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62 更新时间:2024/1/17 3:35:27

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这便是李渊的大概一生,历史上说他深谋多算、善于决断,是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在大家心中,李渊真的是如此吗?说起唐朝开国及开始走向盛世,小编想起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段时间,甚至完全遗忘了李渊的存在。

犹记得当年读书的时候,有些同学甚至以为唐太宗是唐高祖的父亲。小编表示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给了他们一个小诀窍,记得祖宗祖宗,祖在前,宗在后,所以唐高祖是唐太宗的父亲。

为了更好地理解李渊,我们先来罗列一下他的儿子们,毕竟他的儿子比他出门。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卫怀王李玄霸,巢刺王李元吉等等。这四个名字,相信大家很熟悉,他们都是李渊的皇后窦皇后所生,可以说是血亲,同父同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皇室的争斗,血流成河,手足相残。历史上的九龙夺嫡更是典型。

唐朝建立第一件事就是晋阳起兵。晋阳起兵谁是首功,历史上有两个答案,一是李世民,二是是李渊。也就是说当然举兵反隋到底是李渊本人的意思,还是李世民的一力促成。

小编更赞同李世民,毕竟做大事者,从小便与众不同,有他特殊的地方,即使年幼,但并不是无知。李渊主谋论所说的,反隋是李渊本人的意思,李渊起兵时,李世民年纪尚幼,这种理由太过牵强。且有史书记载:《旧唐书·高祖本纪》:“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资治通鉴》记载: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文静欲因寂关说,乃引寂与世民交。世民出私钱数百万,使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稍以输之,寂大喜,由是日从世民游,情款益狎。世民乃以其谋告之,寂许诺。

而且,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反隋是李世民一手促成,李渊是被迫起兵。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由此看来,李渊都打进长安了,这么腐朽的一个隋朝,他居然还有一种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试问,如果反隋真的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他为何还拥立杨侑为帝。

李渊本人有些优柔寡断。李世民劝他反隋,都用的是强迫性的木已成舟的手法。李世民的密友裴寂,安排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如此手法,对李渊这种举棋不定的人正好是一剂强心针。

虽说,李渊做出的功绩在历史上可圈可点,甚至还有很多历史人物极力贬低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政绩有突出的地方,只能说他夹在两个皇帝之间湮灭了光彩,前有大坏蛋隋炀帝,后有贞观之治唐太宗,他的一生便有点平庸,但为后面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是不能抹去的。后人的发展都是前人的积淀。

最后,我们再来一个轶闻故事唐公阿婆。李渊的老婆窦氏的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汉废。五代复立为将军名号。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的父母亲都是地位挺高的人。于是他的父亲想啊,我这么厉害,我的女儿必然也要嫁一个厉害的人(这种想法实属人之常情)。于是窦毅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前边有几十人都没有射中,到李渊这儿两箭都射中了。这里可以看出李渊的武术功底还是不错的,于是就抱得美人归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海瑞是怎么死的 海瑞的后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海瑞,怎么,死的,后代,相比,严嵩,这样,被评为,明

    相比于严嵩这样被评为明朝奸臣的代表,历史上相距不远的海瑞则被称为是明代清官的领军人物,享有“明代第一清官”的美誉。经过众多的戏剧曲目的宣传,如《海公大红袍全传》、《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忠义烈》、《吉庆图》、《闹严府》等,海瑞在民间的贤明越发流传广泛,成为继宋代包拯后最有

  • 历史上兰陵王高长恭与高湛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兰陵,王高长,高湛,是什么,关系,北齐,一段,让人

    北齐史是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却不能忽略,她比起纷乱的三国,文学兴盛的魏晋及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相比之下确实乏善可陈,但是她也同样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朝代,战乱纷纷烽火连天的时代,不乏诗意和悲情。兰陵王高长恭,在战火连天的时代里,拨开历史的硝烟,逐渐走到世人的面前。当今的社会是看脸的时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没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没杀,多次,背叛,他的,雍齿,雍齿,出

    雍齿出生年月不详,秦末汉初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世族。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史记》上记载他“出身豪强”。人品一向不错的刘邦,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交上这么一个小人。雍齿是一个例外,用人渣无赖来形容雍齿也是十分贴切的。雍齿与刘邦的关系历史上任何一个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帝王都不能容

  • 文姜和齐姜是谁 齐姜与文姜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姜,齐姜,什么,关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古时婚姻是个大事,对于这样一件大事,人民是相当重视的。对于一个新婚女子来说,她的出嫁意味着身份的转变,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少女了,她即将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就像那灼灼盛开的桃花,因为她的到来,而使得整个家庭呈现出和谐、繁华的

  • 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的奇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自叹,不如,的的,才是,诸葛亮,自叹,不如,三国,才

    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三国奇才是谁?他一生看不起刘备 在刘备投刘表进驻荆州之时,他就留心访贤,为今后的事业准备人才。这时人才已大多名花有主:中原名士及高级文武人才归曹魏所有,江南及荆襄人才为孙权所得,在曹孙看来此时已没剩什么可用的人了。刘备就像今天的企业家,刚进市场,两手空空。虽然还没有到手的地盘,可

  • 曹操一生为何只为王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一生,为何,为王,不称,汉末,忠于,汉室,忠臣,莫过于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

  • 刘备称汉中王时诸葛亮为什么是马超的助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汉中,王时,诸葛亮,为什么,马超,助手,说到,国中,蜀

    说到三国中蜀汉集团的人物,网友们可能就会想到诸葛亮,然而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时,那时诸葛亮官位只是左将军的府事的,按正常的想法是,当时马超为左将军,而诸葛亮任左将军府事,是不是可以称为是马超的助手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想,官职并不重要,因为当时有太多降将需要安抚,那些亲信官位自然就靠后了,

  • 帮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女人,一路,协助,司马家族,司马

    一路协助司马家族篡魏的女人是谁 本文来源:秦四晃的博客 天时地利人和,成事之要素也。然某些时段,一个女人,胜过千军万马。 曹魏明元皇后郭氏,也许是无意的,但事实上,从历史结果看,她帮了司马懿家一个大大的忙。 郭氏是今天青海东部地区人,河西大户人家的千金。曹丕刚夺位去汉立魏当上皇帝没多久,西部湟水流域

  • 在背后支持刘备称帝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背后,支持,刘备,政治,力量,是什么,汉代,州名,人也,出过

    汉代,荆州名人也出过不少。如西汉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匡、王凤(均为京山人)、东汉王朝的创始者刘秀(今枣阳西南)、最早撰著楚辞完整注本《楚辞章句》的东汉文学家王逸(宜城人)、历任三公事六帝的东汉大臣胡广(华容人,今监利),等等。一些在南郡任职的郡守,通过办学为荆州培养了不少人才。如著名的东汉大儒马

  • 孔子为什么不接受齐景公提供的府邸住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为什么,不接受,齐景,提供,府邸,住所,孔子,551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