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

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4/1/17 7:59:16

宋朝的大才女词人李清照曾在炎热的夏日,想起了当年那个在乌江边绝望而自刎的霸,并有感而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却准确地概括了项羽这个一代霸王一生精神追求最本质的东西,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英雄。

李清照一语道破了项羽的人生信条和理想境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在被困垓下、四面楚歌之时的慷慨悲歌,在乌江边毅然挥剑自刎,并非英雄末路、完败认输,相反却成为他壮丽人生大戏的最高潮。

表面上看,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血性刚烈之举,实在是令人为之赞叹的,而他大英雄形象就永远定格在国人的心中。对于项羽的执意不愿回到江东去,我们不应该过度地夸张,客观分析《史记。项羽本纪》里这一段字:“居数日,项羽引兵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项羽在咸阳实施屠城,烧杀抢掠,带上金银财宝和美女,他执意要东回。

这个时候项羽,义无反顾地要回江东去,为什么?做了天下诸侯的老大西楚霸王,风光了,就要衣锦还乡,成功了,当然就要荣归故里,这就是项羽虚荣的表现。曾经纵横疆场,南征北战的西楚霸王,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时,内心是何等凄凉,昔日威风八面的霸王,而今却狼狈不堪,落魄而逃,对于爱面子的西楚霸王来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就算是死也不愿回江东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来说,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垓下之围,一败涂地的项羽的心理和选择,《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天将亡霸王,能奈天如何,堂堂霸主沦落至此,又有何颜面回江东见自己的父老?说来说去,是项羽太过爱面子,不好意思回去,因此宁死也不肯过江东。

标签: 项羽为什么宁愿不过乌江宋朝才女词人李清照

更多文章

  • 赵国是因为哪个女人而亡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是因为,哪个,女人,亡国,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邯郸保卫战如果不是信陵君盗虎符救赵国,恐怕秦国灭六国的时间还要大大提前一些。即使这样,赵国也没有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相反他们在这段最后的时光,还害死了最后的名将李牧。而李牧的死居然跟一个女人有关。李牧一直在雁门关一带和匈奴人玩命,弄得匈奴不敢向中原前进一步。而当长平

  •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思想教育主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宋,大家,柳宗元,思想教育,主张,是什么,身为,唐宋,大家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二的柳宗元,文的成就大于诗歌。《天说》为其哲学论文代表作。文章着重批判天能赏罚的唯心主义天命观,阐发天没有意志、是物质实体的观点。毛泽东曾经说过:“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

  • 兵马俑是怎么来的 兵马俑为何没有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兵马俑,怎么,为何,没有,统帅,兵马俑,秦始皇,简称,秦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古代有殉葬的制度,奴隶主死后会有陪葬的物品和殉葬的人畜,凸显生前墓主人的尊贵地位。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 在古代为什么有些棺木会放在悬崖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为什么,有些,棺木,放在,悬崖,悬棺,一词,见于,太平

    “悬棺”一词,见于《太平御览》:“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悬棺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

  • 为什么秦始皇的陵墓还不能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秦始皇,陵墓,不能,开启,埃及,世界上,地上,大的

    古埃及有世界上地上最大的王陵埃及金字塔,而中国的拥有世界上地下最大的皇陵,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王国展露在世人面前。至今几十年过去了,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何时打开却一直没有答案。关于打开和不打开一直都是

  • 为什么世人会将王维称为“诗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为什么,世人,王维,称为,诗佛,王维,唐朝,河东,蒲州,山西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崇信佛教,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如《红豆》,写亲情和友情,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被后人

  • 历史上兰陵王高长恭怎么死的 高长恭的妻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兰陵,王高长,怎么,死的,高长恭,妻儿,曾经,有句

    曾经有句歌词:你是天地,你是风雨,你是晴你是温柔的叛逆。歌词里吟唱的人是古代很出名的一个美男子高长恭,他以美貌著称,生得一副好皮,却不仅仅只是虚有其表,在面具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

  • 东汉固始侯李通简介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李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固始,侯李通,简介,历史上,如何,评价,李通,李通,-

    李通(?-42年),字次元,南阳宛县人 ,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家族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初事刘歆,后为王莽的宗卿师、五威将军从事、巫县县丞。王莽末年,李通曾听父说图谶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此事,因家里富足,不想为官,而辞职回家。后辅佐光武帝,为东汉

  • 影响三国历史进程的五大军师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影响,三国,历史,进程,五大,军师,别是,我们,说的,军事

    我们所说的军事统帅,并非冲锋陷阵的将军猛士,也不是运筹帷幄却不能将兵练士的谋士门客,而是真正指挥千军万马,统筹全局,负责大战役的战略家、军事家、谋略家,这样的人必须是军事全才,懂得合理安排部队行程,作战单位协调、后勤保障、排兵布阵、安营扎寨以及士气鼓舞等等。按小说《三国演义》讲就是要上知天文,下晓地

  • 历史上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李世,民和,唐高祖,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这便是李渊的大概一生,历史上说他深谋多算、善于决断,是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