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县令和知县是一个官职吗

县令和知县是一个官职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4/1/3 14:28:00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早期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里的主官。据说知县一词的起源,是因为在宋朝派遣到县里当官的都被称为“知县事”,此后简称就叫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正式被定位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

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受到历史影视剧和古代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它们都是一县之长。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分别。

那么,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中,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

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在全国推行。

在郡县制的体系中,朝廷只管到郡、县一级,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但是,县以下还有“乡、亭、里”三级,其长官都由本地人推荐,朝廷并不干涉。

秦汉时期,一县长官称为“县令”或者“县长”,但两者也有微小区别。

一般情况下,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县,长官被称为“县令”,俸禄从六百石到千石不等;人口万户以下的县,长官被称为“县长”,俸禄从三百石到五百石不等。

魏晋时期,因为战乱的关系,导致人口大减,所以县令和县长的衡量标准又有不同。

《晋令》有记载,“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

南北朝时期,因为中原处于割据时代,每个国家的疆域并不稳固,总有大量人口的流失。

这时,每朝每国取消了“县长”的说法,一县之长统称为“县令”,这在《宋书·州郡志》和《隋书·百官志》中都有记载。

到了唐朝,偶尔会出现县令空置,由县里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的情况,这时,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也是“知县”一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总的来说,从秦汉到隋唐,一县之长的称呼为“县令”。

值得说的是,因为中国自汉以来的强大,千百年一直是东亚诸国的宗主国,因此县令一词也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县令也是这些国家一县之长的称呼。

直到宋朝,“县令”一词才发生改变,从唐朝中后期到宋朝初期,两百年的藩镇割据,引发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吸取前朝的经验,一方面重抑武,一方面改变地方官员的权力。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受到发,索性不再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朝廷派遣官员代理地方事务,称为“知事”。因此,以前的刺史、太守和县令的称呼都变了,成为后人熟悉的知州、知府和知县。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知县”比“县令”的职权还要大,不仅管理一县政务,还监管地方军事。

元朝不是汉人朝,没采用汉制,一县之长既不是县令,也不是知县,而被称为“县尹”。

明朝初期,为了掌控地方,朱元璋沿袭了宋朝的“知县”制。

清朝虽然不是汉人王朝,但是大部分制度都是沿袭明朝的,“知县”便是如此。

那么,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呢?两者虽然都是一县之长,但“县令”是地方性官员,而“知县”却是朝廷选派的。

从官职的高低来说,县令大多是“正五品”官员,而知县则是“正七品”官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不用垃圾分类 但乱丢垃圾会被断手刺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了垃圾分类,对待垃圾人们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办法,而很多人对于乱扔垃圾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却还是没有办法避免。不过在古代,其实同样对垃圾有处理,对于乱扔垃圾也有处理。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

  • 古代银子那么重 出征士兵怎么处理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当兵吃粮、领饷银”自古有之,天经地义。但说到普通士卒能领到沉甸甸银子的机会很少,还有一种情况士兵是不可能领到饷银的,也就没了处置的烦恼,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早期的兵制。古代的兵制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按照是否发放饷银,大致分为两种。征兵制春秋时代以前,国家采用“兵农合一”,所谓寓兵

  • 古代犯人要怎样才能获取减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时期不像现代,做什么都要讲究人性化,古代做事的方法就要简单粗暴多了。早期各种残忍的刑罚,基本毫无人性可言,怎么残忍怎么来。到了之后的朝代情况变得有所好转,但对于犯罪的人来说依然犹如炼狱。除非是遇上什么大事,皇上下令“大赦天下”,这才会有一线生机。但其实历朝历代也有减刑制度,只不过并没那么系统。那

  • 先秦、前秦、后秦分别指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从朝代建立到最终灭亡只存在了十四年时间,但其知名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中,理当算得上数一数二。历史上以“秦”作为国号的除了秦朝以外,还有几个政权,他们是:前秦、后秦和西秦。他们和秦朝又有什么关系呢?先秦指的是秦朝建立之前的所有时间,一般是指从旧石器时期到秦朝正

  • 古代大侠是靠什么挣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曾经都有过“仗剑天涯”的念头,想要和武侠小说里面那些大侠一样,潇洒快活的在武林世界里面行走一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知道这只能是一个梦,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人们需要工作来挣钱,那么那些大侠们,他们有什么工作吗?他们又是靠的什么来挣钱,江湖人士是否也有自己的工资收入呢?想要成为大侠,大

  • 古代官员要几品才有资格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古代官员上朝时候的情景,而且每位官员站的位置也都是不同的,这自然也是很有讲究。古时候官员是通过品级来划分等级的,但是官员何其多,当然不可能每一位官员都能够站在朝堂上。那么,古代究竟多少品级的官员才能够有资格上朝?他们站的位置又是什么样的?上朝时间先说说上朝的时间,每个朝代上朝的

  • 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不比现代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下水道是现代城市最基本的公共设施,下水道不仅能排除各种污水,还能缓解暴雨所带来的淹水情况。下水道系统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时期,而近代下水道起源于法国,目前法国巴黎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系统。那在中国古代有没有下水道呢?实际上也是有的,这对于人口本来就多的地区更为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排水系统,城市适居

  • “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居在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为何要叫做“河南”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处于黄河以南,所以叫做河南。这个名字虽然没什么新奇的,但是我国从古至今,它就是逐鹿中原的核心区域,有着九州之“中州”的美称。横跨黄淮大平原,因此这里又有着“中原”之称。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中原大省,数千年来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

  • 战国四大刺客排名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专诸:专诸,屠户出身,对母亲非常孝顺。伍子胥知公子姬光想杀吴王僚,于是便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吴王僚违背了兄位弟嗣、弟终长侄继位的祖规而接替父位。因而本想继位的公子姬光心中不服,暗中伺机夺位。公子姬光相当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但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犹豫不决。其母知道事情后为成

  • 战国四公子排名:四人中到底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由他汇集手下门客思想言论编纂成《魏公子兵法》。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抗御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