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商人地位是怎么变化的

中国古代商人地位是怎么变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2/8 10:33:57

中国古代有四民——“士农工商”,指的就是搞仕途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在四千年的古代社会排序里,商人一直是地位最低的一个社会阶层。

到了朝和明朝,商人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明显的表现就是宋朝商人弟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尤其到了明朝晚期,郑和七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不过此时“抑制商业,以农为本”依旧是社会主流。

直到20世纪90年代,商人的地位才真正崛起,“士农工商”演变成“士商工农”。今天,“商人”已经成为成功人士的代名词,是不折不扣的“社会上流人士”。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商人”地位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有人说这是基于职业的歧视,地域的歧视——基于钱的歧视。对于钱多的,自然而然就要抬头仰望他。怎么肥四?你这是歧视古代商人赚得不多吗?!汉朝钱布天下的邓氏、明朝富可敌国沈万三...了解一下?商人会赚钱自古如是!

职业本无贵贱之分,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转变的不是尊卑之别,而是社会贡献主次之分。

当生存的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追求更高的需求。于国而言,同样如此。与其说是商业取缔农业,不如说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调整。人们不再考虑吃得饱,而是吃得好。

有一句话叫“你越在乎什么就越缺什么”,这就好比当今社会不少人抨击网民关注娱乐大于国情。事实上这恰恰是社会稳定国家强大的体现。如果有一天网络上真的人人聊的都是国情和民生,那社会可能真的就到了要人人自危的地步了。

话说回来,历史发展重心是如从农业走商业的呢?在我国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作者路遥通过平凡的小人物孙少安,向我们再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贫苦阶级通过商业发展带动全村致富的艰难过程。

受千百年来“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双水村的村民勤劳肯干,却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平困乡村。借着政策扶持,青年孙少安首次提出建砖厂改变贫困现状,就被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反对,村名更是背后指指点点,从商之路困难重重。

然而,通过孙少安和妻子的不懈努力,砖窑越办越好,曾最穷的孙少安一家日子越过约红火,还带领全村村民走向了致富道路,摘掉了双水村的贫困帽子。

事实上,双水村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有多少个类似的双水村,都是通过由“士农工商”到“士商工农”转变的正确道路富裕了起来,才逐渐有了今天的全民小康生活!

“士魂商才”才能成就“强国”

为什么物质财富的增长改变了中国,可人们的仇富心态却越来越严重?其实,人们仇的不是富,而是“为富不仁”。而真正的“士魂商才”,自古以来都是“强国”的中流砥柱,深受百姓爱戴。

比如上面提到的孙少安和范蠡;再比如《左传》里的一个郑国著名商人弦高

一天,弦高赶了几百头牛去做生意,突然遇到准备突袭郑国的秦军。面对危情他急中生智,淡定的向秦国的军队长官表示,“这几百头牛是郑国的国君犒劳秦国大军的”。正是此举,让秦军以为郑国早有准备,便把牛牵走了,没有攻打郑国。

弦高虽折损了所有的牛群,却用他的私人财产拯救了整个国家,使全国人民免于战乱之苦!如此壮举,如何叫人不尊之爱之?!

只有当企业家或者商人,与士大夫一样,无论其所具备的财富还是知识,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行发展的车轮。

如今这样的商人不在少数,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怎么通缉犯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官兵往墙上贴一张通缉令,并大声对周围百姓喊道:“如发现嫌犯及时上报,官府必有重赏。”然而告示上的犯人容貌,那画得叫一个抽象,估计犯人站旁边大家都认不出来,这样也能抓到人吗?古代没有照相机,只能凭借当事人的印象让画师画出来大概的容貌,即“画影图形”,主要在唐代之后才出现。画师技

  • 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低:有钱也是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一直有士、农、工、商的排名制度,按照当时的观念,从商除了能赚几个钱,社会地位根本谈不上。这种传统说来也不合理,那些专门为国家经济发展生产的人得不到重视,当权者控制天下,这种现象是封建社会的弊端。一、经济制度方面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

  • 揭秘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战国四公子谁的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四公子”中,死得的最惨的当为春申君黄歇。早年,他陪伴楚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了十多年人质。楚王病危时,派人到秦国乞求秦王放回熊完太子回去继承王位,秦王就是不答应。这个时候,黄歇挺身而出,去游说秦王。他是有智慧的,先对秦王说:大王,你先放我回去看看楚王是否真的病入膏肓了。秦王感觉有理,就应允了他的要求

  • 历史上的东吴始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始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

  •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

  • 中国庚子年历史大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900年是大清光绪二十六年,这一年,国内掀起反抗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新高潮,最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四处攻击洋人及洋人教堂,西方各国则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而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下令同时向英,法,德,日,意,俄,美,奥,西,比,荷十一国宣战,但仅两个月后

  • “秦晋之好”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晋两国间的相互嫁娶由来已久,所以称作“秦晋之好”。相比之下秦国的女子大概比较漂亮,所以王勃《采莲赋》说:“吴娃越艳,郑婉秦妍”。秦女嫁给晋人,也闹出过笑话,《文心雕龙》中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跟班的比新娘子漂亮,晋人看上了跟班的。不过历史上说的“秦晋之好”,大多是政治婚姻

  • 历史上将西安作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周朝、秦朝、汉朝、隋朝、唐朝都选择将西安作为国家的首都,有时候还会增加洛阳,形成“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局面。但是,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就已经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了。中国本土近四千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从中原期向近海期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这四千年

  • 中国古代十大猛将武力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0、常遇春常遇春出生于元末的一个贫寒之家,青年时期不甘屈于人下,于是投名师习武。长大后习武有成,体貌奇伟,身长而力大,善于各种兵器。后辅佐朱元璋成就霸业,成为开国功臣。9、杨再兴据传为杨家将始祖杨业的后人。此人天纵神勇,武力颇高,少年时期便震惊一方。杨再兴投于岳飞麾下,乃岳家军中第一猛将。在抗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