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征战四方开疆拓土 如何评价他的功与过

汉武帝征战四方开疆拓土 如何评价他的功与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57 更新时间:2024/2/18 5:22:23

世人都说“功莫大于秦皇汉武”,可见汉武帝刘彻比起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是丝毫不逊色的,一代雄主汉武大帝,一生征战四方开疆拓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中华2000年帝制格局。他爱江山爱惜先祖用血汗换来的大汉王朝,因为勇武主动征战匈奴解决外患;他爱美人,一生四个皇后,每一个都曾是他的挚爱。人无完人,他也如秦始皇般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几乎把汉王朝推到灭亡的边缘。

汉武帝他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同时,他也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任性征伐给国家也带来过很多负担。尽管功过是非,他的事迹为人在几千年后我们仍然津津乐道,所有对他的评论仍然回荡在我们耳边。

汉武帝确实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真正的使中华民族世代光荣。《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汉武帝不正体现出威严和明智么。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汉武帝是汉景帝刘的第九子,汉文帝刘恒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7岁即位在位时间54年,应该算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久的一位皇帝了。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即使是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被汉武帝阉割后,太史公依旧能够很客观地评价汉武帝,在《史记》中不吝惜辞藻描写他精明能干的一面,而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汉武帝也是有批评有赞赏的,几位著名的史学家都对汉武帝的评价有褒有贬,历来在众人口中都是褒贬不一的。

首先我们要肯定汉武帝自从16岁即位以来是做了很多好事的,他吸取前秦亡国的教训,在文景之治的背景之下,继续休养生息,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加强对盐铁的管理,以此来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主动出征匈奴,期望改变长久以来对匈奴和亲的被动局面。

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汉武帝派卫青迎击匈奴,首次出战就担此重任的卫青,在战场上展示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不仅英勇善战,还颇有策略,在战场上谋划大局以求周全,卫青要让每一次战争尽量赢得漂亮,要尽可能都争取胜利,即使失败也力保将损失降到最低。第一次出征的卫青,向汉武帝昭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能力还有汉武帝识人的慧眼,此次作战卫青为车骑将军带一路军队,其余三路均告失败,只有卫青一路胜利,汉武帝看到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自己果然没看错便加封卫青关内侯。

公元前128年,匈奴再次南下,来势汹汹,定是有备而来,匈奴军队在边塞入关的过程中,一路侵占良田屋舍,烧杀抢夺,无所不为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先派李广镇守要塞地区,狡猾的匈奴又躲过了李广镇守的地区,绕道入塞,于是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迂回到匈奴背后攻击,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英勇的卫青身披铠甲直奔匈奴驻地,长驱而入,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公元前127年,匈奴集结大力量再次攻击汉朝,这也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准备这一场最大最激烈的交锋,武帝派卫青率四万大军进攻匈奴一直盘踞的黄河河套地区,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隔断匈奴各个部落首领之间的联系,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而在击破匈奴部落的同时在他们盘踞的地方修建防御之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更多文章

  • 大意失荆州:七大主要原因为您揭示关羽失荆州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意,荆州,七大,主要原因,为您,揭示,关羽,真相,细节,决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名人用了铁血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的,尤其是三国其实的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听过的,何为大意,大意就是没有全局观或者是不在意一些小的细节,可以用鼠目寸光来形容,但是,关羽失荆州真的仅仅是因为大意吗?其一,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

  • 乾隆被捕的故事:敢抓乾隆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被捕,故事,敢抓,清朝,乾隆,皇帝,即弘,一生,治国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高

  • 魏文帝曹丕的老婆是谁儿子是谁 曹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文,帝曹,老婆,儿子,曹丕,怎么,死的,秋风,萧瑟,天气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

  • 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光武君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和谐,君臣,关系,光武,君臣,关系,封建社会

    君臣关系是封建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关系。君臣关系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众多封建臣属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国家政治的成败与否。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国有多少位皇帝,就有多少代君臣关系,每一代都因皇帝的不同而不同。那么,在这几百代君臣关系中,最好最和谐的是哪一代呢?我个人认为,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君臣关系应

  • 曹丕是谁曹丕简介 在历史上曹丕和甄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丕,谁曹,简介,在历史上,甄姬,是什么,关系,曹操,一生

    曹操一生戎马,在生前即使把整个刘氏江山都改名换姓,变成了曹氏家族的天下,曹操在生前都未曾登上皇帝的宝座,板凳都没坐热就与这大好河山永别了,而曹操顶着各种骂名守着最后一道关卡,名为开国实则守业,儿子曹丕在位七年左右,去世的时候也不过四十岁左右,曹丕即后来的魏文帝。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在众多的儿子当

  • 玄奘西游的历史真相 历经19年十万多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玄奘,西游,历史,真相,历经,19年,万多,中国,四大名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于三位徒弟在取经路上的艰险过程。当然唐僧的真实原型是玄奘西游,他历经19年,跨越十多万里路。那么玄奘为什么要西游,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揭开这其中的真相。玄奘西游的历史真相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位僧人试图在佛法中探究生命的意义。这位名叫玄奘的僧人,十岁时失去父母来到洛

  • 秦穆公与晋文公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穆公,文公,关系,怎么样,公元前,648年,晋国,饥荒,惠

    公元前648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助。当初,晋惠公争夺王位时,秦穆公可帮了大忙。后来晋惠公却背信弃义,反而派兵攻打秦国。现在闹了饥荒,反倒想起求助来了,岂不是自讨没趣?大家猜想,秦穆公一定会好好羞辱晋惠公一番。不料,秦穆公像得了“健忘症”,绝口不提往事,还

  • 三国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仇恨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仇恨,曹操,三国,时期,曹操,诸

    在三国时期,曹操请诸葛亮出山遭到拒绝。而刘备三顾茅庐在得以把诸葛亮出山,在赤壁之战中蜀汉和东吴对抗曹操的魏国,诸葛亮的妙计使得曹操中计,而《三国志·诸葛亮传》曾记载诸葛亮仇恨曹操,这到底出自什么原因?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据《三国志·诸葛亮传》

  • 赢驷为什么要对商鞅处以车裂之刑 商鞅之死是必然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赢驷,为什么,要对,商鞅,以车,裂之,之死,必然,大批,能臣

    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秦惠文王的识人驭人的本领。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商鞅变法后,秦国有了一个比较严格规范的法治系统,这个强大的法制系统只求法不讲理,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不论因何触法,只要违反秦国法规就得受罪,没有任何理由,一时间之

  • 秦始皇要找的不死药究竟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要找,不死,究竟,是什么,东西,徐福,渡海,秦始皇

    徐福渡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日本方面有研究说,不死药名叫“千岁”,就出产在地处濑户内海的祝岛,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它正在进行人工种植。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化学家。秦始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