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学习胡人的穿着打扮?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学习胡人的穿着打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09 更新时间:2024/1/21 14:57:25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这个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没有话说,只好跟着改了。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赵武灵王接着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赵武灵王就打算同秦国比个高低啦。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在外打仗,把国内的事交给儿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传位给儿子,就是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意思是国君的父亲)。

赵主父为了要打败秦国,把国内的事安排好以后,决心亲自到秦国去考察一番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

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人,上秦国去。

到了咸阳,赵主父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见了那个假“使臣”后,觉得那个“使臣”的态度举止,既大方,又威严,不像个普通人,心里有点犯疑。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他,发现那个“使臣”已经不告而别了。客馆里留着一个赵国来的手下人。秦昭襄王把他找来一问,才知道他接见的原来就是有名的赵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赶。追兵到函谷关,赵主父已经出关三天了。

更多文章

  • 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指的,民国,著名,文人,徐志摩,散文

    民国著名文人徐志摩的散文屡屡记下对日本女性的美好印象。他有一首著名的《沙扬娜拉》诗歌,就是1924年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这首诗的副标题是“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日本女性在中国这位新月派诗人眼里,就是东方古典美的

  • 揭秘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奢华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揭秘,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奢华,生活,溥仪,满清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

  • 揭秘清朝的皇帝都会武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清朝,皇帝,都会,武功,满族人,关外,要以,畜牧,游猎

    满族人在关外时,主要以畜牧、游猎为生。因此,扬鞭策马,弯弓射箭,几乎是每个成年男子必备的本领。加之努尔哈赤为狩猎和军事行动的需要,创建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骑射更成为每个旗民的必修之课。这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为清王朝造就了成千上万能骑善射的将士。这些将士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创建清王朝的过程中,贡献重大

  • 晋文公是如何成为一代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公,如何,成为,一代,霸主,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献公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

  • 崇祯帝死要面子却付出了亡国的惨痛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帝死,要面子,却付,出了,亡国,惨痛,代价,崇祯,十五

    崇祯十五年,基于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皇太极表示愿议和通好。不料,这一议和情况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其处死。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

  • 被称为木匠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被称为,木匠,皇帝,大明,末期,明光,登基,一个月后,驾崩

    大明末期,明光宗登基一个月后就驾崩了,他的儿子朱由校做了皇帝,史称明熹宗。朱由校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木工,手艺高明得很。他所宠信的太监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请他批阅。朱由校怎肯放下心爱的木工不理?把手一挥,说道:&l

  • 专诸为什么要帮助公子姬 专诸刺僚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专诸,为什么,帮助,公子,刺僚,怎么回事,专诸,历史上,有名

    专诸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史记·刺客列传》里就记载了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专诸和公子姬没有什么关系,他帮公子光不就是为了报答伍子胥的知遇之恩,或者说是伍子胥懂得专诸,所以专诸才愿意为了伍子胥去帮助

  • 秦穆公有哪些功绩 秦穆公三贤陪葬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穆,公有,哪些,功绩,秦穆公,三贤,陪葬,怎么回事,秦穆公

    秦穆公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君王,他出生在贵胄之家,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架子,他饱读诗书,年幼的时候恭敬有礼。作为一个年轻的君主,他手里肩负的是发展同样年轻的秦国的重任,秦穆公肩负起了这个责任,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他的努力或许在当时的秦国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就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却为秦国的统一打下

  • 隋炀帝杨广是如何让隋朝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杨广,如何,隋朝,走向,灭亡,中国历史,皇帝,多半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

  • 为什么说朱由校是坐错位置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为什么,坐错,位置,皇帝,1620年,9月,风雨飘摇,明王朝

    1620年9月,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迎来了第15任皇帝,也就是明光宗的长子朱由校。俗话说:“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却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光宗是宫女所生,子因母贱,不受他爹神宗的待见,连带着朱由校也是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神宗临归天前,朱由校才勉强被封为皇太孙,算是有了读书受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