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刘备觉得辜负了的蜀国叛将是谁

让刘备觉得辜负了的蜀国叛将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00 更新时间:2024/1/24 6:37:10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人物,适当的虚伪是必须的,特别是在三国这个乱世中,绝对的正直是成不了大事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刘备这个人物。也许他没有曹操的霸气,没有公瑾的用兵,没有诸葛的远谋,但他依然有着非凡的魅力,让我着迷。

黄权何许人也?“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在刘备入蜀前黄权是刘璋的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可见刘备入蜀黄权是持反对意见的,原因是刘备有骁名。李贤注说“骁,枭”二字通用。也就是说刘备是枭雄。 黄权是说刘备有野心,也就是说刘备虚伪。

这与时下一些对刘备的批评几分相似。“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先主假权偏将军。”黄权在最后时刻还拚死抵抗,直到刘璋投降才降先主。“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可见夺汉中的计策是黄权出的。刘备在这里对这个宁死抵抗的敌人授予官职,并且对他的计策深信不疑。确实达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境界。

夷陵之战是刘备政治生涯的悲剧结局。在这场战争前,黄权劝谏:“吴人骠悍善战,而且我们是顺流而下,容易进攻却难以退却,我请求您允许我作为先驱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该在后面坐镇。”可惜刘备没有听从。不过,刘备还是比较重用黄权,任命他为镇北将军,让他督帅江北的军队防御魏军。 刘备在江南作战,和吴国军队在夷陵相持。吴国的前线大将是陆逊,他开始采取坚守的策略,待刘备懈怠时突然对刘备的营寨发起攻击。刘备大败,只好退回到永安(原名鱼复)。

由于刘备败退走的是旱路,舟船已经全部舍弃,黄权的江北军返回蜀国的退路完全被切断了。黄权没法回蜀国了,只好率领人马投降了魏国。 封建时代是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结构,有功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重罪时也是要株连家族。黄权投降了魏国,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报告刘备说要收捕黄权的妻子儿女。刘备却说:“是我辜负了黄权,而黄权没有辜负我。”于是不但没有治罪,对待黄权家人还和以前一样。

而黄权在投降魏国后,“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汉魏春秋曰:文帝诏令发丧,权答曰:‘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得审问,果如所言。”蜀国有些降魏之人说黄权的妻子儿子已经被诛杀了,但黄权没有相信,说:“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说的太好了,就不翻译了,实在赶不上他的文采)后来审问得知事实确实如此。试想黄权这么一个看出刘备虚伪的人,竟能说出“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

这需要多么和谐的君臣关系呢?刘备军团的君臣之间的融洽关系可见如此。 黄权在魏国官至车骑将军,死于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在魏国有十八年时间。黄权在魏国官位步步高升,却始终不忘记他的起步始于蜀国,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去国而不忘恩负义之人啦!一个忘恩负义之人能够一时得意,却不会长时间得济,因为那样的人可以为人一时之用,却不会得到人们内心的敬重。相反,掌权者可以用他,其内心却会是厌恶的。纵观黄权投降魏国后的所作所为,完全值得刘备给予应有的尊重。

标签: 刘备觉得辜负了的蜀国将是作为一名杰出政治人

更多文章

  • 曹操最渴望得到刘备麾下的哪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渴望,得到,刘备,麾下,个人,曹操,希望,得到,刘备

    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关羽,曹操与关羽的故事,网友们都知道,在此不多说,另一位也是三国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凤雏庞统。曹操与庞统的人生交集不是很多,但从态度上可以看出曹操对庞统的欣赏胜过了刘备和孙权 读三国,每每读到落凤坡英才早逝,不觉潸然泪下: 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

  • 马超为什么在归顺刘备后变得默默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为什么,归顺,刘备,变得,默默,无名,曾与,吕布,齐名

    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他曾与吕布齐名,被称“汉末双绝”; 他凭自己的勇猛,带兵反曹,曾直捣曹营,差点了了曹操之命。 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

  • 诸葛亮斩杀马谡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斩杀,马谡,什么,难言之隐,近年来,网友,批评,诸葛

    近年来网友们批评诸葛亮,一大罪状就是不注意培养年轻将领。另外,为马谡平反的呼声也日趋高涨,有人指出,马谡有”攻心为上“的认识,是个人才,不能因一次错误就人头落地;还有人问,如果失街亭的是关羽,或干脆是刘备,诸葛亮会怎样?还不是双重标准。 这些指责对诸葛亮未必公平。诸葛亮不是不

  • 曹操酒醉后杀死的三国第一好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醉后,死的,三国,第一,好官,扬州,刺史,象被,攻杀

    扬州刺史严象被攻杀后,刘馥受任扬州刺史,单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并修城垒以加强城池的守备,颇有功绩,深受百姓爱戴。 在三国之中刘馥无疑是个能臣的典范,更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刘馥----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他上任的时候,庐江有孙策派遣的李述,而长江,淮河之间也有袁

  • 为什么说三大君主中的刘备最心胸狭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大君主,中的,刘备,心胸,狭隘,历史,证明,大凡,国

    历史证明,大凡开国者,一般都注意尚贤任能。刘备屡战屡败,频遭挫折,自然也知道任用贤能的重要。 先来谈谈曹操的用人。曹操出于功利的目的,唯才是举,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使许多人都甘为其所用。当然,这里面固然有“以权术想驭”的问题,待人处世难免诡诈,有时把不合几意的人杀了,还要唏嘘

  • 三国里曹操和哪个名门世家的关系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哪个,名门,世家,关系,最好,因为,心机,较重

    因为心机比较重,三国中曹操手下的将领流动还是挺大的,被治罪,或者干脆叛变投敌的不少,但有一个家族除外,这个和曹操关系最铁的三国家族就是夏侯氏。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时乱世已经开始了,为了寻求发展夏候氏便联合了曹氏家族,夏候和夏渊候是同族兄弟,俩人都投靠了当时声名在外的

  • 曹操的谋士王修因为何事要以死来威胁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谋士,王修,因为,何事,要以,威胁,他是,曹操,非常

    他是曹操非常敬重的一位谋士,曾为一事以死威胁曹操,他的故事被列入《百孝图》 历史是一部大书,每个人都会在这部大书写下一笔。不同的是,有的人蜻蜓点水,有的人粗笔勾勒,只是无论深的还是浅的,只要自己用心经营,总能收获一笔无形的财富。三国时期,有个叫王修的,就是一个志向高洁的人,尽管他遵守大义,可总能安贫

  •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女海盗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上,强的,海盗,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

    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男子,但其实,在清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女海盗曾令清军闻风丧胆。鸦片战争爆发后,被清朝政府招安的这名女强人还曾作为林则徐的“参谋”抵抗英军。出身海盗世家这名如今还为许多老广州人所熟识的女海盗名叫郑一嫂,她原姓石,乳名香姑,系广东新会籍疍家女

  • 三国里第一猛将吕布的克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克星,这是,年前,一位,网友,写的

    这是十年前一位网友写的稿子,首先声明作者完全是戏说,不喜欢的网友不要骂人,但同时小编觉得这个观点满有趣的。其实有些分析虽有趣,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历史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谜,真实情况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以下是网友谋士贾诩的文章: 三国时代藏龙卧虎,卧虎藏龙~似乎人们从三国演义中推断出吕布是第一猛将,但罗

  • 刘备与孙权相比谁才是真正的英明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孙权,相比,才是,真正,英明,君主,毛主席,孙权,能干

    毛主席夸孙权很能干,那他跟刘备比谁才是真正的英明国君呢?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连毛泽东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