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职最后被贬至海南

苏轼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职最后被贬至海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2/9 0:58:32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因此不被变法派的赏识,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变法派失败,司马光派执政。按说苏轼可以鹞子翻身了。可他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依然故我,又不赞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于是他又不得司马光派的赏识,不曾飞黄腾达。

又过了数年,司马光派失势,苏轼却被认定为司马光派,又被贬官。司马光执政时宋哲宗的年号是“元祐”年号,这一时期的官员被称为“元祐党人”,被打入“另册”,苏轼自然也在册中。此后苏轼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好在宋朝不杀文士,所以苏轼也只是被一贬再贬,而没有削职为民,更没有被杀。官小了,俸禄低了,但温饱还是有保证的。

苏轼无论被贬到哪里,都仍然忘不了、放不下自己的文学生活,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写作。每到一地,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在山东密州,写下了《密州出猎》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称为中秋节的绝唱;在赤壁,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和前后《赤壁赋》;在黄州、在琼州,也都风流倜傥有遗篇。虽然其中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低迷,但主旋律乐观向上,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所以他也才被列入了诗词的“豪放”一派。不仅如此,他每到一处,都不凑合地过日子,“食不可无鱼,居不可无竹”,尽量把自己安排得舒适一些,为自己盖自己设计的房子。也“入乡随俗”地享用当地的特产。如在惠州,当地出产荔枝,他就“日啖荔枝三百颗”,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给有的人,处在这样的一贬再贬的背井离乡中,还不知道怎么怨天尤人、痛不欲生呢,可苏轼,无论多么颠沛漂泊,都保持着一种好心情,乐观、潇洒、豁达地生活着。

世界之大,也有所说的不毛之地,寸草不生。但这样的地方并不太多。即便荒漠,也有一些顽强的野草生长。而人类生存、生活的地方,更都会有草,而且都会有芳草。芳草也几乎无处不在。当觉得没有芳草的时候,一般不是真的没有芳草,而是有眼无珠,发现不了、感受不到罢了。以此比喻人生,无论岁月多么蹉跎,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坎坷中,无论流落到什么地步,都没有绝人之路。芳草就在脚下。只要珍惜脚下的芳草,就会发现它也有自己的美丽和动人,也同样赏心悦目。苏轼正是无论被贬到哪里,都能发现哪里的芳草,并陶醉于这芳草中,才让自己始终都有一个豪放的好心情。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一生一帆风顺,不期盼自己一生平安。但是,一生一帆风顺、一生平安的人也不是一个没有,不过很少很少就是了。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和挫折,甚至有所谓的“倒大霉”。这种时候,就要有苏轼这种“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和智慧,对不顺,对挫折,对“倒霉”,“既来之,则安之”,心平气和,发现新处境也自有芳草,也同样可以愉悦自己。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题名《假若生活欺骗了你》。诗人写道:“假若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着未来,……”这首诗被称为励志的好诗篇。也确实是好诗,展示了普希金的才华。但是,比之咱们苏轼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境界又低了一截。普希金说,“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如果这快乐的日子不来呢?是不是就悲伤、就心急、就忧郁呢?在许多人看来,苏轼一贬再贬,越来越远离了快乐的日子,可苏轼却贬到什么地方,快乐到什么地方。生活再亏待他,他也不亏待生活。而快乐,乃是个人的感受。所以,快乐于当下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由此看来,苏轼的胸怀、情趣,确实要比普希金高多了。

标签: 苏轼仕途坎坷多次贬职后被海南苏轼文学春风得

更多文章

  • 宋朝宰相王旦如何巧妙的拒绝契丹的勒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宰相,王旦,如何,巧妙,拒绝,契丹,勒索,宋史 王旦传

    《宋史 ·王旦传》宋真宗时期的王旦,是史上闻名的“太平良相”,他的父亲王祐对自己的子孙很有信心,在自家庭院里种下三棵槐树,自信满满地说:“在我的子孙当中,一定能有人位至朝廷三公的位置。” 王祐的预言在他儿子王旦身上应验了。王旦跻身北宋宰相

  • 历史谜团大揭秘:盘点颠覆中国历史的七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谜团,揭秘,盘点,颠覆,中国历史,七大,中国,一个,有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为有五千年的历史而骄傲,但正式这样造就了中国有很多的未解之谜。这些谜团牵动一代又一代的史学家和考古大家的兴趣,有很多至今仍有很多人为此废寝忘食的进行考证和研究。现在,小编就为大家献上颠覆中国历史的七大谜团。

  • 古代菲律宾是如何膜拜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菲律宾,如何,膜拜,中国,有人,根据,考证,认为,中国

    有人根据考证,认为中国人至菲贸易,可以远溯至公元前二三千年间,或周秦时代。但这种说法,迄未获得文字或文物的证明。只是在四五千年前,当时的造船、航海技术,估计难以支持这种贸易,并使之有利可图。根据菲律宾考古的发现,中菲贸易,至迟在晚唐即已开始。近百年来,在菲律宾各地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和陶瓷碎片,在山区民

  • 古代酷刑:盘点古代日本十大惩罚女性变态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酷刑,盘点,日本,十大,惩罚,性变态,古代,日本,由于

    在古代的日本,由于女子地位的低下,所以对于女犯人的惩罚措施十分严酷,简直令人不忍直视。古代的日本对女犯的刑罚更为变态,那么古代日本是怎样惩罚女犯人的?接下来为您介绍古代日本惩罚女犯的12大酷刑。1.穿胸:这种刑法一般是在战争时候对待敌国女性战犯的。这种刑法不是我们想象的从胸口刺进去,而是用蒂尖的铁棍

  • 宋朝科举都考哪些东西 宋朝科举都考什么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科举,哪些,东西,什么,如果,我问,古代,科举考试,什

    如果我问:古代的科举考试考什么?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考八股文呗。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相对于科举制度,八股文的历史要短暂得多,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而八股文要到明代才出现。即使在明清时期,科举也不仅仅考八股文,明代的乡试要考三场,首场试经义,此即所谓的“八股文”,第

  • 圆明园被烧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圆明园,烧毁,真正,原因,是什么,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

    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如果这是&ldq

  • 苏麻喇姑嫁给谁?苏麻喇姑为何没有嫁给康熙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麻喇,姑嫁,给谁,为何,没有,嫁给,康熙,皇帝,苏麻喇,康

    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的初恋情人?历史上传出她和康熙爱得死去活来的,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也非常了解,也是非常敬重。这里用到敬重,似乎可以看出他们是姐弟恋,苏麻喇姑的年纪又比康熙大了好多。再说苏麻喇姑则是清朝一位特殊的宫女。她是庄妃结婚时的陪嫁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心灵手巧,擅长女红,

  •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指的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指的,什么地方,中国象棋,棋盘,中间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横亘着一条大河,“河中”一般都会写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所谓“楚河汉界”,即是源于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据《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怎样处置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胜利,蒋介石,怎样,处置,汉奸,全民族,抗战,同时,中国

    在全民族抗战的同时,中国的国土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汉奸。日本人为更好地统治占领区,先后扶持、建立了满洲国、察东特别自治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后并入汪伪政权)、伪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等十多个傀儡伪

  • 嘉庆皇帝是如何将贪官和珅“连根拔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皇帝,如何,贪官,连根拔起,嘉庆,元年,1796,乾隆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和珅极力限制嘉庆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