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皇帝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是谁

元朝皇帝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81 更新时间:2024/1/15 12:47:07

如果说对秦桧前期的表现,史学界尚有人加以些许肯定,那么对南宋后期身任理、度、恭三朝丞相的贾似道,就只有全盘否定。诚然,贾似道入朝以后的独揽朝政,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奢侈腐化等一系列罪行,对加速南宋灭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言其权相或奸臣都不为过,但是如果我们能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对他进行评价,贾似道仍不失为是一个有功有过、过大于功的历史人物。这里且不言他前期在守卫两淮和京湖地区时,在防御、筑城、营田和兴修学校等方面的才干和贡献,单从后期被人指责为造成南宋灭亡的两件“罪状”他在鄂州之战中的表现和推行公田法来看,此人也有值得肯定之处。

先言贾似道在鄂州之战中的表现。发生于南宋理宗开庆二年(1259年)秋冬间的宋蒙鄂州之战,是关系到南宋生死存亡的一场重要战役,指挥入侵蒙古军的最高统帅是蒙可汗之弟、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的忽必烈,直接领导鄂州保卫战的是南宋枢密使兼京西湖南北四川宣抚大使贾似道。蒙军包围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后,宋蒙两军展开了长达三个月之久的激烈战斗,双方“死亡枕籍”。

但由于多种原因,蒙军被迫于当年闰十一月上旬撤围北返,南宋取得了鄂州保卫战的胜利。可是后人不仅不承认贾似道在鄂州之战中的功绩,反而认为正是他在这次战争中与蒙古签订了“城下之盟”,后来又隐瞒真相,才招致蒙古的南侵和南宋的灭亡,是有罪无功。事实上,贾似道在鄂州保卫战中的表现,深得当时人的赞赏,如诗人刘克庄云:蒙古军大举南侵之际,“朝野失邑,凛凛有被发之忧”,贾似道“投袂而起,倍道疾驰,身先将士,蒙犯矢石”。“以衮衣黄钺之贵,俯同士卒甘苦卧起者数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扫如山之铁骑,不世之功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二《与贾丞相》)

著名学者王柏赋诗云:“义概包宇宙,智略吞群英。五行互相制,自昔谁去兵?代马饮江水,舄赤司专征。”“肃肃荆楚净,汤汤江汉清。东西亘万里,齐民竞春耕。归来辅皇极,一稔舒群情。”(《鲁斋集》卷一《寿秋壑》)甚至忽必烈也不得不承认贾似道在军事上的才干,发出“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的慨叹。虽然贾似道在鄂州与蒙古确实有过议和活动,但双方并未签订具有实质性的和约,更无“割江”、“称臣”的承诺。

至于他后来扣留郝经,企图掩盖求和真相,从而为蒙古的大规模南侵找到借口,当然是一个错误。但是,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蒙古早已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并处心积虑地想灭亡它,有无借口实在并不重要,对此明人张以宁也说:“如罪其羁信使之类,皆欲加之罪之辞也。”(《翠屏集》卷二《舟中睹物忆亡儿煊诗》后语。)因而将议和这一权宜之计,说成是贾似道对蒙古的投降行为,并进而认为这是后来招致蒙古南侵、南宋灭亡的原因,都有失允当。

再言公田法的问题。南宋末年,官僚、地主阶级对贾似道推行公田法攻击得最为猛烈,如官员高斯得说:公田法是“白夺民田,流毒数郡,告、牒弃物,不售一钱。遂使大家破碎,小民无依,米价大翔,饥死相望。”(《耻堂存稿》卷一《彗星应诏封事》)后人根据这些人留下来的记载,也对公田法加以全盘否定,并进而将它作为贾似道又一大罪状。

可是我们只要从公田法推行的历史背景、目的和效果来看,就可以知道这绝非贾似道的罪状,而是他的一个政绩。南宋末年,战争频繁,对军粮的需要量很大。但是由于楮币贬值,物价飞涨,国家无力筹集粮饷,造成了军粮的匮乏。为此,贾似道提出推行公田法,企图解决军粮问题,同时减少楮币的发行,平易物价,以挽救统治危机。

标签: 元朝皇帝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如果说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最成功的女外交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成,公主,成功,外交官,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

  • 慈禧太后是依靠什么把持清朝政权47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太后,依靠,什么,把持,清朝,政权,47年,七旬,慈禧

    年近七旬的慈禧事实上已经掌控帝国大政近40年了,1835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的慈禧小名叫做杏贞。她早年生涯因无史籍记载而有种种传奇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她随父到过江南,家贫,出入市井,会唱江浙俚曲,却不识满文,“国语”(即满语)也讲得很差。咸丰元年(1961年),她17岁,入京选

  • “第一女秘”上官婉儿的爱海沉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一女秘,上官婉儿,爱海,沉浮,提到,上官婉儿,无法,回避

    一提到上官婉儿,则无法回避武则天,因为是武则天残酷地改写了上官一家的命运,更直接影响了上官婉几的一生。当年,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上官一族被满门抄斩。不过,武则天却对不满周岁的婉儿及其母亲郑氏网开一面,将她们赶进掖庭宫当了奴隶。史书记载,上官婉儿天性聪明伶俐,善于写

  • 林则徐最后竟是死在了平定太平天国的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林则徐,最后,竟是,平定,太平天国,路上,林则徐,晚清,时期

    林则徐是晚清时期的禁烟大功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太平天国整死的第一个大清朝钦差大臣竟然是“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太平天国闹事后,咸丰帝对广

  • 教授奇文:马云骨髓里有王阳明DNA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教授,奇文,马云,骨髓,王阳明,DNA,对于,阿里巴巴,成功

    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马云可算是中国近代的一个传奇。他的成功,不仅在决策上有更上进的思想,更是有人们少有的洞察力和发展嗅觉。而近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月刊收录了一篇奇文,标题为“梦中的‘王马对古今‘奇人的对话与互证”(“对&

  • 清朝曾颁布禁娼令 后因乾隆下江南看上妓女被作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曾颁布,颁布,禁娼,乾隆,江南,看上,妓女,作废,古代

    古代的娼妓,并不像现在所说的那样是个出卖肉体的失足妇女。从唐高祖设置教坊以来,娼妓(女艺人)就隶属教坊管辖,教坊中的男女艺人必须登记在册,吃财政饭、接受各种艺术教育,完成各种筵席演出、应酬接客甚至陪侍就寝的任务。她们的身份受社会蔑视、一旦年华老去就无人问津衣食无着,而且往往战俘、罪犯家属、破产者都会

  • 毛泽东陕北多次遇险 国民党追兵近在咫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毛泽东,陕北,多次,遇险,国民党,追兵,近在咫尺,1947年

    1947年胡宗南攻占了延安,各地解放区的领导纷纷发来电报,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撤离陕北,迁移到晋西北,太行等安全地带指挥战争。朱德和任弼时也建议毛泽东撤离陕北到晋西北去,因为那里相对比较安全,也便于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很理解他们的建议,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但是他为了大局考虑,现在还不能离开陕北

  • 中国古代人处理婚外恋:当场杀死通奸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古代人,处理,婚外恋,当场,杀死,奸者,莎士比亚,一报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是改编自一部意大利悲剧《普洛莫斯和卡桑德拉》。故事是说维也纳的一个少年绅士克劳狄奥,因为与女友未婚先孕,被本城摄政安哲鲁判处死刑,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这个故事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在当时欧洲,一切婚姻外的性行为,都是重罪。人类的性行为是哺乳动物中最为奇特的,它不是依靠遗传

  • 朱元璋严禁官员嫖娼 官员留宿青楼判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严禁,官员,嫖娼,留宿,青楼,死刑,中国,后世,院里

    在中国后世的妓院里,曾经长期树立着管仲的塑像,管仲也成为了中国性产业的祖师爷。经历了魏晋六朝乃至大唐的开放,自宋朝开始,官府对官员嫖妓的态度开始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乃至妓院和翰林院成为了江湖与庙堂势不两立之地,起码表面上是这样。也难怪大才子柳永终身不仕,因为他将才华换了浅斟低唱,有水井处皆闻柳词,

  • 叶挺脱党出国真相及其9个子女现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挺,脱党,出国,真相,及其,9个,子女,现状,叶挺,原名

    叶挺,原名叶为询,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也是新四军重要领导之一。叶挺脱党十年原因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叶挺接到党组织的通知,要他赶到苏联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他结合自己在广州起义的亲身经历与体会,给党组织写了一份关于广州起义经验教训的报告,认为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的时候,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