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人是谁

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4/15 20:15:34

历史上的蒋干虽有负曹操之托,但未失名士之风。《三国演义》诬蒋干盗书,且将其刻划为一被人捉弄的小丑形象,虽增加了文学效果,却使其斯文扫地,实在是一起影响千年的大冤案。 蒋干,在《三国演义》里,是曹操帐下幕宾。人物不大,在赤壁之战中却举足轻重。

战前两次自告奋勇过江去游说周瑜和打探虚实,两次被周瑜巧妙利用:第一次要去说降周瑜,周瑜设计,故意让蒋干发现伪造的蔡瑁张允私通东吴的书信,使蒋干将书盗回向曹操报功,曹操气急之下,中了周瑜的离间之计,误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第二次蒋干又主动要求过江去探听甘宁黄盖欲降之真假,周瑜再次设计,使蒋干与庞统“不期而遇”,蒋干将庞统邀至曹营,使曹操接受了庞统献上的致命的连环计。

所以,曹操才赤壁大败,蒋干实脱不了干系。 三国时确有蒋干其人,也确有蒋干见周瑜之事;然历史上的蒋干其人其事,却与《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其人其事相去甚远。 蒋干见周瑜事,载于《江表传》。

《江表传》叙此事未记确切时间,查《资治通鉴》,将此事系于建安十四年。就是说,蒋干见周瑜的时间不是在赤壁之战爆发之前,而是在赤壁战后的第二年。而且,蒋干去见周瑜只有一次,而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两次。 《江表传》说,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军,使曹操对周瑜十分佩服,说:“孤不羞走。”意即败在周瑜手下不觉耻辱。第二年,周瑜又战败曹仁,夺取江陵,使曹操对周瑜更加刮目相看,忌惮有加。

于是,曹操以为周瑜年少,易于用言辞打动,乃密派人下扬州,请蒋干出马,去游说周瑜归降。 蒋干,字子翼,九江人,仪表出众,尤以口才见称,江淮一带无能与之抗衡者。蒋干受命,即着布衣葛巾,假托私行去见周瑜。周瑜闻蒋干来访,已猜出其来意,出帐迎接,先发制人道:“子翼好辛苦啊!远涉江湖,是为曹氏做说客的吧?”蒋干见被周瑜说破,忙矢口否认:“我与足下同乡,久未见面,听说您业绩辉煌,故特来叙旧,并观军容。

怎么疑我做说客呢?”周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于是,周瑜领蒋干遍视军营、仓库、军资器仗等,尔后设宴招待蒋干。席间,周瑜将孙权赐予的侍者、服饰、珍玩等物一一向蒋干展示,然后说道:“大丈夫为人处世,若遇知己之主,当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与共。假使苏秦张仪更生,郦食其再世,我犹要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能够移我意乎?”蒋干只是微笑,终未为曹操发一言。

蒋干回报曹操,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打动。曹操及中原士人,因此更高看周瑜。后曹操见说降周瑜无望,转而给孙权写信,贬低周瑜,这是后话。曹操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历史上的蒋干虽有负曹操之托,但未失名士之风。

《三国演义》叙蒋干见周瑜事,将独步江淮之士说成曹操帐下幕宾,由受曹操之托改为自告奋勇,将时间由赤壁战后提至战前,把一次演义成两次,均无大碍;但诬蒋干盗书,且将其刻划为一被人捉弄的小丑形象,虽增加了文学效果,却使斯文扫地,实在是开蒋干的玩笑。

标签: 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年的历史上蒋干虽有曹操

更多文章

  • 是谁以死相逼拒绝了曹操的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死相,逼拒,绝了,曹操,封赏,他帮,曹操,统一,北方,却为

    他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为怀念旧主拒绝曹操的封赏,甚至以死威胁 曹操一生爱才重才,对人才的封赏也从来不吝啬。可是,有一位叫田畴的官员,自己明确表示不愿意当官,官再大也不当。朝中大臣包括曹丕都同意人家不当就算了,为啥曹操还要追赶着热脸贴田畴的冷屁股,硬要封赏田畴呢?他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为怀念旧主一生拒

  • 刘备为什么会被人嘲讽是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被人,嘲讽,伪君子,刘备,江山,不是,出来,网

    刘备的江山真不是哭出来的,被网友讽伪君子都怪罗贯中帮了倒忙 近年谈论三国的人越来越多,刘备和曹操作为三国中的两大主要人物自然成了人们评论的焦点。但不难发现当今许多网友都喜欢贬低刘备,抬高曹操,对刘备多是讥讽和不屑。什么刘备是伪君子,没本事只会哭,根本不是英雄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问题还是在《三国

  • 诸葛亮与曹操相比谁才是三国最出色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曹操,相比,才是,三国,出色,丞相,通观,诸葛亮,曹

    通观诸葛亮与曹操两人的事迹,子将认为:孔明言过其实,至多仅是一过人的谋士;曹孟德才真为帅才。 事先声明:子将一向对诸葛亮之人品深表敬佩。 《三国》之中,最知名的两位丞相,莫过孔明与曹孟德了。此二人均以谋略著称,不过“鞠躬尽瘁”的孔明名声要比“汉贼”孟德

  • 三国中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谁更有帝王之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中,孙权,曹操,刘备,三人,更有,帝王,之相,汉末,三分

    汉末三分魏蜀吴,多少朝代兴衰,人物沉浮,都付笑谈之中。 今天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出身。 先说老大曹操,曹操此人出身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和普通官僚比起来他算高贵的,但与袁家那种“四世三公”比起来他却差得远,他是太监养子后代,太监在士大夫眼里挺不受待见,这样的一个出身总的

  • 为什么刘表三顾茅庐没有请出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刘表,三顾茅庐,有请,诸葛亮,诸葛亮,十分,尊敬,待

    诸葛亮十分尊敬待德公,每次探访庞德公,都独自一人拜见于床下。后来诸葛亮逐渐得到庞德公的注意和重视。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襄阳名士,论学识名望,当在许多幕僚之上,但他一生未入仕。不是他没有做官的机遇,而是他不愿做。刘表当时治荆州,治所就在襄阳。由于荆州没有战乱,加上土地丰饶,全国有十余万人迁入荆州,这中间

  • 岳飞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怎么,评价,诸葛亮的,诸葛,亮的,出师表,虽然,近年

    虽然近年网友对诸葛亮的评价呈现多样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忠君卫国,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大忠臣,同样是中国历史上忠臣代表的岳飞同学给过诸葛亮一个评价,说是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哭出来的,都不是忠臣。这话肯定片面。但能得到岳飞这么高的评价,可见诸葛孔明在中国人的

  • 曹操为哪位谋士伤心流泪了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哪位,谋士,伤心,流泪,三次,三国演义,第五十,描写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描写,曹操回师后在众谋士就座的场合仰天大恸,捶胸痛哭,念叨郭嘉,而“众谋士皆默然自惭。”曹操在战场失败后缅怀郭嘉,实际上隐含了对部下事前未谏、盲从失职的批评。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

  • 刘备手下三大王牌军师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手下,三大,王牌,军师,谁最,厉害,徐庶,诸葛亮,庞统

    徐庶、诸葛亮、庞统,刘备三大王牌军师到底谁最厉害? 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象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在新野时期的徐庶、诸葛亮和赤壁之战的庞统。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

  • 为什么三国这三位愤青之死被人津津乐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三国,三位,愤青,之死,被人,津津乐道,一本,三国演

    一本《三国演义》被誉为“书中之虎”,小说蕴涵的军事谋略和为人处世哲学启示和引导了一辈辈中国人。而这本书中对祢衡、许攸、杨修这三个愤青的死,更是做了浓墨重彩的陈述,并且历来世人对此是津津乐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首先说祢衡。祢衡年少轻狂,他自诩天下名士,自以为

  • 在三国的武将之中谁杀的人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武将,之中,谁杀,最多,尽管,罗贯中,关羽,虚增,许多

    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惇、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 我们先从正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