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耶律乙辛简介:耶律乙辛是好是坏 耶律乙辛结局如何?

耶律乙辛简介:耶律乙辛是好是坏 耶律乙辛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80 更新时间:2024/1/20 9:45:21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契丹五院部人,是辽代名声最坏的奸臣。他性格阴毒,为了一己之私,设计害死了辽道宗的皇后皇太子。

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是个有名的才女。她姿容冠绝,工诗善,尤其擅长音乐,会谱曲作词,弹得一手好琵琶。辽道宗同其他的辽代皇帝一样,善于骑马射箭,喜欢围猎,驰骋山林,追猎猛兽,有时连贴身扈从也跟不上。皇后萧观音怕出意外,数次劝阻,道宗对此十分反感。当时已当上枢密使的耶律乙辛正与萧后娘家争权,便刻意谋害萧观音。

萧后曾作《回心院》词十首,谱成曲,让她赏识的伶官赵惟一演奏。宫中还有一个叫单登的婢女,也擅长弹琵琶,为了争宠,表示要与赵惟一比比高下。萧后就让两人对弹二十八调,单登比不上赵惟一,十分恼恨。单登有一个妹妹叫清子,虽已嫁人,却与乙辛私通,便将皇后宠幸赵惟一的事告知乙辛。

乙辛心生一计,嘱人作了十首内容狎昵的爱情诗,名为《十香词》,谎称是国皇后所作,交单登陷害萧后。单登假意萧后求墨宝,请萧后将《十香词》抄录一遍。萧后不知是计,抄毕意犹未尽,执笔赋诗一首:“宫中只数赵家妆,败云残雨误汉。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乙辛得到萧后亲自书写的这些诗篇后,迫不及待地跑到道宗那里诬告皇后,说《十香词》是萧后为赵惟一所作,并以七绝中含有“赵惟一”三字为证,指控萧后与赵惟一私通。道宗听后大怒,命令耶律乙辛负责审理这件事。最后,赵惟一被灭九族,萧后被赐自尽。萧后深感冤屈,临死求见道宗一面,道宗不允。萧后作《绝命词》一首,悬梁自尽,年仅36岁。

乙辛害死萧观音,又有后怕,怕一旦太子耶律濬继位,自己将不得好死,因此他处心积虑,阴谋除掉萧后的儿子耶律濬。乙辛先是向皇帝上书,说什么:“皇帝与皇后如日月并位,中宫不可久旷。”然后将他亲信的妹妹推荐给道宗为皇后。乙辛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一些正直大臣的愤慨。护卫萧忽古曾准备刺死乙辛。乙辛得知后更是加快了谋害皇太子的步伐。

母亲被害后,太子悲愤交集。乙辛的亲信副检点萧十三对乙辛说:“太子为人深得臣民之心,一旦登基,我辈必死无葬身之地。”乙辛指使萧十三等人出面诬告都宫使耶律查剌和萧忽古阴谋废道宗,立太子为帝。因拿不出有力的证据,道宗未予理睬。

乙辛又生一计。他让萧讹都斡以自诬的方法再次上奏称:“我也参与了反对皇上的阴谋,我们准备杀死乙辛,然后立太子。我若不说出来,恐怕事发受牵连,所以冒死上奏,乞求宽恕。”这回道宗相信了。他将太子软禁起来,派耶律燕哥主持鞫讯。

太子不服,对燕哥申诉:“我本来就已当上了太子,早晚能继承皇位,苦要谋求废立呢?请您在父皇面前为我申辩。”可是他不知燕哥也已为乙辛买通,反向皇上谎报太子已认罪。道宗大怒,废太子为庶人,流放到边城。太子临行仰天长叹道:“我有什么罪?竟落到这种地步。”萧十三叱令速速上车,将耶律濬押住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不久就被乙辛派来的人暗杀了。

乙辛向道宗谎称太子因病而死。道宗不无伤感,打算召回耶律濬的妻子。乙辛恐怕真相败露,又遣人将太子的妻子杀死。道宗糊涂,中了奸臣的计谋,害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太子夫妇。

乙辛在朝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就更加肆无忌惮,结党营私,打击忠良,无所不为,甚至企图陷害皇孙。有一次道宗准备外出打猎,乙辛奏请留下皇孙,道宗刚想答应,同知点检官萧兀纳上前谏道:“陛下如照乙辛所言,留下皇孙,请让臣也留下保护皇孙,皇孙年纪尚幼,应防不测。”言下之意正是暗示皇帝须防乙辛三分。

道宗亲眼看到许多朝官对乙辛唯唯诺诺,前呼后拥,心里也十分不高兴。终于将乙辛削官流放。乙辛企图投奔宋朝,事情败露,被勒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天祚帝是如何亡国的 天祚帝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道宗曾因奸臣乙辛的挑拨杀害了皇后和太子。无独有偶,辽末帝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又重蹈他祖父的覆辙,在奸臣萧奉先的欺骗下,害死了自己的爱妃萧瑟瑟和亲生骨肉敖卢斡。萧瑟瑟出身于渤海王族,姿色出众,多才多艺。天祚帝初次见到萧瑟瑟便神魂颠倒,不能自已。他将萧瑟瑟带入宫中,藏匿数月。皇太叔和鲁斡知道后,就劝天祚帝

  • 辽金塔有什么历史价值 辽金塔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代的佛塔遍布于五京所属的许多地区。常见的辽塔是八角十三层的砖塔,塔为实体,不能入内攀登。辽塔的这种形制后来也为金代所继承,在中国建塔史上,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辽金塔。万部华严经塔又称白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在辽代丰州故城西北角,约建于辽圣宗时,历代都曾维修。塔身外侧有精美的

  • 东西方的第二次战斗:卡特万之战结果如何 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辽对峙时期,西域地区最大的王国共有三个,即佛教国高昌和突厥化的伊斯兰国哈剌汗(即黑汗)、花剌子模。其后哈剌汗分裂为东西两部,西哈剌汗国和花剌子模国臣服于称霸西亚的塞尔柱突厥国。1137年,西哈剌汗马合木向塞尔柱苏丹桑贾尔写信说,有一支来自东方的异教徒军队突然侵入他的国土,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 辽国渤海为什么要造反 辽国如何平定叛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渤海人自辽太宗即位初期迁徙到辽东地区以来,当地官府对他们一直免征盐、酒等税。圣宗即位后,冯延休、韩绍勋等大臣不顾辽东地区与燕京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相继将燕京地区的征税办法强行推广到辽东,致使百姓生计遭到严重威胁。韩绍勋是韩延徽曾孙,官至东京户部使。征税引起的风波还未平息,太平九年(102

  • 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是怎样建立西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辽是辽朝在12世纪30年代被金朝击败之后,由耶律大石在中亚地区创建的强大王朝。西辽疆域广阔,部属众多,历时近90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耶律大石(1087~1143)作为西辽的创建者,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和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人齐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耶律大石,

  • 契丹族的风俗有哪些 契丹族的服饰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游牧的契丹人“随阳迁徙,岁无宁居”,生产生活方式与农耕民族大不相同。他们居住的是便于迁徙的穹庐式毡帐,类似现在牧区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这种毡帐便于迁徙,适合于逐水草游牧的契丹等游牧民族。契丹族拜日,又由于北方草原多西北风、北风,所以契丹族毡帐多面向东南。辽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四时迁徙与普通牧民相似。

  • 金熙宗改制有哪些措施 金熙宗改制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太宗完颜晟晚年时,一改兄弟继承制的惯例,立太祖孙完颜亶为皇位继承人。天会十三年(1135),太宗去世,完颜亶嗣位,即为金熙宗。金国灭辽和北宋后,占领的区域不断扩大,其中混居着契丹、渤海以及大批的汉人。为了巩固金国的统治,金熙宗顺应形势的要求,对统治制度一再进行了改革。金熙宗首先废除了女真旧制,建立

  • 辽代文学受到了哪些文化的影响 辽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与中原在经济方面相互交流,在文化方面相互吸收。辽自耶律阿保机即位后,学习汉族文化,祭孔子,制文字,加速了文明化的进程。其后,景帝、圣宗、道宗几代,都尚文雅,对于汉文著作,多有翻译。文学亦随之得到了一些发展。辽代文学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又具有本民族刚健质朴的特色。契丹人在语言运

  • 刘豫是谁 金国为什么要扶持刘豫伪齐政权 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豫(1073~1146),字彦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北宋徽宗元符年间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一职。后因多次参奏有关礼制局的事务,引起徽宗不满,于1124年被降为河北西路提刑。金军大举南侵时,刘豫畏敌,弃官逃跑。宋高宗即位后,他出任济南知府。由于战事频繁,山东局势不稳,他要求改到江南任职,被拒,无

  • 金灭辽之战:为什么说护步荅冈之役是战争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国建立后,阿骨打清醒地认识到,苟延残喘的辽国仍然是它的劲敌。若想新建立的政权能够生存下去,必须乘胜追击,将辽引向战争的深渊,直至将其推翻。宁江州、出河店等战役后,辽军又屡屡战败,惨淡的战绩使得辽国的东方重镇达鲁古城、黄龙府相继失守。黄龙府被占,让辽国惊恐万分。在对阿骨打诱降和遣使议和都未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