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怎么通缉犯人的

古代怎么通缉犯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7 更新时间:2024/1/31 23:53:10

我们经在古装剧中,看到官兵往墙上贴一张通缉令,并大声对周围百姓喊道:“如发现嫌犯及时上报,官府必有重赏。”然而告示上的犯人容貌,那画得叫一个抽象,估计犯人站旁边大家都认不出来,这样也能抓到人吗?

古代没有照相机,只能凭借当事人的印象让画师画出来大概的容貌,即“画影图形”,主要在唐代之后才出现。画师技术好的还能描绘出正确的五官,技术差的那就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然而官府却总能抓到犯人,其实这是因为,官府抓捕犯人的主要手段,并不是靠画像。

首先古人出门必须得有“身份证”,最早可追溯到商鞅变法时期的“照身贴”,此后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身份证明制度。过去出门必须带有专门的“路引”,连和尚也要有“度牒”。

官府开具“海捕书”之后,四处“张挂榜文”,把犯人的一切信息都写在上面,所以逃犯在逃亡过程中没有合法身份证明,一旦稍加盘查,就会马上露馅。商鞅在逃亡时就是因为没有凭证被拒绝住宿,寸步难行,才无奈返回秦国,最终落得个车裂而亡的下场。

其次在代之后,开始实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如果有一人犯罪,那么从下至上都要连坐,大家互相监督,谁要是犯了罪,不用捕快来缉拿,甲长和保长就自觉地把犯人绑了送去官府。

而且保甲制度还有一个包庇罪,如果一甲内藏匿了外来的犯人,那么这十户人家都要倒霉。古代的人口流动非常低,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出远门,一个外来的陌生人进来,很容易被发现,想藏都藏不了。

最后一招,那就是高价悬赏了,在古代通缉令中分为“暗花”和“官价”,“暗花”一般不对普通人公开,相当于请江湖能人提供情报,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贩夫走卒、镖局船帮,互相传递消息很快,犯人插翅难逃。

“官价”就是告示上写明的金额,虽比“暗花”低不少,但对于收入微薄的老百姓来说,无疑于一次“中大奖”的机会,一旦哪里张贴了通缉令,当地百姓那可是奔走相告,犯人对他们来说等于会奔跑的摇钱树。

当然在巨额悬赏之下,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也有不少,像清代大兴“文字狱”之时,一些官僚为了打击异己,用高额的赏金作为诱惑,将通缉令张贴到全国各地。有了上述三点,加上驿站的驿卒传递消息远比逃犯要快,所以总是能抓到人。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很多逃犯干脆不匿名逃亡了,直接落草为寇,当起了山大。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现代如果碰到一个外地口音,没人会感到奇怪,但在古代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环境下,能往哪里跑呢。

乱世之时,很多历史人物都当过“逃犯”,例如朱元璋遭遇元廷“海捕”无可藏身,被迫继续流落在皇觉寺为僧。所以通缉令上的画像仅作为参考,最主要是发动群众的力量,因为人民的热情和力量是无穷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低:有钱也是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一直有士、农、工、商的排名制度,按照当时的观念,从商除了能赚几个钱,社会地位根本谈不上。这种传统说来也不合理,那些专门为国家经济发展生产的人得不到重视,当权者控制天下,这种现象是封建社会的弊端。一、经济制度方面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

  • 揭秘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战国四公子谁的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四公子”中,死得的最惨的当为春申君黄歇。早年,他陪伴楚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了十多年人质。楚王病危时,派人到秦国乞求秦王放回熊完太子回去继承王位,秦王就是不答应。这个时候,黄歇挺身而出,去游说秦王。他是有智慧的,先对秦王说:大王,你先放我回去看看楚王是否真的病入膏肓了。秦王感觉有理,就应允了他的要求

  • 历史上的东吴始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始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

  •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

  • 中国庚子年历史大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900年是大清光绪二十六年,这一年,国内掀起反抗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新高潮,最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四处攻击洋人及洋人教堂,西方各国则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而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下令同时向英,法,德,日,意,俄,美,奥,西,比,荷十一国宣战,但仅两个月后

  • “秦晋之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晋两国间的相互嫁娶由来已久,所以称作“秦晋之好”。相比之下秦国的女子大概比较漂亮,所以王勃《采莲赋》说:“吴娃越艳,郑婉秦妍”。秦女嫁给晋人,也闹出过笑话,《文心雕龙》中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跟班的比新娘子漂亮,晋人看上了跟班的。不过历史上说的“秦晋之好”,大多是政治婚姻

  • 历史上将西安作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周朝、秦朝、汉朝、隋朝、唐朝都选择将西安作为国家的首都,有时候还会增加洛阳,形成“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局面。但是,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就已经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了。中国本土近四千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从中原期向近海期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这四千年

  • 中国古代十大猛将武力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0、常遇春常遇春出生于元末的一个贫寒之家,青年时期不甘屈于人下,于是投名师习武。长大后习武有成,体貌奇伟,身长而力大,善于各种兵器。后辅佐朱元璋成就霸业,成为开国功臣。9、杨再兴据传为杨家将始祖杨业的后人。此人天纵神勇,武力颇高,少年时期便震惊一方。杨再兴投于岳飞麾下,乃岳家军中第一猛将。在抗金的

  • 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高祖(刘邦)——揭竿而起,开国皇帝3、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4、汉文帝(刘恒)——缇萦救父,文景之治5、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6、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7、汉昭帝(刘弗陵)——因病而亡8、汉废帝(刘贺)——汉朝最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