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扇门发展史:六扇门名称是怎么来的

六扇门发展史:六扇门名称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7 更新时间:2024/1/29 5:56:57

在古代六扇门是三法司衙门的别称,在《商子》中有记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在不同的朝代,三法司衙门有不同的指代。

例如在汉朝时,指的是廷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等到了唐两朝时,指的都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后来到了元代,三法司衙门指的就是大宗正府、刑部和宣政院,而明清两朝则指的是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历朝历代虽指代的机构不同,但都是些具有刑法效力的部门。

为什么三法司衙门不叫三扇门、四扇门或者五扇门而叫六扇门呢?并非是因为古代也崇尚六六大顺的意义,而是因为这六扇门的的确确指的就是衙门墙外的六扇大门。在古代,大门是极具重要性的,大门前面一般都有照邪驱鬼的照壁,门口大都放有凶狠的石狮子,两侧都有“八字墙”。所以古代的衙门为了展示其威严与地位,都设有六扇大门,这也就是六扇门的来历。

六扇门虽然在明代才广为人知,但实际上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六扇门的雏形。不过都是一些民间传说记载,说在唐代时君主就命令刑部建立“六扇门”秘密基地,专门挑选一些优质敏捷的少年,为除去绿林势力和各种豪强士族做准备。不过后来随着朝廷逐渐走上正轨,中央集权的加强,渐渐地这种秘密组织就被取缔了。

后来在宋代时,六扇门又得到恢复,六扇门中的人大都游走于江湖与朝廷两边,因为其做事的性质和手段,大都作为一个地下组织存在,颇有点我们现在所说的“黑社会组织”的意味。

等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六扇门才变得“正大光明”起来,虽然仍然属于秘密组织,但是属于朝廷之官,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在民间的流传之中,六扇门这一组织颇具神秘色彩,他们行事狠辣,手段残忍,专门负责一些牵扯多种人物关系的大案。

但实际上六扇门虽然在黑白两道都有行动,但在“白”的一边要遵守朝廷的规章制度,按照朝廷的法纪去做事。在“黑”的一边既然要接触江湖中人,那也要遵守江湖的规矩。要遵守两种不同的规则制度,六扇门想不顾一切地办事也并非那么容易,但是另一方面既有朝廷的支持,又有江湖中人的协助,六扇门中的人做事情还是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这么一看,六扇门有点儿像连接朝廷与江湖的纽带。

六扇门虽行事凌厉,但却有一个不成的规矩,那就是进门只允许东进西出,用于集中办理政务的官署外的门就是衙门的“门面担当”仪门,在平的时候开着的时间不长,大多的时候都是关着的。而想要进入六扇门内仪门两侧的门中进来,因为古代的衙门大多都是坐北朝南,所以仪门的两侧的门就在仪门的东西两边。一般都是东方的门进,西方向的门出,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靠右行走有异曲同工之妙。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宫刑与自宫:解密古代宦官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阉割术的存在无疑为宦官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方面的前提,而阉割术的长盛不废,则是与宫刑及宦官制度的长期延续相辅相成的。宫刑作为一种刑罚方式,大约出现于夏商时期。在奴隶制时代的所谓“五刑”之中,它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方式,所惩治的对象起初主要是男女之间的淫罪。宫刑是基于维护夫权制婚姻制度的需要而出现的,并

  • 盘点历史上五大皇位篡夺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嬴胡亥作为中国封建皇权历史上第一个篡位者,嬴胡亥并未给人留下老谋深算富于心计的印象,除了一颗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无是处。也许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一点,让他得到了始皇帝的欢心,得以随侍左右,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篡位良机。这是嬴胡亥本人的大幸运,也是他的兄长嬴扶苏的大不幸,更是两千万秦朝人民的大悲

  • 古代三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公元4世纪到13世纪,这千年间,中国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第一次大规模北人南迁,发生在东西晋之交。司马晋“乳糜血”,五胡入主中原。司马家的后代子孙,渡过长江,跑到南京“复国”。随着汉族政权南迁,北方汉人不甘受异族政权压迫,也纷纷南下移居。从此,偏安江南,就成为汉族弱王朝的常见历史景观。而

  •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生儿子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多子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有福气的象征,在民间,子孙满堂、多子多福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但这到了明争暗斗的第一家庭,却往往成了血雨腥风的来源。一切只是因为,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在这些兄弟中,最终只有一个人可以登上权力的巅峰,皇帝的儿子自是再多也不愁养,但愁的是怎么选出这唯一的继承人。为此兄弟手足之间往往争个

  •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太武帝1、盖吴在陕西杏城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北魏统治,规模达十万之众,魏太武帝在领兵讨伐起义军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寺庙与起义军有联系,竟然帮起义军藏着兵器,这自然不能被帝王所容忍;2、寇谦之的新天师道得到太武帝的推崇,魏太武帝从信仰上就偏向道教;3、鲜卑贵族信仰佛教,宰相崔浩为了实现用儒家思想治国的理

  • 古代武状元们都干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近三百位武状元,按理说他们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但考中状元后,其人生经历往往令人唏嘘。郑冠,唐朝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可谓文武全才式的人物,只做了个户部郎中,既无德行、功勋传世,也无一言半语示人,只知其书法不错,但也并非大家;朱虎臣,南宋孝宗时代人,九岁就当了武状元,射十箭有九箭射

  • 三武一宗灭佛和道教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其实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当时的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三武一宗”。三武一宗灭佛,主要有三个原因,根本原因是佛教与封建统治发生冲突矛盾,间接原因则是道教和儒家的抵制。第一,当时佛教急剧发展,甚至过滥、失控,僧尼数量玉石俱增,寺院经济膨

  • 汉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汉朝和唐朝是比较强盛的两个朝代,素有“强汉盛唐”的称呼。两个朝代政治制度对比,到底孰优孰劣?一般简单的总结如下:汉随秦制,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行政事务,实权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有做大的可能,有时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直到汉武帝时,设置内朝架空丞相,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 古代那些白袍将军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出场的是“以少胜多”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是历史上首位敢穿白袍的将军。陈庆之,字子云,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将领。史料记载陈庆之曾以七千兵力对抗百万军师(不晓得是不是开了挂),并大胜而归,将洛阳等32座城池悉数收复,由此可见其是何等的骁勇了。也正是因为此战,陈庆之所带领的七千人军团也被称之为“白袍

  • 古代皇帝为何大多有断袖之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爱好男风自古有之,到了汉代,更是大大发展了。在史书中有正式记载的同性恋皇帝就是从西汉开始的,而且西汉的许多皇帝有此种癖好。据《史记》记载,在汉惠帝时期,由于知道惠帝喜欢男色,许多大臣便存了“傍皇帝”上位的心思,争相打扮自己,甚至到了上朝时涂抹脂粉的程度,实在令人汗颜。在汉朝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