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曹操对“奸雄”的评价情有独钟?曹操的为人真的那么奸吗?

为什么曹操对“奸雄”的评价情有独钟?曹操的为人真的那么奸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45 更新时间:2024/1/27 6:18:19

曹操的家庭可以说是既高贵有低贱,高贵是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常侍大长秋,是皇帝皇后身边的近侍臣,其父据说也用钱捐来个太尉之职,可以说家中很有财势;低贱是因为曹操终究是宦官家庭出身,这还是挺让人瞧不起的。

曹操的出身要和袁绍马腾那种四世三公,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曹操早年即有远大志向。做洛阳北部尉时,不畏权贵,棒杀提刀夜行的蹇硕之叔,在任济南相时,他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阿附权贵,反而罢免了不少阿附权贵的贪官污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草草虽出身于宦官家庭,却与宦官的对立面外戚何进共同谋划如何铲除中涓之祸,而且语出惊人,并且意识到由于何进的无谋必然招来天下的大乱。实践也证明曹操的预料是正确的。 曹操年少时,曾拜访当时的名士许劭,问他对自己有和评价,劭不答,操问之再三,答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对这个评价很满意,看的出曹操第一重视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至于道德方面,即使稍有偏颇也并不在意。他用人也是如此。郭嘉是曹操手下一个重要谋士,他手下另一个谋士陈群曾检举郭嘉行为不检点。

曹操并为因此冷落郭嘉,而依然重用他,因为他看中了郭嘉的谋略。郭嘉也真的为他出谋划策,至死效忠于他。同时,陈群由于直言敢谏,也受到曹操的赏识。曹操下达“求贤令”时,对待人才并不注重出生门第,而且即使是像陈平那种曾经“盗嫂受金”的人,只要你有能耐,他也愿意吸纳。我想曹操是看出“举孝廉”这种当时人事制度的不可信,表面上是说由地方推荐忠孝廉洁的人来当官,其实有很多人都是靠贿赂地方官而得到这个名分的。曹操的这种招揽人才的方法,打破了当时的一贯做法。更有一件事,使曹操背上了千古骂名。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归乡里,路遇陈宫,与之共投宿与吕伯奢庄上,出于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末了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句自私残忍的话。这件事在《三国志》原文中没有记载,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有三种说法。

一是曹操投至吕伯奢庄上,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来抢曹操的东西,出于无奈,手刃数人,逃归。第二,三种说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差不多。《三国演义》之所以选出这一种对曹操最不利的说法,目的很简单为了更丰满完善曹操的“奸雄”形象。曹操的行为,想法每每违背常人的道德标准,所以他的计策即使是神机妙算也要被称作阴谋诡计。 有人说曹操疾贤妒能,因此杀了杨修,也害了弥衡,我不这么想。曹操手下能人众多,能招揽人才正是他成事的必要条件之一,倘若他真的嫉妒,那他不得嫉妒死?先说杨修,在破解曹娥碑之谜的时候,曹操对他并不反感,还听从他的劝说第二次接见张松。可杨修恃才放旷,口无遮拦,更严重的是他参与到曹氏的立嗣问题之中,而且他破解“鸡肋”之意,这确实有乱军心的作用,曹操怎能容他?弥衡就更不用说了,他那种自大的态度,狂傲的言语,是什么人都容忍不了的但是曹操为了个人的名誉和地位,而害死荀彧,荀攸,以及害死华佗,确实都是很大的错误。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而更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更多文章

  • 三国十大指哪射哪的神箭手谁是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大指,哪射,神箭,谁是,第一名,冷兵器,时代,弓箭,攻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攻击力和攻击范围都比近战武器强,因此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同时它的程度成为战斗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射得准,其威力方可体现出来。所以箭法是否高明也成了判定一个武将是否的标准,连张飞没事都拉拉弓,发发洋箭,更何况下面这些神箭手了。第十位:魏延 如果评选蜀汉六虎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个,

  • 诸葛亮军事才能遭怀疑到底该怨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军事,才能,怀疑,到底,该怨,三国演义,火烧,博望

    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公瑾、空城计等故事使诸葛亮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精通兵书战策、晓畅行军布阵的神仙般的人物,以至长期以来,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诸葛亮其人也成了智慧的化身。其实,这些故事于史无据,是《三国演义》作者出于突出诸葛亮智慧的需要而进行的

  • 刘备不为人知的性格使他不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才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不为人知,性格,使他,不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导致

    实际上刘备从来都没有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这可以从他在荆州和刘表喝酒失言中可以看出来。“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惧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备心里是多么的不甘心。 凡是读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东汉未年,政治黑暗。军阀混战。魏晋时期更是如此。所以才会出现竹林七贤这样的行为怪诞

  • 为什么魏种背叛曹操后仍然受到曹操看重?魏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魏种,背叛,曹操,仍然,受到,看重,英雄辈出,三国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世界里,魏种无疑是个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但就是这个小人物却缕缕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甚至在他叛变曹操后也没有改变曹操对他的看法,他叫魏种 得天下的战略就是使用人才的战略,说穿了不过“知人善任”四字。 曹操实在是个性上的爱才,这一点上的意气用事,已经超出了为人才而

  • 关羽的三子关索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三国演义不记载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三子,关索,什么样,为什么,三国演义,记载,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中的关索是个侠义勇为的复杂人物。在封建社会里,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侠义勇为必然要对抗朝廷,带有“贼”名,跟关羽挂上号就有损关羽英名。所以罗贯中《三国演义》原著中未将关索写进去 关索荆州认父,宋、元以来流传很广,讲的是关羽第三子关索,由解县(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老家辗转

  • 为什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失策是导致了蜀汉的败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诸葛亮,北伐,战略,失策,导致,蜀汉,败亡,重要,原

    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

  • 关羽欲杀曹操竟然是因为曹操抢了关羽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欲杀,曹操,竟然,是因为,女人,关羽,则以,妻子,生育

    关羽则以妻子未生育为理由,向曹操要求占有杜氏。但由于关羽一说再说,引爆曹操好奇心,最终霸占了杜氏。掠人之美,夺人之爱,曹操的无耻行径,气煞了关羽关云长,于是他找刘备商量,要于田猎之际,杀掉曹操。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群居的食草族》,雾满拦江著 一 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个段子,说曹操带汉献帝出来打猎,

  • 三国十大能谋善断锐不可当的政治领袖排名?为什么曹操名列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十大,能谋善断,锐不可当,政治,领袖,排名,为什么,曹

    能谋善断锐不可当的三国十大政治领袖1)曹操:他老人家名列榜首,应该没有争议吧,白手起家,南征北战,最后十分天下而有其七,各方面的才华都令人叹为观止。业余爱好:除了十九世纪之后的新发明以外,只要你会的,他都会,而且水平肯定比你强。2)司马炎:一手结束了分裂局面,中国历史上最为仁慈的开国之君,颇有民主和

  • 是什么让诸葛亮之妻黄月英成为三国第一丑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是什么,诸葛亮,之妻,黄月英,成为,三国,第一,丑女,有了

    有了父母双方的血统保证,黄小姐充其量姿色平平,只要不是基因突变,绝不可能貌如东施,丑陋无双,而更大的可能也是三国中排得上号的大美女。 如果排一下本国四大丑女的座次,不知诸葛亮的那位黄氏夫人能否忝列其中。大名人娶了个绝世的美人固然是千古流芳的佳话,殊不知若有个绝丑的太太也是可以作为谈资,名留诸帛的,例

  • 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使关羽丢失荆州?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的,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关羽,丢失,荆州,原因,是

    关羽守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指导关羽的策略是“北据曹操,东和孙权”。北据曹操是理所当然,不提也罢。东和孙权就有些含糊不清了。孙权的战略一直很清晰。那就是“和”的前提,必须是保证东吴不受蜀国的威胁和制约。不论孙权是否野心勃勃想一统天下,还是无心进取希望偏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