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世烈女息夫人缘何沦为红颜祸水

乱世烈女息夫人缘何沦为红颜祸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4/2/10 19:11:30

息夫人的故事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说楚国的周围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息国,一个叫蔡国。息国的国王叫息侯,相传他的祖先是周文王的第十四子。息侯与蔡侯之间本来没多大交往,但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为他们娶了一对姐妹花——陈国国君陈侯的两个女儿。就像孙策周瑜分别娶了大乔小乔,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才铁到那份儿上!也就是成了连襟了。说这个蔡侯娶息妫姐姐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息妫,他也从来没见过息妫,所以只是听说这小姨子很漂亮,仅此而已。两国之间因为有亲戚关系,所以书信来往,礼仪问答,倒也一直相安无事。坏就坏在有一天息妫思念起姐姐来了,她想到姐姐那儿窜窜门,走走亲戚。按道理说,这也没什么不好,所以息侯就派人把息夫人送到她姐姐蔡国那里去了。

有些人会问了,这小姨子到姐夫家去窜窜门儿,很正常啊,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呢?

是啊,一般想来,确实也不应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这个人啊,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再难想到,这个蔡侯,身为一国之君,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

在给息妫办的接风宴席上,蔡候一看到息妫立即目瞪口呆,惊为天人。心的话,天下怎么会有这么绝色的美人!这人和人不一样,男人被女人的美丽所震撼后,一般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像段誉看到王语嫣之后,那敬爱之情会上升为一种圣洁的情感,所以他只肯远远地追随王语嫣,开始连碰下手都认为是对王语嫣的亵渎;另一种就是像这个蔡侯见到息夫人之后,喜爱之情立即会变成污浊的无耻情调,所以他在酒席上就开始污言秽语,动手动脚,大概他平常在国内耍流氓耍惯了,他又是国王,又没什么人能管她,所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酒席之上是极尽无耻之相。

息妫受不了他的侮辱,离座拂袖而去。回到家里,向息侯这么一哭诉,息侯勃然大怒,这做姐夫的调戏小姨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息侯就要发兵去攻打蔡国。说起来呢,这个时候虽然息国虽然有了点实力,(插叙一下下:说本来这个息侯也是个无用的昏君,但在娶了息夫人之后,在息夫人每日规劝下,他倒逐渐地改邪归正了,息国的国力也渐渐有了起色。)但奈何息国毕竟是个力量很小的诸侯国,不要说跟楚国比了,比蔡国也还不如。息侯这有心杀贼,但无力起兵啊。于是他也不跟息妫商量,脑筋一根筋,跑到楚国去借兵了。

楚文王一听你们要打架,那好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反正春秋无义战,管你们谁对谁错,打去吧。他也不问息侯为什么事,反正想瞧热闹,就让大将斗丹率兵帮息侯把蔡国给灭了。蔡侯成了阶下囚,被送到楚都郢城软禁起来了。

按道理,此事尘埃落定,恶人有了恶报,也该了结了吧。哪知道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真正的悲剧这才刚刚开始。

说有一天,楚文王刚巧就碰着蔡侯,刚巧就顺口聊了起来。这个文王就问了:“老蔡啊,我倒忘了问你了,你和老息是怎么回事啊?他非要灭了你?”

这小人就是小人,蔡侯一听有了这个说话的机会,可就使起了坏水。他说:“老熊啊(案:楚人国姓为熊),你不知道,我是为了一个女人才亡国的,虽然亡国了,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于是他就把息夫人的美丽极尽夸张之能事地在楚文王面前描述了一番。末了还来了一句:“老熊啊,我虽然亡国了,但我是见过真正的天下第一美人了,死也无憾了。而你,虽然身为泱泱楚国之君,没见过息妫息夫人,你算是白活了。”

楚文王一听这话,立马抓肝挠肺地睡不着了。他虽然没有蔡侯那么无耻,但本质上还是有着蔡侯一样的流氓本性。于是,他就派人去跟息侯说:“我听蔡侯说贵夫人很漂亮,能不能借我看看啊?”

你说这像人话吗?有借人家老婆看看的吗?这息侯当然不肯,而且是坚决不肯,于是楚文王让斗丹二次出兵,又把息国给灭了。把息侯也掳到楚国。

话说斗丹冲进息国王宫的时候,息夫人正含泪欲自尽,斗丹就对她说:“夫人不欲全息侯之命乎?何为夫妇俱死!”也就是说,你要死的话,息侯也就铁定是要被杀的了;你要活着的话,他也就能活着。息妫一听这话,不死了,就随斗丹来到了楚国。文王一看,果然大喜,自此,后宫三千粉黛无颜色。楚文王封息夫人为王后,此后数年,宠爱有加。

换一个普通的女子的话,故事或许到这儿也就结束了。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根本没有话语权,根本就没有反抗这种暴政下命运的权利和机会。蔡国与息国虽然确实都是因为息夫人而灭了国,但她一个弱女子,面对这些握有强权的“流氓大亨”们,又能怎么样呢?只有顺从罢了!只有屈从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觉得现代的女性要远比古代的女性幸福得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丕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改革官制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

  • 刘询早年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丁卯,武帝崩,临终前留下两道遗诏,一道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另一道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霍光等遵遗诏受封为侯。刘病已亦从祖母史良娣家里搬出,被养育于掖庭,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此时掖庭令张贺因曾是刘据的家吏,

  • 曹丕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 诸葛亮: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孙权: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么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曹植: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桓阶: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卞兰:研精典籍,留意篇章

  • 汉宣帝遣赵充国大破西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陲之羌,盘踞青、陇,民风剽悍,勇猛好战,策应匈奴,扰我边疆。宣帝遣赵充国讨伐,两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 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扰汉朝。面对这种形势,武帝曾提出要斩断匈奴右臂,指的正是这种联合,但

  • 汉宣帝时期匈奴降服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马邑之谋(前133)反击匈奴开始,汉朝历经龙城、河南、高阙、定襄、河西等系列会战,终至漠北之战(前119)击败匈奴,从此奠定汉强匈弱的格局。但匈奴并未臣服,相反十几年的恢复后,声势复振,与汉争斗竟败少胜多。 汉武后期有赵破奴2万骑受降城之没、李广利3万骑天山被围牺牲六七、李陵5千步兵浚稽山败没,甚

  • 汉宣帝在经济方面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整顿工商 昭宣时期,以“轮台诏令”为基本依据,霍光和汉宣帝认真总结了武帝时期推行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政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武帝时期工商业官营政策暴露出诸多弊端,昭帝时期就引起了较大非议。在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众臣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 汉宣帝整顿吏治的两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下大力气整饬吏治。为此,刘询建立了一套对官吏的考核与奖惩制度。 他多次

  • 汉宣帝给汉武帝上尊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昭帝年间到昌邑王刘贺(史称汉废帝)短暂的27天,再到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差不多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当时,霍家权力极大,霍光除了权倾朝野之外,他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还是统率宫卫郎官的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官任奉车都尉侍中,统率禁卫部队胡越骑兵;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和西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

  • 刘询追加爷爷谥号“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询给自己的祖父卫太子刘据上了个不好的谥号“戾”,其实是相当考究的。就这一件事,充分说明了刘询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政治家。他能够在汉武帝之后,开创“孝宣中兴”,绝对不是碰运气得来的。历史上的皇帝,只要皇位不是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都会对父亲,对祖父有所表示,要追尊一个什么。比如曹丕这样的开国皇帝,因为他的

  • 各时期名人对刘询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丙吉: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霍光: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刘向: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亦以遭遇匈奴宾服,四夷和亲也。”“然文帝之节俭约身,以率先天下,忍容言者,含咽臣子之短,此亦通人难及,似出于孝宣皇帝者也。如其聪明远识,不忘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