人年龄差不多,包拯大了8岁,包拯仁宗天圣五年(1027)考取进士,欧阳修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按理说,两位北宋巨人本应惺惺相惜。其实不然,欧阳修根本就看不惯包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庆历新政”期间,参知政事范仲淹锐意改革,把一些碌碌无为的人赶出了公务员队伍,提拔了一批精明强干、年富力强的人。这种大刀阔斧的吏治整顿,引起以王拱宸为首的御史台保守派的抵制。包拯正因为王拱宸的推荐,才从肇庆端州调进御史台,受到王拱宸的影响,曾先后两次出面向宋仁宗上章《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欧阳修当时身为谏官,又是“庆历新政”改革的支持者,对包拯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公元1051年,包拯也意识到了“庆历新政”的好处,为此他又专门奏了一章《请录用杨等》。包拯的这次上章被宋仁宗采纳,一批改革者官复原职。由于这次上奏,欧阳修对包拯还是有了一定的好感,把他当成是“部分可团结”中的一员。

后来,因为荐人不当,包拯被贬到了池州任知州。嘉祐元年(1056)春夏之交,黄淮一带水灾泛滥,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写了封奏章认为,天灾不可免,关键在人为。现在朝中有一批庸官昏官,无所作为,应多选贤臣辅佐君王。欧阳修提议,池州的知州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包拯得到了欧阳修的推荐,以龙图阁学士权兼开封知府。

开封府就在天子脚下,城内皇亲国戚一大把,以包大人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严正执法,涉及皇亲国戚也同样处治。连温成皇后的伯父张佐,包拯都不放过,结果把王公贵族都得罪了,他们纷纷向朝廷诉苦,说包拯简直是“包阎王”。包拯的这种做法连欧阳修也看不下去了,为了维护开封的稳定,仁宗皇帝在宰相富弼韩琦建议下,让欧阳修顶替包拯,官职和包拯一样,也是龙图阁学士权兼开封知府。欧阳修上任之后,无外乎就是开开反腐败、打击违法犯罪等会议,真正执行起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皇亲国戚们自然高兴了,为此还打立了“包严”“欧宽”的牌坊。欧阳修与包拯因为执政理念不同产生了分歧。

欧阳修与包拯决裂的导火索在于三司使案。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京城开封发生一起因房屋归属产生的纠纷案。有个叫刘保衡的富商开了一家酒场,却因经营不善欠下官府一百余万文酒曲钱。主管国家财政的三司使张方平屡次派人督催刘保衡还债,刘保衡不得不变卖家产以还债,刘保衡的房屋甚是豪华气派,张方平在刘保衡拍卖家产时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他的房屋。这件事后不久,刘保衡的姑姑到开封府告状说刘保衡并非刘氏后代,而是一个无赖地痞,无权卖掉刘氏祖宗基业。开封府派人调查后发现刘保衡姑姑所说情况属实,如此一来,当初购买刘保衡房屋的三司使张方平就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嫌疑极大。包拯当时任御史中丞,立即上书弹劾张方平,指责他身为三司使却乘人之危贱买所管辖富民的住宅,寡廉鲜耻实在骇人听闻。张方平因此被免去了三司使的职务。

更多文章

  • 被誉为中国史上的最美的女间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被誉为,中国,史上,美的,间谍,三国演义,司徒王允,国贼,董

    在《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为除国贼董卓,让义女貂蝉为为诱饵,使美人计诱惑董卓,勾引吕布,以此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最后借吕布之手成功将董卓杀死了。这段美人计、连环计,在三国小说中描写得形象逼真,险象环生、十分精彩。这段故事,野史也多有记载,一说貂蝉乃“山西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

  • 薛宝钗为何把滴翠亭偷听一事嫁祸给林黛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宝钗,宝钗,为何,滴翠亭,偷听,一事,嫁祸,林黛玉,宝钗

    “宝钗扑蝶”的故事是在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二十七回,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扑蝶”这样事在薛宝钗的身上是很难得一见的,它生动地表现了宝钗作为一个“女儿”天真烂漫的一面。然而在宝钗扑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得原本轻松愉

  • 三国里唯一让关羽动过心的女子竟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唯一,关羽,动过,女子,是她,关羽,人的,形象,一直

    关羽给人的形象一直都是忠肝义胆,有勇有谋,不为女色所动的禁欲系武将。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保二位嫂嫂在曹操一段,当曹操让他与二嫂共处一室,欲乱其君臣之分时,关羽就情愿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曹操又送十名美女侍候关羽,关羽也毫不动心,全部送入内门,让她们伏侍二嫂。还有关羽斩貂蝉的故事。这是个人

  • 清宫里的太监宫女为何都叫慈禧老佛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宫里,太监,宫女,为何,慈禧,佛爷,再看,一些,清宫,剧时

    再看一些清宫剧时,我们时常会听到“老佛爷”这个称呼,上至王公大臣们下到太监宫女,见到了太后都高呼一声“老佛爷吉祥”、“老佛爷千岁”。在晚清时期,宫里太监宫女们也都尊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那么老佛爷这个称

  • 红楼梦中偷养小叔子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红楼,梦中,偷养,叔子,女人,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七,写道

    在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七回写道,宁国府的焦大曾有一段泼妇骂街的对话:“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而这段话的效果是:“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

  •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当不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千,宠爱,于一身,一身,杨贵妃,为何,不上,皇后,白居易

    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爱杨贵妃的情形: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dquo

  • 林黛玉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林黛玉,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小说,红楼梦

    在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中,王夫人接待初进贾府的黛玉,特意打招呼:“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

  • 金瓶梅中唯一的白富美竟是被潘金莲活活气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瓶梅,唯一,白富美,竟是,潘金莲,活活,死的,李瓶儿,小说

    李瓶儿是小说《金瓶梅》中的人物,是作者常用来与潘金莲对比、“抗衡”的主要角色。她和潘金莲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长得漂亮,生性贪淫,因淫作孽。李瓶儿有着“细弯弯两道眉儿,且自白净”,“身软如棉花,瓜子一般好风月”。可是命运安排她的是,

  • 松赞干布最宠信的女人竟不是文成公主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松赞,干布,宠信,女人,不是,文成,公主,是她,很多,后人

    很多后人觉得,在吐蕃称王的松赞干布,是个目光远大,臣服大唐的历史人物。有趣的是,中国历史反倒扬起了一副美丽、动人的帽子。毕竟,这位君主被大面积地美化和神化了。关于泥婆罗古国的“赤尊公主”,的确跟松赞干布结成了美满婚姻。可惜,吐蕃文献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当中,只谈松赞干布娶&ld

  • 中国古代史上惨遭家暴的公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史上,惨遭家,公主,众所周知,公主,皇帝,掌上明

    众所周知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王公贵族,通常都俗称为“金枝玉叶”。在古代,公主出嫁时,是不向公婆行礼的,反而公公婆婆还要想公主媳妇下跪称臣。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敢跟公主老婆叫板的驸马,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当出现敢于与公主叫板的驸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