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德明和李元昊什么关系 李德明是怎样发展、稳固自身势力的?

李德明和李元昊什么关系 李德明是怎样发展、稳固自身势力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00 更新时间:2023/12/22 23:25:52

李继迁临终之前把政权托付给了谋士张浦和自己的儿子李德明,并再三嘱咐二人,一定要向宋朝请和归顺。因为李继迁认为自己虽已拥有灵、夏之地,但是力量还是较弱,不足以与辽、宋抗衡;儿子李德明刚刚继承王位,只要能保住祖先留下的基业,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李德明,小字阿移,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出生,其母亲为野利氏。李继迁去逝时,李德明年仅23岁,子承父业,李德明自称“定难军留后”,在位29年。李德明心胸开阔,深谋远虑,多年来随李继迁在兵营之中成长,转战南北,战功卓著。

李德明继位后,夏州割据政权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在夏州政权内部,李德明的党项部众由于李继迁新死,又不见李德明得到宋、辽的册封,所以他们多生疑惑,纷纷内投于宋朝。在外部,宋朝环庆一带的边将建议宋真宗乘夏州政权处于幼主新立,人心惶惶之机,对夏州政权一举歼灭,统一西北地区。

在严峻形势的考验下,李德明一方面采纳了赵保宁的建议,派使者到辽朝请求册封,另一方面派人到宋朝请和,以稳定人心。景德二年(1005年)六月,李德明在张浦的建议下,凭借已收复西凉,夏州政权国威已振的机会,遣使向宋朝入贡。

宋朝借机提出让李德明交出灵州、派一个子弟到宋朝做人质、解散夏州军队、归还曾夺取的宋朝的官吏等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累世经营夏州政权的党项李氏而言,是无法面对和接受的,李德明便推托了。辽朝见李德明与宋朝对峙,对自己非常有利,于是借机册封李德明为“西平王”,以此来鼓动李德明与宋朝抗争。

李德明虽得到了辽朝的册封,但此时,党项部内部的分裂十分严重,不少部族投降了宋朝。面对此情况,李德明在宋真宗降低入贡条件的情况下,于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再派使臣向宋进贡。

宋真宗默认李德明的特殊地位,授予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进爵“西平王”,每年赐银万两、绢万匹、钱万贯、茶两万斤,准许李德明承袭原有的领地,镇守夏州官署,给予李德明内地节度使薪俸,准许夏人到内地进行粮食、青白盐等贸易,还下令河西一带“蕃族各守疆界,沿边诸部如德明无所侵扰,则勿纵兵出境”。至此,李德明巩固了自己在夏州割据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也缓和了夏州政权与辽、宋的关系。

李德明急于与辽、宋保持和平友好关系,首先缘于长期的战争使夏州政权内部经济窘迫、边境艰难,沿边党项纷纷内附于宋,李德明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来整顿内部、巩固夏州政权。

其次,与宋议和,夏州政权可得到大量的经济利益。李德明与宋、辽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又请求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设立榷场,使党项羌族人民与汉人在这里自由贸易,双方互通有无。夏州割据政权通过与宋朝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党项羌族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自与通好,略无猜情,门市不讥,商贩如织”的景象。

由于李德明执行了保境息民、发展生产、统一河西的政策,使夏州割据政权不仅得到了巩固,而且取得了大的发展,从而为以后西夏建国奠定了基础。后来范仲淹描绘这一时期是“朝聘之使往来如家,牛马驼羊之产,金银缯帛之货,交受其利,不可胜纪。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甲胄尘委,养生葬死,各终其年”。

李德明虽然对辽、宋称臣,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间。等到夏州政权得到巩固之后,他就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西方,“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李德明用了20余年的时间,先后多次进攻甘州回鹘和西凉府吐蕃六谷诸部,占据了甘州、瓜州、凉州,最终将势力延伸到了河西一带,拓疆数千里。

占领河西一带,对夏州割据政权来说,意义重大。河西一带草肥马壮,绵亘数千里,那里有良马、玉器、镔铁剑甲、琉璃器等,不仅能为夏州割据政权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牲畜,而且使其在与宋、辽的对抗中,有巩固的后方,即西夏“灵、夏之右臂成矣”。

鉴于李德明巩固夏州割据政权卓有成效,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九月,辽册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宋朝见辽加封李德明,为了争取李德明的归附,便也急于给李德明加官进爵,由“中书令”加封“太保”,又加封为“太傅”。

辽、宋两朝对李德明的安抚并没有使李德明产生感恩之情,反而进一步助长了他称帝立国的野心,他开始不露声色地进行称帝立国的准备工作。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李德明仿宋制,追认其父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光孝皇帝”称号,立儿子李元昊为太子,立李元昊的母亲卫慕氏为皇后,并且在境内大修宫殿、营建新都、任命官员,俨然一个帝王的样子。

历史上宁夏平原在黄河水的滋润下,在汉唐时就有“柳拂长堤水绕田”的美景,李德明认为怀远镇(今宁夏银川)西北有贺兰山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而且处于宁夏平原的中心,土地丰饶,远离宋、辽,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于是,于宋天禧四年(1020年),在怀远镇营建新都,取名“兴州”,自此,兴州一直是西夏的都城。李德明把以游牧为主的党项羌族的政治中心,迁到了有千年水利之基的发达的农业区,为以后西夏国的建立和持久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正所谓“国人赖以为生者,河南膏腴之地”,“能以富强,地势然也”。

另一方面,迁都兴州也加速了党项羌族的封建化进程,为西夏立国创造了政治条件。北宋称汴京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李德明也仿照宋称西平府为自己的“东京”、兴州为自己的“西京”。相望于黄河两岸的东西两京,成为西夏立国近200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基地。

面对于李德明如此张狂的行为,软弱的宋朝一再退让。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又加封李德明为“夏王”,默认了李德明称王的合法性。夏州割据政权经过李继迁、李德明两代的经营,走向了强大,为李元昊的称帝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元昊简介:李元昊建西夏前做了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代诗人谢启昆作《元昊》一诗写道:戎幕千山百万师,雄豪嵬理自开基。旋风纵击驼鞍炮,盘鸽惊挥鲍老旗。畜牧皮毛轻锦绮,银牌铁骑召熊罴。统传五代西平贵,二百年来霸业垂。这首诗道明了李元昊创帝业、南北征战的戎马一生。李元昊生于1004年,小名嵬理。西夏语“嵬”是“惜”的意思,“理”是“富贵”的意思。史书记载

  • 李元昊有多少个妻子 她们结局如何 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李元昊戎马一生,建国立业,但却因贪图女色引发了一场儿子弑父的历史悲剧。李元昊一生取妻八个,第一妻为卫慕氏,是他的生母惠慈敦爱皇后的娘家侄女,也就是李元昊舅舅的女儿。广运元年(1034年),因皇太后卫慕氏的弟弟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的事泄露,李元昊便将卫慕氏全族斩草除根

  • 毅宗李谅祚是怎样平定没藏氏专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元昊死后,没藏讹庞以谋叛为由,将太子宁令哥杀死。李元昊临终时曾立下遗嘱,让从弟委宁令哥继承帝位。但没藏讹庞却联络亲信共举自己的亲外甥谅祚为西夏新皇帝(毅宗),尊没藏氏为宣穆惠文皇太后。大臣们因畏惧没藏讹庞的权势,只能同意。因毅宗李谅祚继位的时候年仅周岁,所以,西夏的朝野大权完全被没藏氏兄妹独揽。没

  • 毅宗李谅祚怎样进行汉化改革的 汉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谅祚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党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的是体现出民族独立性,与中原王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西夏统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

  • 西夏梁太后为什么能专权独断 梁太后发动了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拱化四年(1066年),宋与西夏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大顺城(今甘肃庆阳县马铺寨)之战。大顺城是宋西夏边境上的要地,当年九月,李谅祚亲自率军5万包围了大顺城。在作战中,宋朝一员小将用箭射中了李谅祚的眼睛,第二年(1067年),毅宗李谅祚因箭伤而去世,终年21岁,在位20年。其谥号“昭英皇帝”,庙号

  • 西夏都有着哪些宗教 西夏为什么佛教影响最为广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党项羌人在其社会发展的早期就有着集体性、共同性的原始信仰,这些原始信仰制约着党项羌人的心理、思维、行为和习惯,也贯穿于党项羌人社会发展的过程。党项羌人的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他们过着游牧狩猎、居无定所的生活,生存之衣食住用完全依赖于自然界,所以,党项羌人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亲和性和敬畏性。同时,由于

  • 西夏留下了哪些历史文化建筑 都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王朝从历史上消失之后,西夏时期的文物遭受了人为和自然的双重破坏,当时许多珍贵的文物或流散得无影无踪,或被彻底破坏,但通过现存的西夏历史遗迹与文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曾经兴盛一时的西夏王朝。尤其是宁夏的西夏博物馆内荟萃了西夏历史文化遗存的精品,形象而真实地展示了西夏王国的兴衰,撩开了那个立国190年

  • 西夏石窟、雕塑、绘画等文化都具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窟作为一种文化,最早源于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许多有关石窟的神话和传说。汉代佛教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使佛教在我国南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各名山胜地遍布佛塔寺庙,其中,北方的鲜卑族各部统治阶级把原先对石窟神灵的崇拜与佛教信仰相结合,在许多有天然石窟的地方大事雕凿各种龛洞佛像,使佛教文化现象遍布黄河一带

  • 西夏的造纸业和印刷业水平如何 发展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纸术、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到唐宋时期,我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已获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雕版印刷业到宋朝达到了兴盛。西夏非常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出于发展的需要和传承文明的本能,也积极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西夏政府设有“纸工院”“刻字司”专门管理纸的生产、使用和

  • 西夏时期就有木活字印刷术了吗 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被誉为“文字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印刷,主要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和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的,他的泥活字比西方的铅活字早了400年,毕昇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字的鼻祖。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传统的说法是元朝的王桢发明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