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打仗如何统计士兵们斩敌的数量

古代打仗如何统计士兵们斩敌的数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30 11:24:53

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军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士兵还是对大将来说,因为有了军功才会有机会得到晋升。而很多时候军功都是杀敌数量有关的,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士兵会不会贪图军功从而谎报杀敌的数量?

首先,杀敌数并不等于斩首功,斩首功只算能确定谁杀的情况下,那种分不清是谁杀的的统统都按集体功来算,也就是杀敌数。那对于斩首功又是怎么避免虚报的呢?云梦秦简的出土给我们提供了线索,从竹简人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秦军要报军功并不是你拿脑袋来就算是你的。

首先得有其它人的证明,以防同队纠纷,其次还会检查砍下脑袋的尸体,以防冒功,最后还会把首级示众三天,彻底没有疑问了,这功劳才会算到你的身。而且秦军假冒军功还是要连坐的,而举报反而有奖励,可以说是行成了一套很完善的功劳计算流程。

杀敌之后,如换取军功在古代也有严格流程,需要层层上报,而且为了防止贪军功,他们必须带领士兵作战,百人战争一场人头数量超过三十,长官和军队士兵官爵都升一级,这个难度来说对更加艰难,所以往往军官的晋升速度反倒是最慢的。

除了谎报人头数量,为了造假,古代士兵还会杀戮平民,以此来换取军功,这种事情屡禁不止。后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古代敌军人头也有一定要求,首先人头必须到脖以下,漏出喉结,以此判断妇女儿童;其次保证头上发髻完整,以此判断是否是敌军。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出现了根据战斗现来评定军功的一系列标准。明代的军功制度里提到,凡是能够杀入敌军阵营者,能完成使命者,出奇破贼成功者,都属于奇功;一直前进杀敌着都属于头功。战场上出现了督战队,这些人拿着纸笔,记录着士兵杀敌功绩,另外他们还负责记录,贻误战机、后退逃跑的人,战争结束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在攻城战中古代的军队也是井然有序,分工明确的,分为前梯队和后梯队,前梯队负责攻占城墙,抢占地形,而后梯队则负责看谁先攻上城墙和当前梯队的后援,他们都是不计算杀掉敌军人数的,目的只有一个,抢占城墙,攻进城里。如果有退宿的会被自己人杀掉,最后活下来的这一批将士就会在清理战场和死亡敌军士兵后进行军功悬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国大典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鸣28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开国大典的礼炮队来自一支英雄的部队。1949年8月1日,聂

  • 铁器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铁器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进步。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炼铁的是居住在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年代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前1300~前1100年,冶铁术传入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欧洲的部分地区于前1000年左右也进入铁器时代。但当时冶炼的都是块炼铁,一直到中世纪末(14

  • 春秋时期的质子情况有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对峙争胜,征伐兼并不断,出纳质子成为这一时期相当独特的社会现象,是诸侯国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国对弱国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殊方式。“质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争的破坏性。交质以调和双方关系为出发点,以互信互惠为保障,以诸侯国国君的至亲或重臣为媒介,以实现弱国对强国的臣服

  • 质子制度原来诞生于信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郑交质之后,君子感叹道“信不由衷,其质无益”,交质以无信为前提而希望建立信任确实很不合逻辑。但是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尚存,由西周时期发展起来的礼乐制度还继续存在,社会观念中仍保持着“重礼义”的传统。交质事实上重构了诸侯国之间的信任和臣属关系,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义的重建。而“信义”很大程

  • 古代质子在敌国的生活待遇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质”最初指贵族或诸侯国之间作为“见面礼”的物品,也就相当于抵押品,为的是来加强交往的信用。后来,物品已不足为凭证,又出现了“以人为质”,诸侯国之间就以王子为质,来对双方关系来加以约束。那时候国君基本都是一二十个儿子,既然是抵押就必须是贵重品才有价值,总不能随便拉个儿子出来。于是,做人质的不是太子,

  • 质子制度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质子制度是伴随羁縻制度的发展到达巅峰的,因此它的兴衰与羁縻制度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清时期,质子制度的衰亡,是由于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改变了原来的羁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质子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明清之前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衽因俗而治的羁縻制度,分封少数民族

  • 古代质子是怎么由受尽屈辱变成外交使者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为了互相取信,会互相交换人质,称为质子。通常是以诸侯的儿子作为质子质押于别国,秦异人就是一例子。除了以平等方式互相交换人质外,亦有当弱国有求于强国时,就出现单方面送出质子的情况。中央强权亦出于控制地方势力的需要,会任命地方势力首领的亲人为京官,称任子,美命入侍。任子表面上

  • 春秋时期的公子为什么将做质子视为荣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列国频繁互质,发动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策动五国伐齐的燕昭王、乃至于一扫六合的秦始皇都曾做过人质。那么为何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的儿子们都要去别国做人质呢?他们的母国都如此羸弱,需要用公族质子换取两国盟好吗?其实两方互质,在很早的时候中原就已经存在了,但大多存在东夷和荆蛮部族之间,影响并不大。进

  • 满蒙第一美女东哥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597年,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战”大败,四年后,遣使向努尔哈赤通好,叶赫部表示愿将死于“九部之战”的布斋之女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据说,东哥是女真族第一美女,自幼美名远播,部落巫师还说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布喜娅玛拉,别名东哥,1582年出生在吉林梨树县。东哥如嫁给努尔哈赤的话,那要与姑姑“孟

  • 古代秀才为什么一定要考举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出生普通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几乎只有一条上升通道,那就是通过科考来实现自己的报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是这一条路却并不容易,甚至于可以说极为的艰辛。虽然很多人将高中状元当作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可是事实上连中一个最普通的举人都要挤破头。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