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两次下令将全国数万尼姑押解进京,背后有何用意?

明成祖两次下令将全国数万尼姑押解进京,背后有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4/1/19 8:13:22

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如此紧张呢?

这还得从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说起。

朱棣靖难的战场主要在山东一带,受战争影响,山东百姓流离失所,生活窘困不堪。

朱棣夺取政权后,又迁都北京。由于北京粮草不丰,他为能使“南粮北调”而开挖运河。最重要的,既然要把北京作为皇城,那么大修宫殿是少不了的。

朱棣要做的这些事,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征调数以万计的民夫。同时为了能使工程顺利进行,还需要加重赋税。

山东的百姓才受到战争的摧残,又接连几年发生旱灾和水灾,随后又是瘟疫肆虐,已经到了无以为食的地步。

《国榷》中记载了当时百姓的悲惨:“永乐十七年,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但是,明廷的苛捐杂税并未因此有所减免,反而每年都在递增。

除此外,百姓还要承受沉重的徭役,根本顾不上耕种田地。

唐赛儿就是这陷入绝境的贫苦百姓之一。

她生于建元年,正是朱棣兴兵北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的那一年。

由于山东历来有习武强身的民风,唐赛儿自幼便跟着父亲习武。到她15岁的时候,已经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

虽然生活异艰苦,但日子还得过。到了唐赛儿该嫁人的年纪,她的父亲便把她许给了一个叫林三的小伙子。

永乐十七年,唐赛儿的父亲又被抓了劳役。由于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林三只得找官府讨粮。谁知官府却称他是刁民,将他打死了。

事情发生后,唐赛儿的父亲悲痛而死。她的母亲也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家破人亡,让唐赛儿对明朝政权充满了仇恨。为了给家人报仇,她决定反抗这个吃人的朝。

唐赛儿为了招募义军,创造了一个故事,说她在给林三上坟下山的路上,在沟涧里发现了一把宝剑和白莲教的书籍。那里面不仅记载着破敌妙术,还有各种神术。

这个故事经过人们的加工传播,很快,十里八乡都把唐赛儿看作神人。认为她“通晓诸术”,并称那把宝剑是上天赐给唐赛儿的,别人想用都不能够。

唐赛儿见时机成熟,于是创建了白莲教,并自封“圣母”。

百姓听闻她能预知未来,又能“剪纸成兵”,因此都对她信心大增。一时来投者,成群结队。

唐赛儿见时机成熟,便以石棚寨为根据地,将寨子分为4个分寨。为了能更好地指挥作战,她占据了地势最高的寨子。

随后,唐赛儿一边操练义军,一边组织大家囤积粮草,修建蓄水池,并且还在悬崖处高筑寨墙。

唐赛儿发动起义攻打的第一站,就是明朝军镇青州。由于事发突然,明军疏于防范,因此唐赛儿打了个大胜仗。她将所夺武器尽数携回寨子,同时又打开粮仓,让百姓前往运粮。

事情发生后,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大惊失色,赶紧率兵追赶。

唐赛儿得知后,在陡峭险峻的地方设下埋伏。待千名明军到达后,她指挥军队,将他们一一诛杀,高凤也在此战中被杀而亡。

首战告捷,义军士气大。各地百姓听闻后,也纷纷起兵响应。一时山东各地起义不断,唐赛儿的义军队伍,也迅速发展到数万余人。

在唐赛儿的带领下,大家“毁官府,烧仓库”。驻扎在山东一带的明军数战数败,死伤无数。因此官府和将士无不惶惶然,对白莲教闻之丧胆。

朱棣得知后,大为震怒,于是派遣使官员前往石棚寨招安。

唐赛儿明知朱棣心狠手辣,所以拒不投降。为了震慑明廷,她还斩杀了劝降的官员。

朱棣见唐赛儿顽固,于是派明将柳升等人率军围剿。

柳升是明将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南平交趾,东破倭寇,北御蒙古”,凭着累累战功得封安远侯。

柳升打了无数胜仗,因此他根本看不起唐赛儿组织的农民军,认为这不过是乌合之众,无需太用精力。

柳升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明军将石棚寨围了个水泄不通。

唐赛儿见此,便遣人到柳升营中,声称寨中粮尽水绝,只能投降。

柳升信以为真,便将军队主力都调到有水源的东门一带。

入夜,唐赛儿带着义军冲出西门,冲入兵力薄弱的明军营中一番厮杀。

明军面对从天而降的义军,手足无措,来不及与之相战,便四散而逃了。

天亮后,柳升知道中计了,赶紧率领明军前来支援。可惜等他到来时,唐赛儿和义军都已离去很久了。

消息传到京城,引得朱棣震怒。他以“指挥无当”的罪名,将柳升抓捕入狱。又派出更多朝廷军前往镇压。由于明军人数众多,义军不敌,终于被打散。不过,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明军把山东和北京城一带搜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唐赛儿的消息。

朱棣唯恐“斩草不除根”,又给自己带来祸患。经过多番思虑后,他认为唐赛儿只可能混迹在尼姑和道姑之中,于是他接连下了两道命令,将北京到山东一带的尼姑和道姑全部抓入北京城,并进行诘问鉴别。

可是依然没能找到唐赛儿。

无奈之下,朱棣为了维护皇权,只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百姓的生活终于得到了好转,因此大家对唐赛儿非常感谢,认为若不是她起义,大家的生活一定还苦不堪言。后世,老百姓更是建了一座唐赛儿祠来纪念她。

标签: 朱棣明朝徐妙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中最怕的4个人,这四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其实曹操这一辈子也是有惧怕的人,那么接下来小编跟大家讲一讲曹操最怕的几个人,有两个人都是刘备旗下的,还有一个人竟然直接被曹操给杀了,一直以来我觉得曹操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枭雄,他不仅仅是创立了魏国,同时还建立了很多的功勋,不过有人说曹操这一生非常的多疑,这也是他到后来死亡的一个原因。曹操最害怕的第1个

  • 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呢?这个决策正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呢?这个决策正确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北宋的灭亡其实很多时候大家爱也都知道的,其实就是因为联合了强国灭掉了弱国,最后强国再把自己灭亡掉,这样的事情真的是一点点目光都没有看得人十分的绝望,好了,亡国了,现在到了南宋其实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蒙古国,南宋又选择联强灭

  • 打入冷宫的妃子,都是是怎样度过余下日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在看宫廷剧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打入冷宫。其实,这种一般都是皇帝对那些失宠的妃子说的,把这些失宠的妃子全部关进冷宫,之后皇帝不会有任何召见。进入冷宫的妃子,基本上就相当于被判处无期徒刑了,一辈子都别想被皇帝宠幸了。其实,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里面并没有冷宫这个地方。冷宫在皇宫里面是没有专门

  • 鸟居龙藏:知名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鸟居龙藏,日本,历史解密

    鸟居龙藏(Torii Ryuzo,とりい りゅうぞう,1870年-1953年),日本四国德岛市人,知名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明治三年四月四日生,昭和二十八年一月十四日卒。鸟居龙藏(念zang),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

  • 商山四皓是什么人?他们一出现刘邦就不改立太子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从一个泗水亭长起兵反抗秦二世的暴政,再到投奔项梁因功封侯,然后和项羽斗,和反派的诸侯王斗等,都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格局,但在晚年的时候,刘邦却遇到了一件让他抱憾终身的事。就是改换太子之事。在封建社会,皇位继承遵循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所以刘邦很早就将嫡长子刘盈立为

  • 朱之瑜做了什么被日本人尊称为国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之瑜,明朝,历史解密

    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早在汉朝时期,日本便和中原王朝有过正式的官方交流往来,而到了唐朝之时,除了官方上的交流之外,中日民间的交往也非常兴盛,如我们的高僧鉴真老和尚,数次东渡日本,终于漂洋过海来到当时的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除了鉴真老和尚,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

  • 白起长平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为什么不趁势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实际上长平之战后,白起是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的,但是由于国内外的综合因素,最终没能灭赵。以下逐一分析各种不利的因素。长平之战示意图内部因素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本想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国再次平定上党郡,随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龁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己领兵准备

  • 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另一方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打仗,唐朝,历史解密

    免战牌是指在对战的双方中有一方要求停战的牌子,我们知道在古代,打仗时有这样一种状况,先宣战再布阵,然后双方将领作揖,准备好再开打,后来打仗就不按常理出牌了,那么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另一方只能等待,不怕对手诈降吗?首先要纠正大家一个错误,那就是古时候是没有免战牌的,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没有免战牌,

  • 历史上商纣王到底是不是暴君?纣王真的非常残暴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著作,它以武王伐纣为背景,写了一系列的正战胜邪、神打败妖的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很大。书以商纣王为中心,他是一个人人恨之入骨的暴君。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否真是这样的一个君王呢?商纣王其人商纣王,名帝辛,是商朝最后一位皇帝。“纣”是“残义损善”的意思,“纣王”这一称

  • 那些多变的角色和秦国历史的最强音,秦宣太后到底是不是污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本文的主角秦国宣太后芈氏,一生非常传奇。因为最近在看陕西方言说秦国历史,所以想开始动笔写写她。她不但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污段子素材,也是我人生做人方针的老师,在她的身上我终于发现原来女人还可以这么当。她出身楚国没落贵族而志在灭楚国,只是因为她是弟弟秦国相国魏冉的姐姐,秦惠文王赵驷的妃子,秦昭襄王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