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明帝刘彧:刘宋王朝丧钟的敲响者

宋明帝刘彧:刘宋王朝丧钟的敲响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50 更新时间:2024/3/22 18:18:38

宋明帝刘彧,宋文帝的第十一子,在其兄弟孝武帝刘骏当权时,被封为湘东王。前废帝刘子业当政时,为南豫州刺史。刘子业将他召回建康囚禁,封为猪王,受尽折磨和侮辱。

他与心腹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结交刘子业的左右寿寂之等,趁刘子业的侍从直阖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捉鬼之夜外宿,一举将刘子业杀死,刘彧即皇帝位。

早年的时候,刘彧是个极为正常的皇子,而且他仪表堂堂,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美男子。而且他学识渊博,气度非凡,深得江南世家子弟的喜爱。

在史书上就有记载:“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

原本刘彧应该顺顺当当的过完这一生,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于他的哥哥刘骏的去世。按照礼法,太子刘子业继位,刘子业和他的同胞姐姐刘楚玉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无度。刘子业怀疑叔叔们会夺他大位,将这些叔叔们禁锢在宫中笼子里加以监视与折磨。

刘彧的人生就这样开始了转折。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刘彧非常喜欢美食,算得上是个“大吃货”。在《南齐书》中记载:“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啖腊肉尝至二百脔。”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刘彧一顿饭要吃河豚肉、腊肉二百块。所以刘子业为了侮辱他,形象地给了他一个“猪王”的封号。

最终,刘子业的叔叔们受不了他的残忍无道,像他想的那样拉起了反旗。在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谋设计下,刘彧成功杀死了刘子业,并在兄弟们的拥护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但此时的刘彧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度翩翩、文采飞扬的美男子,由于缺少运动,身材走样,刘彧变得过于肥胖。连带着变得还有他的脾气和性格,开始变得喜怒无常。

虽然刘子业被刘彧杀死,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反对刘彧即位的,这些人拥立了刘子业的弟弟刘子勋为帝。刘彧接纳了蔡兴宗的建议,对内废除暴政,对外用德才并重的司徒刘休仁、辅国将军沈攸之、御史吴喜公为领导将领,迎击叛军。

九个月后,叛军被击溃,杀刘子勋于浔阳。并将与前废帝刘子业同支的孝武帝刘骏的2 8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

杀侄自立的宋明帝刘彧其实并不“明”,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他象刘子业一样。不仅残杀兄弟,还大杀功臣,连功勋卓著的吴喜公也见疑被杀,朝中正臣尽失。刘彧在前朝以诛杀为乐,到后宫就荒淫奢侈。他喜欢看祼女表演,皇后用扇子挡住脸不看,他发怒将皇后轰了出去。

可能老天也看不惯刘彧的做法,给了他一个警告。就是刘彧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为了能有子嗣。他竟然想出了接种生子的办法,他吩咐诸王的姬妾,凡是有孕的都召入皇宫,生下女孩的可以留下,生下男孩的杀死其母。

刘彧本来是好读书、爱文义、风姿秀雅,即位时引用了一大批文臣才士,可是后来,由于没有什么制衡的约束,渐渐变得很放纵,日益为所欲为。到了末年,他又沉干信奉鬼神,忌讳甚多。

在执政后期,刘彧大兴文字狱。他对行文非常忌讳,言语中不能出现与祸、败、凶、丧有关的词语。尚书右丞江谧不谨慎,常常误犯忌讳,就被刘彧全家赐死。

皇宫里的忌讳更是多,移动床、修墙壁、重大节日等,刘彧都要带着一大帮子的人祭天祈神,不管事情大小,祭祀都办得无比盛大,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刘彧是如何死的呢?他病重时,还大快朵颐蜜汁河豚肉,差点被噎死,被太医救过来后继续吃,吃到腹痛难忍后干脆喝了三升糟汁米酒,结果被活活撑死了。

刘彧死了,但是在他和刘子业的祸害下,刘宋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但正是刘彧一番天怒人怨的神操作,为刘宋王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在刘彧去世后不久,大将萧道成就以齐代宋,彻底灭亡了刘宋王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猪王刘彧早年也是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彧生在了一个不幸的皇宫里,他的父亲,是宋文帝刘义隆,他的母亲,是婕妤沈容姬。宋文帝是一位明君,开创了“元嘉之治”,在位时“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刘义隆生了十九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刘彧是他第十一个儿子。刘义隆的大儿子名叫刘劭,乃皇后袁齐妫所生。袁齐妫生下劭时,发现

  • 王贞风:出身名门没有儿子,也不被丈夫所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后没有儿子是好事是坏事?对于南朝宋明帝刘彧的皇后王贞风来说,没有儿子是好事,最少不用看着儿子在亡国时被权臣所杀。皇后王贞风出身名门,她是琅邪郡临沂县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女,侍中王僧朗的女儿,中书监、江州刺史王景文的妹妹。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王贞风嫁给刘彧成为淮阳王妃,后来随其夫刘彧的王号

  • 古代有社会保障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社会保障机构和体系,虽然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但他们与其他机构相混淆,并没有形成独立机构,而且着墨特别少,负责机构叫什么都不知道。真正的社会保障机构是从佛教进入中国之后才开始建立的。南朝齐武帝萧赜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和同母弟弟竟陵王萧子良二人都信仰佛教,心怀仁念,便建立了“六疾馆”。“六疾馆

  • 古代皇帝为什么不怕被贴身侍卫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少听说有被贴身侍卫刺杀的皇帝,按照道理来说,贴身侍卫作为皇帝身边最具威胁的人,应该会成为不法之徒的重点策反对象才是,为何皇帝却从不怕他们刺杀呢?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曾经点评过自己的侍卫:“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这就说明,皇帝往往会

  • 一门忠烈的杨家将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杨家赞诗》中道:“源远流长根又深,清白传家素有名。山西发藉太原府,奉命平番作忠臣。文武公卿光是议,黔蜀威名震玉金。识得杨家诗八句,才是杨家后留人。”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的忠烈将门之家,其中杨家将无疑是最有名的。因为他们悍勇且颇具谋略,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源远流长,然而,多数

  •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带一群50岁的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无论从外交角度看,还是从经济角度看都是非常壮观的举动,而从后期挖掘出的多宝船来看,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是非常壮观的。不过在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还是有很多的疑点,比如说他被派去西洋的目的,究竟是出于外交考虑,还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郑和下西洋究竟有没有为明朝带来收益等,不过最让人好奇的还是一个

  • 乙弗皇后:历史上最能生的皇后 13年生了12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乙弗出身于北魏的边疆豪族,其父亲乙弗瑗曾做官做到兖州刺史,相当于如今的省委书记。他的母亲也是公主出身,至于是哪一朝的皇后史料也说不清楚。相传乙弗氏长相端庄,从不与人随意谈笑。经常给人一种高贵冷艳的感觉,如那句古诗词说的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她所嫁给的皇帝名字叫做元宝炬,只不过是在被别人的挟持下

  • 军事奇才王翦卫青和李靖谁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翦,大秦帝国的开国大将,是秦始皇最器重的将领。曾经带领六十万大军灭楚,跟他儿子王贲一起,灭了除韩国以外的其他五国,被称为战国四大将之一。卫青,汉武帝的大将军大司马兼任小舅子,带领汉军横扫匈奴,将匈奴人打得载歌载舞。培养出了历史上最牛的军事将领霍去病。李靖,唐朝开国元勋,带领唐王朝的军队横扫天下。为

  • 揭秘古代后宫的妃子们:并不都是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典籍中,描述不同朝代的女子,会用不同的审美词汇,这些词汇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时尚”。秦汉“端庄颀硕”、魏晋“逸雅绝伦”,明朝“德才兼备”,清朝“门第出身”,各有各的时代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皇帝的选美标准,会大大的影响当时的时尚潮流。皇帝的眼光很挑剔,从一个民间的普通女子当选皇妃,用

  • 中国古代文字狱最严重荒唐的四大案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徐述夔的《一柱楼诗集》案乾隆二十八年(1763),徐述夔病故。生前曾著有《一柱楼诗集》,乾隆四十三年被仇家蔡嘉树告发。徐诗中有“明日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徐述夔已死15年,厝棺在乡间,被剖棺割首悬于东台县城示众。2、石卓槐案湖北黄梅县监生,在其所著《芥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