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良造是什么官职

大良造是什么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4/1/16 3:08:57

[摘要]:大良造是什么官职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秦惠文王时的国尉是谁?秦惠文王时国尉是司马错。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早年。赢渠梁打算重用公孙鞅,为什么不授给他“大良造”而只给他“左庶长”?周王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历朝历代在建立国家以后,都会对前代的政治体制进行传承和创新。周王朝建立以后也是如此。他们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根本建立官制,在当时是卓有成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秦灭六国后实行二十级爵制,大良造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定义

秦始皇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良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大良造位列第十六级。二十级爵制出现晚,十七级军功爵才是初始设定。

另外,《史记》按汉所承的二十级秦军功爵制来倒推商鞅“为列侯(彻侯),号商君”,跟商鞅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商鞅设计的军功爵1.0版只有十七个层级,没有彻侯、关内侯和驷车庶长。军功爵1.0分为两个序列。

第一个序列是赐给军中的校、徒、操、出公等勤杂人员的爵位,由“小夫”和一级公士两个爵组成;第二个序列是赐给战斗兵的爵位,包括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客卿(灭六国后改称左庶长),十一正卿(灭六国后改称右庶长),十二级大庶长,十三级左更,十四级中更,十五级右更,十六级大更,十七级大良造(大上造)。

两个序列总共十七级爵位,其中二级上造至四级不更都是“卒”,五级大夫及以上都属于军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把原先的小夫、客卿、正卿等爵位剔除,又把关内侯、彻侯等纳入军功爵体系,才正式形成拥有二十个层级军功爵2.0版。

得名

大良造与少上造均皆取名自“主上造之士”。

沿用朝代

秦惠文王设立相国一职掌握军政大权后,一般由获得大良造爵位的功臣担任相国这一官职,相国这一官职沿用至汉朝。秦国一些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获封大良造,如商鞅、樛游、公孙衍、白起等。

历史人物

商鞅

战国中期政治家。出身于卫国贵族,名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41年,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州市)15邑,号为商君亦称商鞅。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来到秦国。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引荐,与秦孝公面谈了三次。前两次讲行帝王之道,孝公不感兴趣,听听就睡着了。第三次讲“霸道”,富国强兵,孝公听得很高兴。从此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公孙衍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用兵如鬼,征战如电,奔袭如火。有“犀首”之称。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率秦军攻打魏国雕阴,击败魏军四万五千人,俘虏魏国主将龙贾,公孙衍因功封为大良造,公元前332年,魏国割让阴晋给秦国求和,龙贾被释放回魏国。公元前331年,秦军再次进攻魏国河西地,并再次俘虏龙贾,斩首八万,夺取了河西之地,开辟了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为秦国走向中原奠定基础。

白起

战国时秦国名将。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因与秦相魏冉相善,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受魏冉举荐,被任为左庶长这一官职。次年,白起为左更爵位,破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斩首二十四万,故官职迁为国尉。再次年,爵位升为最高级的大良造。

关于“大良造是什么官职”的问题

秦惠文王时的国尉是谁?

秦惠文王时国尉是司马错。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早年。

赢渠梁打算重用公孙鞅,为什么不授给他“大良造”而只给他“左庶长”?

周王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历朝历代在建立国家以后,都会对前代的政治体制进行传承和创新。周王朝建立以后也是如此。他们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根本建立官制,在当时是卓有成效的,对后世也产。

古代总管军权的是什么官?

但是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

大秦赋中客卿是什么官职?

秦时,“客卿”并不是一官半职,而是指一个特定的群体,就如同我们现在常说的“北漂”或者“沪漂”,是一群拼搏在异乡的打工人。大多数“咸飘”外来人才一族,也...

例如:上将军,上大夫,左庶长、大良造,中大夫,丞相.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

国尉和廷尉有什么区别?

先秦时期,姜姓齐国作为“太素上皇·玄圣素王·武祖神·姜太公”的子孙之国,齐国在军事制度上有着独特的军官职位。西周时期,周天子设有“尉师、尉卿、尉士、。

秦君嬴渠梁封商鞅为商君,大臣称呼他们时,都叫君上,难道是国...

首先,当时已经是战国初年,不是春秋,魏韩楚早已进行了改革,商鞅的前辈吴起已经因为变法死在了楚国当时已有称王诸侯,除了楚了吴两个春秋即称王的,魏。

秦国最大的武将官职?

1、左庶长左庶长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姓秦室公族不得担任。进入战国,秦献公将治。

高俅、宿元景、陈宗善三个人都是太尉,职务权限有何不同?

感谢邀请首先,为大家说明一下太尉这个官职的由来。秦朝起设置国尉,职位在大良造之下,后改名为太尉。注:大良造是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注:。

标签: 太尉官职秦国

更多文章

  • 春秋时代 – 周郑交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周,周天,周朝

    [摘要]:春秋时代–周郑交恶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最早始于哪个事件或者战争?为什么?..但对于新开始的东周而言,礼崩乐坏的起点又是在哪呢?周幽王被杀之后,崤山以东的诸侯随即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王,即携惠王。旧王一死,诸侯拥立新王来与叛。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作业帮抢

  • 惠子十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元前,名家,惠施

    [摘要]:惠子十事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惠施的作品?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即惠子,战国时期周朝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中国史上最早的辩论家?先秦的“名家”是一个怎样的学派?1.名家主要代表人物惠施(约公元

  • 古代的郎官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侍郎,古代,郎中

    [摘要]:古代的郎官是什么官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郎官是古代官名,古代盖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等有相关记载。秦、汉,郎官属郎中令(汉。官至郎官是什么意思?官至郎官就是官做到侍郎、郎中等职。秦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军阀,太守

    [摘要]: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同面的根本原因是()A.豪强...【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同面的根本原因是()A.豪强。东汉末年出现军事集团割据的原因是①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D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这是一道因果关系的

  • 充满矛盾的范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秦国,魏国

    [摘要]:充满矛盾的范雎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长平战后,范雎用了什么借口使得秦昭王不让白起乘胜进攻赵国邯郸?朋友们好,我是一个喜欢用哲学思考历史,用逻辑探索真相的人。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长平之战后,范雎用了什么借口使得秦昭王不让白起乘...范雎是如何改变了整个秦军战略价值观的?

  • 周景王讽刺晋国“数典而忘其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周,公元前,数典忘祖

    [摘要]:周景王讽刺晋国“数典而忘其祖”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数典忘祖的意思是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数典忘祖shǔdiǎnwàngzǔ[释义]。公元前525年,我国处于什么时期?公元前525年,正处于东周时期

  • 萧何月下追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韩信,项羽

    [摘要]: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梗概和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刘邦之前并不认识韩信,认为他只是个无名小卒,无足轻重,拜完将后,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话。刘邦坐下来以后,就问韩信,这个萧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

  • 历史上的武庚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子,岐山,纣王

    [摘要]:历史上的武庚叛乱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武庚叛乱为啥失败?武庚叛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人少实力小。武庚叛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人少实力小。商朝武庚是纣王帝辛的儿子吗?商纣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记载中残暴的君主,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部份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

  • 讨伐有扈氏之《甘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檄文,西夏,誓师大会

    [摘要]:讨伐有扈氏之《甘誓》是一段夏朝历史的历史,夏启为什么要打有扈氏,仅仅是因为迟到吗?(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知北游。这个问题也有朋友回答了,都语焉不详,其实...而。夏启为什么要讨伐有扈氏?【夏后启讨伐有扈氏,终结了

  • 大秦帝国灭亡的偶然性其实远大于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始皇,秦朝

    [摘要]:大秦帝国灭亡的偶然性其实远大于必然性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秦朝如果是扶苏继位有蒙恬辅助,大秦还会不会灭亡?如果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成为了秦朝的二世皇帝,有蒙恬的辅佐,虽然不敢确保秦朝还会不会灭亡,但几乎可以肯定,秦朝不会像原本历史上那么短命,起码不会在秦始皇病...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