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端午节来源的六种说法分别是?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六种说法分别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23 更新时间:2024/1/24 21:41:10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六种说法分别是?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那么端午节是从何而来呢?

有关它的来历说法很多,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六种。

端午节粽子

一是认为源于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南朝吴均所着的《续齐谐记》有这样的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也是有一些根据的。

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六种说法分别是?

三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端午节粽子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四认为是龙的节日。

古代的吴越族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为显示他们是“龙”的传人,有着断发纹身的风俗。他们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将装在竹筒中的食物或裹在树叶里的食物,一面倒入水中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并划着那刻有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取乐,表演给图腾神看。

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六种说法分别是?

五认为起源于恶日。

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婴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成为俗忌。端午节挂艾草、菖蒲是为了消除疾病瘟疫的蔓延。《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还认为粽子只不过是一种民间普通食品,龙舟竞赛是一种节日活动,最初并不固定在端午举行。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六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标签: 关于端午节来源六种说法别是关于端午节来源

更多文章

  • 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入空门复还俗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现代,一女,印人,月色,空门,还俗,传奇,人生,现代,一女

    现代第一女印人谈月色入空门复还俗的传奇人生谈月色出生于亥时,算命的说:“亥时”与“害死”谐音,在这个时辰出生的女儿家命硬,在家会克父母,将来嫁出去也不利夫家。于是其封建思想严重的父母硬是把聪明伶俐的小女儿送到了广州檀度庵交给尼姑寄养,这一年月色才4岁。在檀度庵,师父耀均着意培养这位颖慧的女孩,让月色

  • 古代太监净身过程大揭秘:阉完已近似"变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太监,净身,过程,揭秘,阉完,近似,变态,古代,太监

    古代太监净身过程大揭秘:阉完已近似"变态"清代末年,紫禁城的太监大多来自河北省河间府,多半都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他们为生活所迫才应选入宫。当时有的只有10岁左右就阉割净了身,李莲英就是8岁净身,9岁进宫的。在清初,对净身还有个规定,不能私自行事,按刑律规定,违者问斩。太监净身请上三老四少作为证明人,写

  • 涨姿势!皇帝的龙袍并非都是黄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姿势,皇帝,龙袍,并非,都是,黄色,姿势,皇帝,龙袍,并非

    涨姿势!皇帝的龙袍并非都是黄色《礼记》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袍服更是五花八门。进入封建社会后,皇帝所穿的“龙袍”也并非都是黄色的。事实上,从周朝到明朝,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西周、东周时期,据专门记载此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

  • 昏庸无能的嘉靖帝为何致力于重录永乐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昏庸,无能,嘉靖,为何,致力于,重录,永乐,大典,昏庸,无能

    昏庸无能的嘉靖帝为何致力于重录永乐大典继位于1521年的嘉靖皇帝在明朝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在位45年,崇信道教,朝政昏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却似乎对《永乐大典》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与其他皇帝不同,嘉靖皇帝的案头常常放置了几册《永乐大典》以便随时翻阅。嘉靖帝一直以来,嘉靖皇帝很想将《永乐大典

  • 熊十力为什么会狂放与疯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熊十力,为什么,狂放,疯癫,熊十力,为什么,狂放,疯癫,历史

    熊十力为什么会狂放与疯癫历史上,许多大有成就之人都在有些方面不同于常人。跟很多文人一样,国学大师熊十力的狂放和疯癫,也着实令后人感到好奇。熊十力的字据说熊十力自幼便是与众不同,他独具才思,又十分自尊、自信。他曾口出“狂言”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其父兄听闻诧异不已。在十六七岁时,他就开始四处

  • 贾雨村断案的情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雨村,断案,情节,是什么,贾雨村,断案,情节,是什么,事出

    贾雨村断案的情节是什么贾雨村断案的故事出现在《红楼梦》的第四回,是贾雨村上任应天府知府一职的第一个审理的案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雨村的心理活动和变化,突显出其人物性格特点。影视剧中的贾雨村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甄英莲小时候被人拐走,长大后颇有姿色,被人贩子卖掉。但人贩子将她同时卖给了当地的乡

  • 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滑铁卢,战役,谁打,败了,拿破仑,滑铁卢,战役,谁打,败了

    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之间,在这场战役中反法联盟的军队彻底性的打败了拿破仑,并且将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从此在这个小岛上终其一生。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第七次反法同盟军队的领导者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和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将军。

  • 刘禅一句“乐不思蜀”背后隐藏的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一句,乐不思蜀,背后,隐藏,智慧,刘禅,乐不思蜀,蜀汉

    刘禅的乐不思蜀蜀汉后主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

  • 文殊菩萨究竟是什么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殊,菩萨,究竟,是什么,文殊,菩萨,究竟,是什么,我们,道

    文殊菩萨究竟是什么佛我们知道在佛教中有许多佛菩萨,他们有各自的特征,因此也有各自的代号。而菩萨也有各种佛的称号。那么文殊菩萨是什么佛呢?文殊菩萨画像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我们唯一对文殊菩萨所熟悉的就是在各种大型考试前都会去拜拜文殊菩萨。传说文殊菩萨会保佑各位学子考出一个好成绩。说到这里,想

  • 孔祥熙如何从落魄孔氏后人变身为民国首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祥熙,如何,落魄,孔氏,后人,身为,民国,首富,孔家,祖籍

    孔家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孔宏用于明代万历年间到山西做官,后人落籍山西太谷,经商谋生。孔祥熙的祖父孔庆鲜,因接掌堂叔孔宪仁所经营的票号,渐臻富有。孔祥熙的父亲孔繁慈继承祖业,但染上吸鸦片恶习,孔祥熙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创办学校,兴建实业1907年孔祥熙学成归来回到北京,婉辞邮传部、北洋大学堂等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