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4/1/19 1:28:53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一类官员职权很大,地位极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朝政大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这一类官员,通常就是被人们称为“丞相”或“宰相”的人。但丞相和宰相又有何区别呢?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丞相。“丞相”是中国古代的官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34年,秦惠文王在秦国设置相邦,但还未设置丞相。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设立了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如魏冉、吕不韦等人都曾做过相邦。吕不韦被免职后,无人出任相邦,但丞相一职却被保留下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续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个中丞相。而李斯赵高等人,都曾出任过丞相。汉承秦制,继续设立相邦。为了避刘邦的讳,将相邦改为相国,同时丞相依旧是相国的副手。如汉朝的第一任相国便是淮阴侯韩信,此后又是曹参、萧何、樊哙等人出任相国。而汉朝的第一任丞相则是萧何,后来两次升迁为相国。

吕后统治时期,汉朝设左、右丞相,但从汉文帝开始,汉朝就只设一位丞相。因为当时刘邦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所以很多封国都设有自己的相国和丞相。汉惠帝时,下令废除各诸侯国的相国,只保留丞相一职。到了汉景帝时,改各诸侯国的丞相为相。从此时到汉哀帝元寿二年,西汉的丞相共存在了220多年,也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

汉哀帝到东汉建安十三年,汉朝并未再设立丞相。后来曹操复设丞相,并亲自担任,但时间很短。隋唐时期,基本不设置丞相,南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设置丞相,但到了明朝时,朱元璋因为胡惟庸造反一事,彻底废除了中国存在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而秦汉时期丞相虽然没有官品,但却是百官之长,官阶也是最高的。南宋以后,丞相官居正一品。

其次,咱们再来介绍下宰相。与丞相相比,宰相并不是朝廷所规定的正式官名,而是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王且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官员的一种统称。宰相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如商朝时期的伊尹为相,西周的周公为太宰,他们都是除君主以外,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人。“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意有辅佐的意思。在《韩非子·显学》中,后人就将这种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合称为宰相。

而宰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官名也不太一样,如先秦时期是相邦,秦统一以后是丞相。汉代的丞相也可以称为宰相,且长期由一个人担任。但到了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就改为了群相制度。也就是说,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且彼此制衡。到了宋朝时,宰相就是同平章事,如北宋著名宰相寇准当时出任的就是同平章事。而明清时期,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但依然设立了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和军机处,而宰相就是内阁首辅和领班军机大臣。

最后,丞相与宰相的差别。总结来说,丞相是古代朝廷的正式官名,而宰相却是一种制度。丞相在某一段时间确实在职能上与宰相类似,也可以称为宰相,但宰相却并不完全是由丞相担任。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那个官员就是宰相,他可以是相邦,可以是相国,还可以是大司马,只要权力最大,那他就是宰相。而丞相在特定时期可以称为宰相,其他时间就只能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冠军杯是什么奖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体育比赛中的得胜者,经常会发放奖杯或者是奖牌,而在中国古代,也有奖杯的例子。鲜卑人在北方建立了政权,史称北魏。他们崇尚骑射,不管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会经常举办关于骑射的比赛。根据《北史·魏宗诸室列传》的记载,北魏孝武帝元脩曾经在洛阳都城御花园的华林园中举办了一场射箭比赛,也就是所谓的“戏射”。那

  • 中国最早的养老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自古便有养老院了,年代最久远的要追溯到奴隶制社会。在那时,养老院的雏形诞生了。据考证,《礼记·王制》曾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序”、“学”是夏朝最初的养老机构,职能是培育后辈子孙。到了周朝,执政者对老弱病残者的生活亦是非常关注。在《管子·人国

  • 湖北黄石古代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887年(周夷王七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楚、秦。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221年(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

  • 太医和御医完全是两码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观念里,“太医”和“御医”就是一回事,都是为皇上或者贵族看病的。那么真的如此吗?“太医”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当时设有“太医令”一职。西汉的时候已经有了太医的官职设置。在唐宋的时候太常寺也设有太医署或者太医局,金朝开始称之为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机构,专门负责医疗,并制作

  • 鹿钟麟:带兵逐溥仪出宫 晚年相遇泯恩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1年的春节,溥仪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也想“回家”看看了,然而溥仪的“家”跟其他人的家却不一样,是拥有600年历史的紫禁城。这位“末代皇帝”无比感慨的走在曾经的家中,也就在这时,突然一位老头子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瞬间吓得溥仪脸色苍白,连连后退。那么他是谁?为何让溥仪如此害怕?鹿钟麟,这个名字很少在历史

  • 唐伯虎真的科场舞弊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伯虎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无论是在诗词方面,还是在绘画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才子却在会试中被传出考场舞弊的丑闻,以至于被贬为吏,落得终身不得参加科举的下场。那么,唐伯虎有没有在考场作弊呢?他又是如何被卷进“科场舞弊案”的呢?是谁举报了唐伯虎考场舞弊?唐寅,字伯虎,江苏苏州人,

  • 古代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秀才,大伙儿脑海里就会浮现穷秀才、酸秀才,也有《刘三姐》里的蠢秀才形象!因此许多人会觉得秀才也就是说一般中等水平文化水准,实际上并不是,尽管每一時期对秀才的界定不完全一致,但不管一切时期,秀才全是才华横溢的文化人。科举制的升级打怪流程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做官。而学历流程是小学、初中、高

  • 八王之乱期间 为什么八千妇女被沉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以为西晋王朝接受了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三国时期,实现中原统一,殊不知安生日子过了没几年,很快西晋就为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招来了更大的祸患。“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的形势比之三国的战乱不休更为严重,差点让汉人灭族,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五胡乱华”。原本北方地区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胡人,这下他们趁着中原王室

  • 燕帖木儿:娶皇后为妻公主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帖木儿的父亲是元朝的大臣。年轻时,他只是元武宗身边的保镖。由于他的才能,他一路高升,成为军队的重要官员,掌握着军事权力。当时,元代有两种继承王位的方式,一种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另一种是由兄弟传给兄弟。元武宗掌权的时候,他跟他的弟弟做出了承诺,在死后他将王位传给他的弟弟,但有一个条件,他的弟弟死后要将

  • 永泰公主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公主死的经过,《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有明确的记载。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许多政事都委托张易之兄弟办理。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后偷偷议论张易之,被张发现后,告到武则天处。武则天大怒之下逼令他们三人自杀。由于三部正史都把整件事情写得清清楚楚,所以,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