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钟会:有小张良之称 手握20万重兵造反失败

钟会:有小张良之称 手握20万重兵造反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48 更新时间:2024/1/23 22:09:10

自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历代以来皆有多多少少的叛乱或起义,抛开他们的出发点是否正义不谈,除了一些无名小卒发动的小规模叛乱之外,大都叛乱或起义会让当权者头疼不已,甚至成功推翻当时的政权,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

然而,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将谋略过人,有小张良之称,又手握20万重兵,可他起兵造反仅三天就失败了。这个人是谁呢?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积累战功,提出了灭蜀的计划,当时朝堂之上,一片反对之声,连长期与蜀汉打交道的邓艾都不支持此举。

这个时候,身为司马昭亲信的钟会,看透了司马昭所图,于是大力支持。司马昭也等他不薄,任命他为镇西将军,让他统领中路大路,先取汉中,再取成都,并让邓艾缠住姜维,给他创造施展的空间。

为了保险起见,司马昭还另派诸葛绪做策应,一旦发现姜维甩掉邓艾,就及时进行阻拦。只不过战场上的情势瞬息万变,聪慧如司马昭也不能完全预料,钟会还是对上了姜维,两人相持在剑阁。

此时邓艾随机应变,从阴平进军,直逼成都城下,迫得刘禅投降,率先完成了灭蜀的功劳。这个时候钟会不干了,他抓住邓艾私自任命蜀地官员,并授予刘禅官职一事,向司马昭举报邓艾有反叛的嫌疑,导致邓艾被囚车押回洛阳。

而在此之前,诸葛绪则被他以畏敌不前之名告发,也被押解了回去。因此,这时的蜀地,他一人独大,灭蜀的功劳也落到了他一人头上。可是手下兵多将广的他,却不甘受他人封赏了,于是起了反叛之心。

能够被司马昭任命为镇西将军,他还是有一定的军事谋略的。他制定的计划是,让姜维作先锋率领蜀军出兵斜谷,自己率主力大军紧随其后,一鼓作气攻占长安。然后步兵和骑兵分为水陆两路行军,同时攻打洛阳,从而一统天下。

据《三国志·钟会传》记载:“(钟会)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既至长安,令骑士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以为五日可到孟津,与骑会洛阳,一旦天下可定也。”

然而他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司马昭就来信了,言说已派人进入了斜谷,自己也即将前来与他会合。钟会不傻,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司马昭已知他有反叛之心,并欲料到了他的进军路线。于是他立马进行了调整,打算退回成都,割据巴蜀,徐徐图之。

这个计划虽然不能一下子就成就大业,但是看起来也没什么大毛病。可是现实却再次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

他回到蜀地之后,囚禁了魏国随军出征的官员,假托有太后遗诏,要讨伐司马昭。结果这一囚禁就出事了,能够随军出征之人,必然是有亲兵的,这些人的亲兵联合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而他正是死于这些亲兵之手。

钟会从十六日进入成都,十八日被杀身死,前后仅仅三天。也就是说钟会反叛一事还没正式开始,就宣告失败了。

哪怕一心跟着他的姜维,目的更是为了蜀国,而非钟会。可见钟会的败亡,早在暴露意图的那一刻已经注定。

钟会没有司马懿的谋略和胆识,想着控制一些“大将”,便可控制全军,哪知道他本身的指挥权来自司马昭,大军中绝大多数军官,皆受命于司马昭,他凭什么反,又靠什么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放过了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帝王多无情,凡称帝者,皆不凡之辈,于群狼环伺之中脱颖而出,这注定他们不会和人心照神教,性格都是手段凶狠,不计情谊之辈。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艰难时期和兄弟食同灶,寝同床,推翻前朝统治之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也为了给子孙留下安稳的江山,不念以往将跟随自己白手起家的兄弟几乎杀尽,然而有一人却

  • 郭况:富可敌国却不能保得一家老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况,真定槀(今属河北石家庄藁城区)人,生于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弟弟,家世显赫,父亲郭昌是河北富豪,母亲刘氏是汉景帝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郭况为人低调,行事小心谨慎,颇为光武帝赏识,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任命郭况为黄门侍郎。建武二年(26年),郭贵人被

  • 皇帝为何不担心贴身侍卫会杀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社会为了争夺皇位,他们干尽丧尽天良之事,而且历来发生最多的地方就是皇宫,皇帝被称之为是当年最高危的职业。不仅要防着后宫佳丽,还要防着自己的亲生儿女,所以皇帝这个职业说提心吊胆也不为过。一般来说,皇帝身边都要有一个贴身侍卫,他们的任务就是不能够让皇帝受伤,并且能够担任此重大任务的人,必须要有两

  • 古代天牢和地牢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细说:天牢就是天上的牢,把你吊起来;地牢就是在地上挖的牢房,把你埋起来。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下这天牢和地牢的区别吧。1、天牢 天牢,常指设置在京由朝廷直接掌管的牢狱。与地牢(地面以下的牢房)相区别,指地面以上的牢房,是关押重刑犯人的地方,因监狱里暗无天日,故称为「天牢」

  • 汉朝和唐朝哪个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的人们一提到古代的盛世,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汉唐”这个词,其中包含了汉朝和唐朝两个朝代,的确,汉朝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之后的第一个盛世,而唐朝又一直都是以盛世而闻名,但是这两个朝代之间,究竟哪一个朝代才是更加名副其实的盛世呢?汉朝和唐朝到底哪个朝代要更厉害一些?说到我们中国古代的封建朝代,那么

  • 汉朝和唐朝隔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和唐朝相隔398年。汉朝220年灭亡,唐朝618年建立,所以两者间相差了398年。1、汉朝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百、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2、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

  • 汉朝和唐朝的相似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轮回圈,在中国的11个大一统王朝中,汉与唐是两个鼎盛的朝代,两个最能代表中国的朝代,而这两相隔几百年的王朝中,居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汉、唐的前任王朝命运相似汉朝之前是秦朝,唐之前是隋朝,而这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朝代,在文化上秦始皇制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

  • 汉朝和唐朝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的对外关系在汉高祖刘邦到文景时期主要是与民休息,主要致力与国内,因而其外交政策更多的是屈辱性的和亲;到了汉朝的繁荣期即汉武帝时期,其外交政策更多的表现为武力征服,汉武帝曾三征匈奴;到了中后期,即汉武帝死后,汉朝的对外关系更多是与周围和平相处,比如昭君出塞等等,汉明帝时期蔡谙还去印度取经,这些都能

  • 汉朝和唐朝和亲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但两个王朝在对外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过和亲政策,将自家的公主下嫁到蛮荒偏远的异族去,从和亲后的成果来看,汉朝的和亲要比唐朝成功,为什么这么说?汉、唐的和亲不是真如现代人吹捧的那样是为了世界和平,实质上仅仅只是为了边疆安全,而汉、唐和亲后的结果是汉朝更成功。匈奴在

  • 古代打屁股的刑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打屁股和现在可大有不同,毕竟也是刑罚的一种,切不可小觑。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笞刑 汉文帝废肉刑,将早在奴隶社会就已有的笞刑取代黥、劓、刖左趾,使笞刑成为汉代重要的刑种。汉景帝时,制定《箠令》,规定用于笞刑的刑具应是长五尺、本大一寸、末薄半寸且平节的竹板,受刑的部位是臀部,行刑者不能换人。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