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七卢沟桥事变29军伤亡惨烈

七七卢沟桥事变29军伤亡惨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94 更新时间:2024/1/15 12:05: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为了进一步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军陆续运兵入关。1936年,日军从东面、西面和北面包围了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于7月8日凌晨宛平县城附近的卢沟桥发动进攻,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日军进攻北平早有周密的军事计划,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北平的南大门——南苑。日军瞄准南苑,企图占领国民党29军唯一的阵地,全面包围北平。如果说宛平城是北平南门的钥匙,卢沟桥是进入北平的锁,那么南苑就是门枢;所以,即使丢了宛平,卢沟桥失守,29军依然能够守住门枢,与日军周旋。但一旦丢掉了南苑,整个大门就会轰然倒下,北平城就会成为日军的囊中之物,刀下鱼肉。

7月27日,日军以20师团为主力进攻南苑。此时,正是南苑的守军最薄弱的时候。29军军长哲元拒绝了日本的最后通牒,发出了向敌军反攻、自卫守土的通电。宋哲元命令赵登禹师长率132师迅速进驻南苑,以新锐师阻止敌人进攻。27日,赵登禹到达了南苑,急于作战的他只带了一个团,132师的另两个团刚到团河,主力尚在河北涿州。日军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团河132师增援的两个团,这两个团,直接撞入了日军的埋伏圈,激战之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团长只身返回南苑向赵登禹报告。实际上,他们增援路线和兵力,日军早已经掌握。出卖他们的是汉奸毓桂,他在参加完29军的军事会议之后,将29军的反攻和军事计划都交给了日军。

南苑的守军还有37师一部,佟麟阁副军长率领的军部人员和军官教导团、特务旅孙玉田部的两个团、骑兵9师郑大章部的一个骑兵团及学兵团的1700多名学员。守军总共有7000人。除军官教导团、骑兵9师外,其他人员武器装备都十分简陋,其中一部分人发的是老式的汉阳造枪,一部分人用的瑟枪。宋哲元给每位士兵配备了一把大刀,每把大刀重1.6斤、长近1米,刀刃锋利。29军的队员组成的大刀队在长城喜峰口等战役中就曾杀得日军闻风丧胆。

7月28日凌晨,日军空投的伞兵准确无误地占领了29军的制高点,据史料记载:这一“腹中开花”之计也来源于汉奸潘毓桂的建议。他除出卖29军的军事情报,还出谋划策怎样攻打29军。正是因为有了潘毓桂的策划,日军的大炮、飞机的火力才能准确地集中在南苑东南角的阵地上。守卫在这里的是29军学兵团的学员们,在几个月之前,他们还是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中学生,许多人曾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当日军扑向南苑时,他们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据史料记载,学兵团伤亡“十倍于日军”。

在战壕中,由于通讯被切断,佟麟阁和赵登禹的撤兵命令以接力棒的形式在学员和战友间口头传递着。与此同时,撤退的命令通过潘毓桂,也传到日军的指挥部。1000多名日军埋伏在佟麟阁、赵登禹撤退所必经的大红门路边的青纱帐里,机枪手隐藏在路两旁的大树上,学员们蜂拥着跑出战壕,像靶子一样暴露在敌人的目标之下……日军的30多架飞机来回穿梭,将炸弹投在路上,机枪疯狂地扫射,遍地都是被炸弹和机枪打死、打伤的国民党将士。1700多名学生,大部分牺牲在战场上,只有近600人生还。

南苑之战,非惨烈,5000多名国民党官兵阵亡,只有1000多名幸存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七事变宋哲元29军溃退:对日军抱有幻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七抗战 1937年7月7日,驻守丰台的日军河边正三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进行夜间演习,当晚以丢失士兵为借口寻衅,二十九军军部下令死守阵地,8日驻守芦沟桥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步兵一一○旅(何基沣)二一九团(吉星文)第三营(金振中)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9日蒋介石电宋哲元积极准备,谈判

  • 七七事变平津沦陷:李文田发起天津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文田(1894—1951)字灿轩,1894年生于河南浚县,国民党二级上将、原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幼丧父,生活十分困难,由舅家供养。高中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于六期步科。李文田参加西北军后,曾任滦河兵工厂总监、团长、旅长等职。西北军失败后,坚持在山西练兵,拥护宋哲元重组二十九军,是八名共

  • 七七事变蒋介石下令全面抗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正在江西庐山。1937年7月8日上午,他收到了宋哲元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电报。蒋介石的第一个反应是:全面战争可能真的来了。蒋介石复电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匆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此间已准备随时增援。无法确切地知道,至少在名义上是中国军政

  • 七七事变最大汉奸小人潘毓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北巨奸潘毓桂,抗战胜利后遭国民政府逮捕。潘毓桂原本一审判处无期徒刑,但潘毓桂不服判决,提起上诉。1948年3月18日上午11时15分,南京高等法院刑事一庭庭长金世鼎,推事申屠宸、胡连云,书记员曾鸣秋开庭宣判。判决书认定潘毓桂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情留给家属生活必

  • 七七卢沟桥事变整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军挑衅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

  •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抗日战争打响第一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

  • 七七卢沟桥事变历史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

  • 七七事变日军主要将领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在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那么,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田代皖一郎心脏病暴毙 田代皖一郎是日本佐贺县人,时为中将军衔。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

  • 七七事变东条英机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后,在军部中央形成了强硬派与谨慎派两大派别,前者以陆军大臣杉山元、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及参谋本部第3课课长武藤章等为代表,后者则以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石原莞尔、陆军省军务课长柴山兼四郎等为代表。两派对时局的分析迥异。强硬派认为,中国已是不堪一击,只要日本一出兵,就可以不费

  • 郑大章:七七事变中的落跑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卫国战争。正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在我国的抗日民族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例如,以身报国的张自忠,与阵地共存亡的佟麟阁,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黄埔民族之魂的戴安澜,淞沪会战阵忙的最高将领东北军的吴克仁,长沙会战的战神薛岳等等,数不胜数,他们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