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末代周朝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

揭秘末代周朝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1/16 4:28:51

[摘要]:揭秘末代周朝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秦朝是怎么灭亡东周的?“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姬延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求“逃债台”的解释?债台高筑[读音][zhàitáigāozhù][解释]战国时代周赧(nǎn)王欠了债,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逃到一座宫殿的高台上。后人称此台为“逃债之台”(见于《汉。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却因一个成语典

秦王灭周迁九鼎(《东周列国志》插图)

末代周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

“债台高筑”一词的典故来源,实在是中国一段荒唐与苦涩的历史。

典故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代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债)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唐朝房玄龄等著《晋书•食货志》对此也有记载:“王赧云季,徙都西周,九鼎沦没,二南堙尽,贷于百姓,无以偿之,乃上层台以避其责(债),周人谓王所居为逃责(债)台者也。”

这段历史讲的是战国时代周赧王的故事。周赧王,姓姬,名延,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在位59年。周赧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当时秦国日益壮大,不久就要收拾周朝,周赧王忧心忡忡。这时,楚国派使者请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周赧王便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会合一起出击。不料,等了3个月,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这样,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周赧王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债)台”。

堂堂周天子何以落到狼狈讨债境况呢?其实,这是周王朝灭亡的一个前奏曲。西周时期的周王室,无论土地、人口、军事、经济力量都是最强大的,各诸侯国都认真地奉周王室为天下共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一些诸侯国发展起来,周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已是昔日黄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征。

一是版图缩小。周平王东迁初期,周王室尚拥有以成周为中心的方六百土地,还可堪称“小康”。然而,这种境况,周平王的子孙却不能维持下去。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借道于虞国灭掉虢国,是周王室盛衰一大变局,关中的大片土地即不能为周王室所有,只能局促在东部的数百里间,从而降为二等诸侯国。直至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周王室所拥有的土地,东西已不足二百里,地位更加下降。

二是财力穷困。东周王室土地大为缩小,收入锐减,财力穷困当是自然之理。其实,周王室到处“乞讨”索求的窘况,在春秋初年就显露了出来。周平王死后,继位的桓王无力置办丧葬用品,于是派人向鲁国索求。周襄王时没有乘车,也派人到鲁国去讨。周襄王死后,为置办丧具开销,又派人向鲁国要钱。王室地盘小,财力弱,诸侯国与王室的地位自然颠倒了过来。

三是天子权威迭落。东迁以后,周王定期到全国各地视察考核诸侯政绩的“巡狩”再没有进行过,诸侯也不朝见天子“述职”了。按照旧礼制,诸侯新君王继位的“请命”和“受命”仪式也没有了。在诸侯的争霸斗争中,周天子只是被用作霸主号令诸侯的旗号,他们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是为了“尊”他们自己。更有甚者,郑庄公公然开着军队抢割周人麦谷,同周王对攻,并射箭击中周桓王肩头。对这个“大逆不道”行为,却没有一位诸侯国站出来表示谴责。

四是诸侯僭越礼制。战国时期,周王室权威微弱。各诸侯国内的贵族纷纷起而打倒国君,新的贵族起而为诸侯。这些新贵族先在国内夺取了政权,后又称“王”,向天子的目标进军。从此,周天子独专的“王”号丧失,成为一个小诸侯国君,而诸侯却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国“天子”了。

五是王室内乱不断。战国时期,小小的周王室发生分裂,分成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周赧王即位(公元前314年)后,东周和西周实行分别治理,各自为政并互不相统属。毫无力量的周赧王又从成周徙都西周王城,只是寄居于西周君下。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小政权,后竟至互相攻伐,兵戎相见。

六是宗法制度崩坏。西周时期的王权,是和宗法制度上的“大宗”“小宗”紧密相结合的,被称为“王纲”。进入春秋以后,东迁后的周王朝力量削弱,而诸侯国力量强大起来,诸侯与周天子间大宗、小宗的关系就动摇了。宗法制度的破坏,使得固有的社会秩序崩溃。

《东周列国志》连环画周赦王部分

这些特征已经预示着周王室的衰微破落,命脉已经不绝如缕。周赧王时,周朝的既小又穷,可是还要不自量力,竟然去碰撞人人畏惧的秦国,这个“把头伸到饿虎口中的壮举”,不但欠了一屁股债被人催讨,而且激怒了秦王国。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将军摎讨伐西周。西周君忙赶到秦国叩头谢罪,把所辖的36个城邑和人口3万全部献给秦国。不久,西周君和赧王相继死去,秦国把周王室传国的九鼎取去,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王灭东周。至此,东、西周两个小政权皆被秦灭。

周王朝的灭亡教训是深刻的。周朝建政之初,周公等人以殷为鉴,为政以正、勤、廉、俭为本,从而使政局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第四代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穆王继位后,制定刑律,减轻刑罚,施善政于天下。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王朝内外交困,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周厉王用佞臣,施暴政,被国人放逐。周宣王一度“中兴”,可幽王是个昏淫之君,把“赫赫宗周”断送了。周平王即位后只得迁都洛邑,西周政权倾覆。周王室衰败之势已经不可挽回,但周朝的君王们还要摆周天子的派头,既要维持王室的各种开销,又要给来朝的诸侯以赏赐,财政必然发生很大的困难。“天子不求私财”的面子也就顾不得了,到处伸手索讨已成常态。

在周王室衰败过程中,“政以贿成”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第一次剧烈变革的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兴起,私有制发展,传统的淫逸暴敛的贪贿方式和新型的以财贿作政治交易的方式交融一起,因贪贿结成的恶果反复出现。天子贪图享乐,喜好声色,亲近权奸。卿大夫贪利私欲,各地敛财,富有积聚。

《诗经•大东》中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揭露东方的大小诸侯国被征敛得连织机上的织品都空荡荡了。《诗经•大雅》云:“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讲的是谴责高官贵族对人民的强取豪夺。于是,如柏杨先生所说的那样:“这个立国八百七十九年,被儒家学派赞不绝口的周王朝,在没有一声叹息中灭亡。”

关于“揭秘末代周朝天子为何躲高台逃债”的问题

秦朝是怎么灭亡东周的?

“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姬延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

求“逃债台”的解释?

债台高筑[读音][zhàitáigāozhù][解释]战国时代周赧(nǎn)王欠了债,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逃到一座宫殿的高台上。后人称此台为“逃债之台”(见于《汉。

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却因一个成语典故扬名天下,流传至今。你能举几个吗?

这个问题角度很巧妙,又有文化深度又有哲理性。确实是,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却通过别人的语言传诵扬名天下。我们知道历史上有汪伦此人,就是通过李白的诗句“。

隋末农民大起义有哪些首领?以及秦朝是怎样灭了东周的,哪些史...

隋朝隋末农民起义王薄翟让李密窦建德杜伏威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①611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起义,各地响应,汇成。

标签: 东周长白山高台

更多文章

  • 八卦史记之五十一:人心到底有几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易,易经,知识

    [摘要]:八卦史记之五十一:人心到底有几窍?是一段商朝历史的历史,《黄帝内经》中“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地有九洲”的说法,源于《易》有九宫。把《洛书》的点数换成阿拉伯数字,就得到了人们常见的《九宫图》,《九宫图》以5为中心,其它八个数字环绕分布于四面八...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

  • 沉鱼落雁另有其人? 不是西施也非王昭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沉鱼落雁,西施,闭月羞花

    [摘要]:沉鱼落雁另有其人?不是西施也非王昭君?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沉鱼落雁的主角是西施吗?-十字街胖子的回答从此,王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沉鱼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我国古代四大美

  • 庞涓对孙膑 恶有恶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膑,桃园,魏国

    [摘要]:庞涓对孙膑恶有恶报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天气加庞涓心胸狭隘,害怕自己的权力被夺去,再加上师傅将兵法传于孙膑,心生嫉妒。于是,庞涓设计陷害自己的同门,使孙膑下狱受刑,身体残疾。庞涓和孙膑早年。孙膑和庞涓因何结仇,最后结局如何?孙膑是齐国阿鄄地方人,春秋时期“兵圣”孙武的

  • 秦始皇为何终生不立皇后?竟然是因为这个荒唐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明,始皇,真宗

    [摘要]:秦始皇为何终生不立皇后?竟然是因为这个荒唐的女人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后,也不立太子?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也是最大最被认可的原因是秦始皇被女人伤害过,这个女人是他的母亲赵姬。相传这位大姐这在生活作风上比较开放,《史记·吕不韦传》记载。千古一帝秦始皇与生母赵姬关系并不好,这

  • 公子扶苏为什么一接到​秦始皇​遗诏就自杀了,扶苏为何不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始皇,山东,蒙恬

    [摘要]:公子扶苏为什么一接到​秦始皇​遗诏就自杀了,扶苏为何不起兵造反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扶苏为什么那么果断又服从地自杀了?提到公子扶苏总是令人非常惋惜,这个清楚地认识到天下形式的继承人,其贤德受到了朝中大臣的认可,也被秦始皇寄予了厚望。后来秦始皇驾崩赵高联合李斯篡改诏书立。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

  • 揭示周代朝聘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周,周礼,西周

    [摘要]:揭示周代朝聘制度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什么是西周的礼?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西周之礼可概括为彼时的国家制度,其大体形貌可见《周礼》这部描摹周代的行政法典和礼乐制度,它规定了国家的政体、官职、朝聘、进退、容止、燕飨、衣冠、用玉。春秋争霸怎么形成,产生什么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西周自建朝数百年来

  • 百战百胜的将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将军,百战百胜,秦国

    [摘要]:百战百胜的将军是谁?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解放军战将如云,能收获常胜将军称号有哪几位?战场是动态的。用兵谋略,每次战役各不相同,其战术各异。所以用战役来分析是最具备说服力的。下面是彭老总的抗美援朝经典战役。在志愿军参战的进攻阶段,也即1。百战百胜是虚数?古代是否真有人打了一百场仗且一百次都

  • 墨子:国之将亡 必有七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墨子,孟子,荀子

    [摘要]: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求墨子全文及译文-149****8117的回答求墨子全文及译文共2个回答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149****8117亲士入国而不存其士(2),则亡国。墨子的”三标”,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强

  • 郦食其献计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传,高阳

    [摘要]:郦食其献计刘邦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刘邦手下的顶级说客郦食其,他是如何从一个保安,逆袭成管理层的?说起苏秦、张仪大家都知道,属于战国时期的顶级说客,纵横捭阖,精彩纷呈,但是汉初的顶级说客郦食其,也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汉高祖立下不世之功。在排除人品...1。郦食其的具体事情有哪些?_作业帮

  • 法家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儒家,思想,法家

    [摘要]:法家思想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法家主要思想?1、反对礼制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1。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有什么不同?“外儒内法,兼之以道”,儒、道、法三大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