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奇葩法律:同姓不婚 落榜喝墨

古代的奇葩法律:同姓不婚 落榜喝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92 更新时间:2024/1/24 12:04:32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的稳定,离不开法律的健全。自古以来,各个政权为加强统治,巩固权力,推出了很多法律。在封建统治阶级眼中,法律就是维护皇权的工具,因此,一些奇葩法律诞生了。用现代的观念看,既出人意料,又有趣搞笑。

1.西周时期,法律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当时规定:“同姓不婚”。意思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不能通婚。《国语·晋语四》作了解释:“同姓结婚,惧不殖也。”当时同一姓氏的男女,通常为一个家族,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畸形及不育。这项禁令延续了几千年,至今部分地区仍然坚持这项传统。

2.秦朝的法律以严刑峻法著称。成年男子无故哭泣,将处以“削发、削眉、削须”的刑罚。同时,秦朝还是马屁精的地狱,违者脸上刺字。此外,民间吃牛肉、穿戴华丽的衣帽,甚至穿着丝质的鞋子,统统违法,大刑伺候。在秦朝乱扔垃圾,也会被判“黥刑”,真切落实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另外,秦朝法律首创“见义勇为奖”。法律规定:路人甲抓获逃犯,犯人携带的钱财,将全归路人甲所有。这项举措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依然十分合理的。

秦朝还十分注重婚姻。秦朝法律规定丈夫家暴,官府将依法严办。同时,还明确规定:“夫为寄,杀之无罪”。也就是说,有妇之夫出轨通奸,妻子一刀杀死丈夫,行凶无罪。看看现在各种出轨和家暴事件,秦始皇不亏千古一帝,实在英明。

但秦朝法律也有槽点。当时规定,男子身高低于152厘米,女子身高低于145厘米,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还要加强普及啊。

3.与秦朝相比,汉律同样也有奇葩的法律。西汉初年,法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三人以上聚会喝酒,依汉律罚金四两。这是因为西汉当时刚刚建立,为维护社会稳定,才推出了这项法律。

西汉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人头税和财产税。汉惠帝即位后,推出了“剩女加税”法律。即十五岁至三十岁尚未嫁配的女子,缴纳五倍的人头税。普通的人头税是一百二十钱,剩女加罚五倍。

同时,在汉文帝时,商人和上门女婿,和贪官污吏一样,不得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商人作为四民之末,饱受歧视,尚可理解。但承蒙女方荫蔽的上门女婿,竟然连政治权利都被剥夺,古代为了激励男子鼓励真是煞费苦心。

4.隋朝的法律更加丰富和完善,不过仍然存在奇葩法律。隋文帝杨坚对“钓鱼执法”颇有心得。他列出可能受贿的官员名单,安排亲信,行贿拉拢,发现贪腐,严惩不贷。很多高官中招落马,斩首示众。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因此对考生的要求特别严格。对于落榜的学渣,法律规定罚喝墨水一升。“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

5.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奇葩法律层出不穷。众所周知的“避讳”就是从唐朝开始的。皇帝的名、字、号是一道高压线,不服来战。

同时,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百姓不得穿黄色的衣服。更奇葩的是唐朝人不许吃鲤鱼,“鲤”和“李”姓同音。制定这些法律的目的,无非是凸现皇权,加强专制,彰显“皇权神授”的合法性。

说起唐朝,必然提到唐太宗李世民。他对贪腐官员的处理方式十分另类。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失职受贿。群臣纷纷建议从严惩处。唐太宗不罚反赏。在朝堂之上,当众赏赐长孙顺德几十匹绢,让他自己把这些绢搬回家,不得使用牲畜或车载。唐太宗以此刺激长孙顺德的羞耻心,以此警示群臣。

“十恶不赦”是个常用的成语,在《唐律疏议》对“十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其中包括"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罪行。其中“不睦”很特别,具体是指妻子实施家暴或检举告发老公的行为。“十恶”的重犯,不得赦免,通常会处以绞刑或斩刑。家暴必须严惩,尚可理解,暴力不可取。但检举丈夫的义举竟然和造反谋逆同罪,女性实在难做。

在唐朝,对婚姻也有详细的规定。在《唐律疏议》中首次提出“义绝”。简单来说,夫妻双方有一方打骂对方直系或旁系亲戚的,不论双方是否同意,视为恩断义绝,被判强制离婚,违者徒一年。这条法律看似合理,也有其漏洞。万一有一方想离不能离,“义绝”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离婚捷径。

6.五代十国战乱纷争,群雄并起。南汉推出了一条闻所未闻的法律。南汉后主刘鋹为维护南汉政权稳定,提出国家公务员一律先阄割,后授职。这项“葵花宝典”式的法律,造成了南汉有二万名宦官,仅从事阄割行业的刀子匠就有五百人,形成宦官治国的奇观。

7.最具人情味的法律,要数宋朝的法律。当时,将没有男性子嗣的家庭称为“户绝”。户绝财产,除一部分作为丧葬费外,单身或离婚回娘家的女子,可以全部继承财产,已出嫁的女子只能继承三分之一。

8.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出台了一条匪夷所思的搞笑法律。据史书记载:元仁宗“延祐间,都城有禁,不许倒提鸡,犯者有罪,盖因仁皇乙酉景命也。”因为皇帝属鸡,所以不论死鸡活鸡,百姓不得提着,只能抱着。提鸡有罪,杀鸡无罪,没事找事。

9.无独有偶,明朝明武宗正德年间,朱厚照一纸令下:“全国禁止养猪”。原因无非是明武宗属猪,而且他姓朱。一时间,百姓将猪子猪孙杀个干净。民间一肉难求,就连皇家祭祀也找不到一头猪。最后,大臣杨延和犯颜直谏,皇帝只得取消了禁猪令。

《大明律》还规定:“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笞五十。虽无婚书,但曾受聘财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笞和杖,是用竹板或木板打。由此可见,明朝对擅自悔婚的行为,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10.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奇葩法律不忍直视。1644年,清兵大举入关,为加强满族统治,削弱汉族反抗意识,推出了“剃发令”。这一举措引起了百姓的反对和抗争,结果遭到清廷血腥镇压。此外,清政府还规定:“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研究天文”。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奇葩法律的出现,原因有很多:法律的出现,经历了从无到有、有粗到细的过程,是不断完善的结果,其中难免会出现出人意料的法律。封建社会,以皇权为中心,法律为政治服务,当政治与法律出现矛盾时,皇帝往往选择前者。

而古代与现代文化不同,时代不同,思维不同,用现代的标准衡量古代法律,自然无法理解。总之,法治国家来之不易,和谐社会依法治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十八个朝代名称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代王朝的创建者,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那么历朝历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由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我国先秦时期是由部落联盟的名称发展而来的。夏:夏是原为黄河流域一个部落的名称;商:相传商的始祖曾帮助禹治水有功,受封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周:原

  • 宇文护:历史上杀过三位皇帝的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竟然杀了三个皇帝,真够牛的!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宇文护更厉害,一共杀了三个!宇文护(513年~572年),鲜卑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太监 奇洛皇后的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

  • 清朝的包衣和辛者库分别指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些清宫剧当中,除了欣赏剧情,很多人也都对剧中的一些细节方面很感兴趣,比如在剧中出现过的两个词“包衣”和“辛者库”。这两个词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用在说明一个人物的出身环境上,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带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歧视的感觉。那么,这两个词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差别呢?大清一朝,所谓的八旗者

  • 盘点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饭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今天就来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饭局始末: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

  • 中国历史上实现了统一的朝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1、秦朝(两帝,国祚14年) 秦朝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秦王嬴政在战国末年以卓越的政治头脑与战略眼光率领大秦帝国灭掉六国一统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2、西汉(十二帝,国祚210年) 西汉于公元前202年由刘邦建立,刘邦在秦末抓住国家动荡趁势

  • 李牧简介:惨遭冤杀的赵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扼腕叹

  • 战国四大名将之武安君李牧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将,其中之一的李牧,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家,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

  • 战国名将李牧死因:死于娼妓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牧,战国后期赵国著名大将,北击匈奴,西却秦军,立下无数战功。李牧是一代“战神”,但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战神却死在了一个妓女的手上。虽然不是直接被这位妓女所杀,但李牧的死是跟这个妓女脱不了关系的。公元前243年,赵孝成王死了,廉颇也逃到了魏国,赵悼襄王即位赵国只有李牧可用。而赵悼襄王却喜欢上了邯郸的一个

  • 王翦和李牧究竟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末期,有所谓四大名将之说,即秦国王翦,白起,赵国李牧,廉颇。虽是四大名将齐名,可放到实战里,却往往阴差阳错,长平之战的赵国主将本为廉颇,却被赵王听信谗言,换成了赵括,而廉颇前脚刚走,后脚秦军的主将就换成了白起。一对盖世名将,在决定秦赵命运的大决战里擦肩而过,可谓遗憾。然而却有另一场对决,虽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