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佗为什么耻于医生身份

华佗为什么耻于医生身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3/12/7 21:09:25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一名旉。史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先为当时的沛相,魏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之父陈珪举孝廉,后来太尉黄琬亦曾辟他,因世道争乱而皆不就官。

华佗的医术,历来就是脍炙人口,他在东汉时便已经可以施用打开腹腔的外科手术,然后再使用针线缝合,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辙。书曰: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余日中,鬓眉堕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刮去恶肉,以膏敷疮,饮之以药,百日平复。

华佗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进行脾脏摘除手术,足可见其医术之高明。

而他所发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纯中药手术麻醉剂,功效神奇,《三国志·方技传》: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可以使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竟如醉死,一无所知。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说的是关羽在襄阳之战时为魏军毒箭所中,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一段写关羽之神勇,也同时描写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

只是这一段其实是罗老先生杜撰的。关羽刮骨疗毒倒是真有其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有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这里的说法是关羽一边在宴会上喝酒一边让医生为他疗毒,这件事如果按史实推断的话,当在襄阳之战以前发生,而不是如《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是在襄阳之战时的事。其次,那位医生也不是华佗,而是关羽军中的军医。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为了突出曹操多疑的性格,将为关羽疗毒的功劳给了华佗,然后在后来华佗为曹操治头痛病的时候,提出要为曹操做开颅手术,曹操因此疑心大起,又联系起华佗为关羽疗毒之事,便怀疑他要谋害自己,遂将其下狱治死。

说老实话,以华佗的医技来治关羽的这个伤,应该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绝无问题。这里要说的是华佗的死因,绝非是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

历史上华佗死的原因在于他想做官从政。华佗原本出身士人,上面已经说了,他“游学徐土,兼通数经”,而后以医术精湛而名闻天下。但是,在汉代,套用句老话,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医生,在史书上归入《方技传》,绝无可能单列一传,从这个上面也可窥知一二。

华佗对自己的医生身份,一直是耿耿于怀深以为耻的。史曰其“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所以,华佗时刻在寻找走上仕途的机会,遗憾的是,所有人都把他看做是一个好医生,而没有人把他看成是一个可以从政的士人。这个本来也无可厚非,如果让一个好医生舍弃了医生身份而去从政,实在有点可惜。而作为华佗,自己的理想是走上仕途,这个想法本也没有错,如果他以自己的才学走仕途,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可惜的是,华佗在试图走上仕途的过程中不仅犯了一个大错,而且还暴露了他道德上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标签: 华佗为什么耻于医生身份华佗元化沛国安徽州市

更多文章

  • 南明悍将史可法血战扬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明,悍将,史可法,血战,扬州,史可法,东林,党人,左光斗

    史可法,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也是奉命留守应天府的第一人。异族入侵,向南推进。日夜兼程,如影随行。扬州城下,十万敌军。城池被困,没有援军。史可法统帅军民,坚守孤城。胡笳悠扬催人肠断,号角声声使人胆寒。站在历史的转角路边,临危而望。看着城下飘扬的百里黄旗,便知此次兵临城下是八旗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正黄

  • 历史为什么鲧治水失败 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为什么,治水,失败,大禹治水,成功,三皇五帝,时期,黄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

  • 跟诸葛亮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说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成功,说客,廖铎,唐太宗,以

    文/廖铎唐太宗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一直深以为然。人类文明诞生数十万年,科技和工具不断的变化,但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任性。我始终认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出色的说服大师,从他游说孙权,促成孙刘联盟的事实

  • 《汉宫秋》中王昭君、汉元帝与呼韩邪谁才是真正的悲剧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宫秋,中王,昭君,汉元,呼韩,邪谁,才是,真正,悲剧,叶落

    叶落深宫雁叫时,梦回孤枕夜相思,虽然青冢人何在,还为蛾眉斩画师。秋风徐徐,琵琶声悠悠,烟波流转,心际荒凉。王嫱,字昭君,乃王长者之女,生于南郡秭归县。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艳丽,乃天下之绝色。公元前36年,汉元帝广召天下美女入宫为妃,昭君拥有绝世容颜,理应得第一,但因家贫,又自恃其美貌,拒绝贿赂毛延寿,

  • 先秦最大谎言之一:张仪欺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先秦,最大,谎言,之一,张仪欺,秦相,张仪,凭借,那张,巧舌

    秦相张仪凭借他那张巧舌如簧的伶牙俐齿把楚怀王骗得团团转,楚怀王信以为真随即将楚国相印赠予张仪,并派了一名将军作为使者随张仪一同归秦准备接收商于之地,出人意料的弥天大谎便在咸阳上演了三个月之后直接恶化为秦国与楚国的争霸战争。张仪借故以坠车患疾为由躲在家里一连三个月不上朝,之后当楚国使者满心欢喜的去接收

  • 为什么古人专杀长子 大禹为什么杀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古人,专杀,长子,大禹,杀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有一种非常怪异的虐待,杀害长子的现象。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不可思议、愚昧野蛮的事,但在上古时代,它还是出现过。今天我们从一些古籍中仍能看到此类现象的记载,虽然其中难免掺杂着一些荒诞不经的神话,但毕竟还是过去现实的反映。从《庄子·盗拓》中,我们可以看到“尧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是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禹,三过,家门,不入,难道,不敢,我们,提起,大禹,治水

    我们提起大禹治水,常常为他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大禹为了根治水患,解除百姓痛苦,治水13年,终于洪水平息,东渐于海,老百姓安居乐业,“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大禹功不可没。然而,大禹治水13年,三过

  • 【原创】秦二世胡亥是怎么死的 秦三世子婴为什么杀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原创,秦二世,二世,胡亥,怎么,死的,秦三,世子,为什么,杀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赵高杀秦二世,子婴杀赵高,项羽杀子婴,帝国末日如此血腥!赵高杀秦二世,子婴杀赵高,项羽杀子婴,帝国末日如此血腥!胡亥被赵高的人杀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说来他生前不能当百姓,但死后赵高也部分满足了他的心愿,下令以百姓的待遇(黔首)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

  • 诸葛亮离间计是贬李严背后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离间,贬李,严背,后的,阴谋,李严,刘备,托孤,重臣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抗衡。后降于刘备。刘备死时,托孤于诸葛亮,主民政,以尚书令李严为副,统内外军事。《三国志

  • 为什么陶谦三让徐州刘备都没有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陶谦,徐州,刘备,没有,接受,可在,撒手人寰,之前

    可在撒手人寰之前,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完成,那就是为徐州选取新的管理者,即自己的接班人。遍观徐州所有的军政要人,他都不中意,认为均无力担待此等重任。而自己的两个儿子偏偏又不是玩政治的料,最后,他把眼光放在了刘备的身上这个人此刻虽然落魄,但日后绝对非池中之物。陶谦的病一日重于一日,渐入弥留状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