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与妻妹徐妙锦的故事

朱棣与妻妹徐妙锦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43 更新时间:2024/1/17 13:00:30

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穷人家的闺女还是富人家的闺女都特别特别想进宫服侍皇帝的,因为皇宫里面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个时候,只要能进宫做皇帝的妃子都已经觉得非常开心了,因为那个时候能够到皇宫里面去意味着后半生就不愁吃喝了,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是很多女性梦想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候只有贵族里女性才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最后才有机会成为皇后。

一般来说,能成为皇后的人必定都是不平凡的人!在历史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女子都是想成为皇后的,因为坐上皇后的位置之后就有想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且吃喝拉撒都是有人照顾的,自己只需要在皇帝面前美美哒就可以了。虽然说皇宫里面也有很多的勾心斗角,但是皇宫里面那些荣华富贵的诱惑远比勾心斗角的事情要好很多,所以大家都想成为皇后。

不过,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女子却不想成为皇后,即便皇帝特别喜欢她,三番几次想要让她做自己的皇后,但是都被她给拒绝了,大家知道这个女子是谁吗?其实,这个女子就是徐达的女儿徐妙锦,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当年徐妙锦不愿意做皇后。

大家应该都知道徐达当初有4个女儿,他的其他三个女儿除了徐素锦之外,全部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徐达的女儿呢?就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徐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朱元璋为了笼络徐达,就让自己的儿子和徐达的女儿联姻了,所以徐达的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

仁孝文皇后徐氏,是中山徐达和妻子谢夫人的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堪称女中儒生,人称“女诸生”。朱元璋闻知徐氏贤淑,便将徐达召来说道:“朕与你是布衣之交,自古以来君臣相互投合的,一般都成了姻亲。你有这么好的女儿,朕想将儿子朱棣与她相配。”徐达马上叩头拜谢。

洪武九年(1376年),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徐氏待人处事,体贴谨慎,深受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喜爱。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朱棣登基为帝,十一月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病重,她仍不忘劝告朱棣爱惜百姓,广求贤才,对宗室要以恩礼相待,不要骄养外戚。当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朱棣十分悲痛,在灵谷、天禧二寺为她举行大斋,接受群臣的祭祀,由光禄寺准备祭奠物品。十月十四日,朱棣封其谥号为仁孝皇后。

而徐妙锦正是徐皇后的妹妹,猜测可能与姐姐徐皇后有相像的容貌导致姐夫朱棣的爱屋及乌。

徐皇后崩,妙锦已经二十八岁,明成祖听说妙锦贤且美,欲聘为皇后,命内使与六尚女官前去宣旨。妙锦称病,不出家门。有人再来劝,说:“这是陛下的诏命,怎么能抗旨呢?”女官随即来到病榻,妙锦拥被呻吟,内使遥列房栊外,与女官皆叩头请求。

徐妙锦不得已,于是对天发誓:“我之所以不嫁,是因为容貌丑陋而且有麻痕。”女官都跪着仰视良久,说:“您的容貌明莹如玉,这是自谦。”妙锦立即指出麻痕,女官回去复命。妙锦削髪为尼,从早到晚望虚空礼佛,没有一天懈怠。明成祖知道后,竟虚中宫,不再册立皇后。

明仁宗即位,妙锦留长头发。仁宗张皇后自为太子妃时,听说禁中往事,歆羡妙锦节行高洁,古今罕有。张皇后欲见妙锦一面,于是遣宦官至留都,召妙锦赴北京,妙锦入宫,自称徐达第三女,肃拜谦谨雅裕。张皇后以下都尊敬妙锦,每天晨入晚出,或出不待晚凡数日。妙锦进退恭重,不失跬步,宫娥见到都悚然私语:“这就是拒当皇后的人。”正统庚申正月妙锦卒,年六十有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传统的慈善活动中,主要有四类施善团体起着主要的扶贫济困作用,虽然四种慈善类型并不表现为单一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同一时期处于并存状态,但大致上还是看得出其历史变迁的逻辑: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国家慈善和社会慈善。宗族慈善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

  • 满洲不仅是指东北三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满洲就是现在的东北三省,实际上满洲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着比较大的范围差异。广义的满洲一般是指,清朝时期整个东本的领土都叫满洲;狭义的满洲则是东北三省,还有内蒙古东部地区。如此看来满洲的实际范围还是非常巨大的,清朝的统治者就是满族人,他们此前的领地就在满洲。满族的名字来源于

  • 东北土匪祖师爷竟是少林武术创始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出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但在过去东北的另一“特产”也举世闻名:土匪。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这些土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有句歌谣形容土匪的生活:“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东北土匪泛滥于清政府内忧外患之时,当年京剧《沙家浜》里有句唱词: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用来概

  • 朱元璋不选择朱棣继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生共有五个嫡子,这些儿子名义上都是马皇后所生之子,但在晚年连续失去三个嫡子之后,燕王朱棣便成为了当时嫡系当中的大哥。可以说燕王朱棣在当时是非常有希望获得皇位的人,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大儿子朱标为太子。 朱标从出生起,朱元璋就把他当做皇位继承人来培养,为他请了宋濂等许多名士

  • 朱元璋和朱棣的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明朝的皇帝,从历史功绩上来看,这两位皇帝哪个更厉害一些?第一个朱元璋的起点非常低,起于微末。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翻开家谱,往上数八代没有一个乡镇科级干部。而且朱元璋本人曾经做过社会最底层的乞丐,一路流浪一路讨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朱元璋却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跃迁,直接从社会最底层爬到

  • 明太祖朱元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

  • 县令和知县是一个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早期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里的主官。据说知县一词的起源,是因为在宋朝派遣到县里当官的都被称为“知县事”,此后简称就叫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正式被定位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

  • 古代不用垃圾分类 但乱丢垃圾会被断手刺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了垃圾分类,对待垃圾人们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办法,而很多人对于乱扔垃圾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却还是没有办法避免。不过在古代,其实同样对垃圾有处理,对于乱扔垃圾也有处理。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

  • 古代银子那么重 出征士兵怎么处理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当兵吃粮、领饷银”自古有之,天经地义。但说到普通士卒能领到沉甸甸银子的机会很少,还有一种情况士兵是不可能领到饷银的,也就没了处置的烦恼,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早期的兵制。古代的兵制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按照是否发放饷银,大致分为两种。征兵制春秋时代以前,国家采用“兵农合一”,所谓寓兵

  • 古代犯人要怎样才能获取减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时期不像现代,做什么都要讲究人性化,古代做事的方法就要简单粗暴多了。早期各种残忍的刑罚,基本毫无人性可言,怎么残忍怎么来。到了之后的朝代情况变得有所好转,但对于犯罪的人来说依然犹如炼狱。除非是遇上什么大事,皇上下令“大赦天下”,这才会有一线生机。但其实历朝历代也有减刑制度,只不过并没那么系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