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伯虎真的科场舞弊了吗

唐伯虎真的科场舞弊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93 更新时间:2024/1/18 16:28:57

唐伯虎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无论是在诗词方面,还是在绘画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才子却在会试中被传出考场舞弊的丑闻,以至于被贬为吏,落得终身不得参加科举的下场。

那么,唐伯虎有没有在考场作弊呢?他又是如被卷进“科场舞弊案”的呢?是谁举报了唐伯虎考场舞弊?

唐寅,字伯虎,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16岁时便因在乡试中夺得第一名而名震四诲。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29岁的唐伯虎与好友经、都穆踌躇满志地来到京城参加会试。

所谓会试,就是指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各省的举人以及园子监监生均可参加。会试需考三场。每场时间为三天,考中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会试结束后,众举子聚集在客栈开怀畅饮,庆祝考试结束。期间,有一位举子问唐伯虎说:“不知道唐兄这次考试成绩如何呢?”

唐伯虎一杯烈酒下肚,拍着胸脯回答说:“这次会元非我莫属!”

参加这次会试的共有3500名举子,才华横溢者比比皆是,而唐伯虎却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必中会元,不禁让在场的举子们瞠目结舌。当举子们唐伯虎表示质疑时,唯有徐经在一旁附和道:“这次会元当然非唐兄莫属啦!”

其中一位举子又问道:“第三场会试的考题比较僻,你是如何作答的呢?”

唐伯虎将自己的答案在座的举子们重新口述了一遍,举子们听罢,都表示心悦诚服,也都认为今年的会元非唐伯虎莫属。

然而,当会试发榜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自认为可以高中会元的唐伯虎却榜上无名。同样,徐经也榜上无名,而都穆仅以第八十八名的成绩考中了贡士。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发榜的四天后,唐伯虎与徐经以“考场舞弊罪”被锦衣卫押进了镇抚司的大牢。

那么,是谁举报唐伯虎、徐经考场舞弊了呢?

是户科给事中华昶(chang)。给事中在明朝属于言官,主要负责谏诤、补缺、拾遗、审核、封驳诏旨,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等。此外,还可以在乡试中充当考官,在会试中充当同考官(协同主考官阅卷),在殿试中充当受卷官。给事中虽然官小。但权力特别大。

据《明孝宗实录》记载,华昶对明孝宗上疏说:

“国家求贤以科目为重,公道所在赖此一途。今年会试,臣闻士大夫公议于朝,私议于巷,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场,甘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未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有传诵于外。”

“江阴县举人徐经、苏州府举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夺其魄,或先以此题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此岂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客。臣待罪言职有此风闻,愿陛下特敕礼部。场中朱卷,凡经程敏政看者,许主考大学士东阳与五经同考官,重加翻阅,公为去取,俾天下士就试于京师者,咸知有司之公。”

华昶在上疏中提出三点指控:一、主考官程敏政利用职务之便将考题卖给考生;二、三场考试的考题均被泄露;三、唐伯虎、徐经两人猖狂至极,不但花钱购买考题四处炫耀,还向别人请教考题的答案。此外,华昶还建议明孝宗令礼部重新对程敏政审阅的考卷审查。

不过,针对华昶的指控,有三处疑点:

第一,华昶指控程敏政卖题以及唐伯虎、徐经买题都是“风闻”,道听途说,根本就没有确凿证据;

第二,如果唐伯虎、徐经花钱买了试题,他们一定会极其保密,又怎么会四处炫耀并在同场竞技的举子中四处请教呢?

第三,华昶原本指控程敏政将考题在考试前卖给了考生,但却在最后的上疏中建议皇帝对考卷进行复查,泄题与考场作弊完全是两个概念,华昶对程敏政指控的罪名前后不符。

华昶为什么要指控程敏政考场舞弊呢?据《明孝宗实录》记载:“言官驳其主考任私之事,实未尝有。盖当时有谋代其位者,命给事中华昶言之,遂成大狱,以致愤恨而死。有知者,至今多冤惜之。”

意思是说,程敏政并没有在考场作弊,只是当时有人想要取代程敏政的礼部右传郎一职,所以指使华昶利用流言蜚语来弹劾程敏政。

那么,是谁想要取代程敏政呢?据《明史·程敏政传》记载说:“或言敏政之狱,傅翰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

有人说是大臣傅翰想要取代程敏政,所以才指使华昶弹劾程敏政。由于事情极其隐秘,所以外人都不知道内情。这虽然只是一种猜测,但“考场舞弊案”之后,傅翰的确取代了程敏政成为礼部右侍郎,成为“考场舞弊案”最大的受益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秀才,大伙儿脑海里就会浮现穷秀才、酸秀才,也有《刘三姐》里的蠢秀才形象!因此许多人会觉得秀才也就是说一般中等水平文化水准,实际上并不是,尽管每一時期对秀才的界定不完全一致,但不管一切时期,秀才全是才华横溢的文化人。科举制的升级打怪流程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做官。而学历流程是小学、初中、高

  • 八王之乱期间 为什么八千妇女被沉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以为西晋王朝接受了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三国时期,实现中原统一,殊不知安生日子过了没几年,很快西晋就为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招来了更大的祸患。“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的形势比之三国的战乱不休更为严重,差点让汉人灭族,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五胡乱华”。原本北方地区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胡人,这下他们趁着中原王室

  • 燕帖木儿:娶皇后为妻公主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帖木儿的父亲是元朝的大臣。年轻时,他只是元武宗身边的保镖。由于他的才能,他一路高升,成为军队的重要官员,掌握着军事权力。当时,元代有两种继承王位的方式,一种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另一种是由兄弟传给兄弟。元武宗掌权的时候,他跟他的弟弟做出了承诺,在死后他将王位传给他的弟弟,但有一个条件,他的弟弟死后要将

  • 永泰公主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公主死的经过,《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有明确的记载。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许多政事都委托张易之兄弟办理。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后偷偷议论张易之,被张发现后,告到武则天处。武则天大怒之下逼令他们三人自杀。由于三部正史都把整件事情写得清清楚楚,所以,永泰

  • 古代第一女神相19岁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许负,西汉初年女相士,被誉为“古代第一女神相”。在《史记》中,一向惜字如金的司马迁,对这位民间的女相士,却反常地给予诸多的笔墨。无论是在帝王本纪中,还是在诸侯世家中,亦是在将相列传中,我们都能从中找寻到许负的踪影。《史记.外戚世家》载:“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

  • 史上不靠谱皇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电视上看到的皇帝大多都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之人,殊不知,皇上不靠谱起来,没有人拦的住。那么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无厘头的皇帝呢?南朝皇帝萧宝卷就是其中之一,他因为迷恋上了做些小买卖,就在皇宫里建了一个集市,让宫女、太监们来扮演小贩和客人,自己则当气了一个小小的抄写员,有时候还坐在肉铺里切肉,如果工作稍有失

  • 中国一词什么时候出现并使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当时这两个字指的是皇帝的都城,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君王居住在周边分封国的中间,中国以外称四夷,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秦朝处在天地的中间,故称中国。但在明朝之前,“中国”还不是专属的国号,一些社会开放的王朝,如汉唐时期,外国人称中国人是汉人、唐人等,明朝时期,则正式

  • 历史上真的有南诏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约738年至937年之间,在云南洱海地区出现了6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六诏。这六记分别是蒙嶲诏——约在今天的巍山县北部至漾濞县;邓赕诏——约在今天的邓川县;浪穹诏——约在今天的洱源县;施浪诏——约在今洱源青索乡一带;越析诏——约在今天的宾川一带;蒙舍诏——在今天的巍山县一带。蒙舍诏地处六

  • 古代牙刷一只竟价值一两金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代,也就是9世纪的唐朝,牙刷就存在了。请注意,我说的牙刷可是和现代牙刷,在形制上基本相同的牙刷呀。当时的牙刷主要是骨质、兽角、竹木等材料做柄,在一端钻孔两行,然后种上马尾。钻孔越少越说明牙刷越古老,辽代和北宋的牙刷一行12孔居多。唐朝特别是晚唐的牙刷更少一些。当然,这也是靠皇家和普通有钱人的区别

  • 正七品官的知县为什么无法压制九品的巡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按照明清两代的官制,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等,即从一品到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在明清两代,知县为一县之最高长官,品级为正七品。当然,偌大一个县,不可能只靠知县一个人来治理,在知县之下,还有县丞、主簿、驿丞等一些八品、九品一众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知县的属官中,除了这些县丞、主簿、驿丞之外,还有一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