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34 更新时间:2024/1/21 18:55:04

1.解缙为人耿直,敢于直谏。

朱元璋赏识他,说和他形同父子,结果解缙当真了。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得到朱元璋夸奖之后居然再次进言《太平十策》,直接攻击兵部,结果自己被贬了。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兵部解缙为人耿直,敢于直谏。

朱元璋和朱棣都不是心胸宽广之人,绝对不会像李世民容忍魏征一样去容忍解缙。解缙多次在朱棣面前直谏,惹朱棣生气,所以解缙才华虽高,但不受朱棣待见。

解缙上疏汉王朱高煦越礼之事,惹火朱棣,最终导致他被贬。

2.被卷入皇储之争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按理应立为太子,但朱棣却宠信汉王朱高煦,因此犹豫不决,就问解缙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言下之意是应该立嫡长子,如果废长立幼,开此先例,后患无穷。显然解缙支持立皇长子朱高炽。

朱棣听后仍然犹豫不决,解缙又说了一句话:“好圣孙(即夸奖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一听,疑虑顿时消失,朱高炽虽不得朱棣赏识,但朱棣可是很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的。于是,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让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

然而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在朱棣不在的情况下私下面见太子朱高炽,这就犯了大忌了。之前解缙支持朱高炽是站在臣子的立场上,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在立场上是中立的。

但私下见太子朱高炽,则表示解缙与太子朱高炽可能私下有交情,这可是君主最忌讳的事情,朱棣肯定会想:当年你支持朱高炽,是和朱高炽交情好,如果朱高炽当了皇帝,你解缙可就有从龙之功了。即便是想见朱高炽,也应该在人多的场合上,光明正大地去面见,史记记载“缙谒皇太子而还”,显然解缙是私下悄悄地去见。

这种情况朱棣岂能不恼火?所以立即把解缙下诏狱。

解缙自进了诏狱之后,并没有消沉,而是怀着希望静静地等待。等了5年,换来的却是死亡。就这样,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被冤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狸猫换太子是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跟北宋的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二人有关。狸猫换太子讲述的是宋真宗在位时,他的妃子刘氏和太监联手,用狸猫换掉了李妃所生的儿子,害得李妃也因此命丧冷宫,而这个被刘妃换走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狸猫换太子的典故最早见于《三侠五义》之中。宋真宗的郭皇后死后,谁将被册立为下一任皇后备受期待

  • 大汉民族英雄霍去病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是复仇的一代大帝。为了一雪前耻,他厉兵秣马,积极备战。此时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其中霍去病本来出身低微,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与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私通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就是霍去病。 但霍仲孺不敢承认,也没有一天尽父亲的责人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霍去病是一个私生子,名不正言不顺。但这个女

  • 袁世凯是如何起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在宦海中的进步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才能与努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离开诸多贵人的相助,相信他也不会取得成功。袁世凯宦海生涯的起步是从吴长庆那里开始的,吴长庆是袁世凯第一个相助的贵人。没有吴长庆的提携,袁世凯根本不得其门而入,事实上,在袁世凯投奔吴长庆前,他曾屡屡碰壁,连谋个小官都不得门路。吴

  • 司马光砸缸救出来的小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司马光的故事最早的出处是来自北宋和尚编写的《冷斋夜话》。故事是这样的,一群孩童在院子里玩耍时,其中一个不小心掉进了装水用的大水缸里。如果不把他拉上来,恐怕有生命的危险。这里可能也是警醒世人,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照顾。在真实的世界中,可没有那么多“司马光”会及时出现。当众人陷入焦急的时候,只有聪慧的司

  • 袁世凯是如何劝溥仪退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是怎么“劝”的呢?年幼的溥仪,在那场最后的博弈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后来回忆道:有一天在养心殿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着眼。她面前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也是满脸泪痕。殿里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抽缩着鼻子,声响很大,一边说着话。后来溥仪才知道,胖老头就是袁世

  • 南宋是如何报复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金军大肆搜掠以后,立张邦昌为皇帝,国号大楚,完颜宗望监押宋徽宗、郑皇后、亲王、皇孙、驸马等一路向滑州北去。完颜宗翰监押宋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向郑州北区。全部人马10万多人北返,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率军破城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却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金国衰落

  • 《清帝退位诏书》全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封由清末状元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很多中国人没见过。全文为: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

  • 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皇帝对袁崇焕的评价是:“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大致意思是袁崇焕虽然与清朝为难,但是明朝统治黑暗,而且袁崇焕还算忠于国事,所以虽然最后被搞死了,但是也有可取之处。觉得还不够,顺便给了袁崇焕的堂兄弟的后代一个小官当当。

  •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崇焕杀毛文龙,主要是因为他的做法不合督师袁崇焕的胃口。先说袁崇焕吧,个人方面,袁崇焕是个喜欢夸海口的人,书上记载他“好为大言”。在出关之前就给崇祯皇帝夸下海口,五年收复失地。结果失地没收回来,清军打到了北京城下。后来他死的很惨跟他喜欢吹牛这个毛病由很大关系。现在说毛文龙,毛文龙是对大明军事上有功的

  • 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次,袁崇焕回京上疏陈述兵事。崇祯帝亲自召见他,询问平复辽东之策。袁崇焕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帝很高兴,说:“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这就是着名的明史公案“五年平辽袁崇焕”。众所周知,从萨尔浒之战后,崛起于辽东白山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