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叫春秋和战国

为何叫春秋和战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3/12/5 17:35:25

[摘要]:为何叫春秋和战国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为什么称历史为春秋?春秋,是一个百花争鸣,集各学派大成的时期。期间出现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春秋是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谁能介绍一下春秋战国的“春秋”的由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位于周、秦两个王朝之间,始于公元前770年,当时正值西周覆灭、东周开始建立之际;止于公元前221年,此时秦始皇结束...为何会出现春秋战国?

春秋是因为孔子所作的一部叫《春秋》的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的。战国是因为诸侯连年混战而得名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春秋和战国的明确分解年:春秋为前770前476,战国为前475前221年,并被普遍认同。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而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关于“为何叫春秋和战国”的问题

为什么称历史为春秋?

春秋,是一个百花争鸣,集各学派大成的时期。期间出现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春秋是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

谁能介绍一下春秋战国的“春秋”的由来?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位于周、秦两个王朝之间,始于公元前770年,当时正值西周覆灭、东周开始建立之际;止于公元前221年,此时秦始皇结束...

为何会出现春秋战国?

当周王室推翻商朝时(可能约在公元前1025年,而不是传统的公元前1122年),新统治者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紧密盟友和原商朝统治者的后裔,以及一些获准保。

为何我国历史上称“春秋”时期,而不称“夏冬”或“冬夏”时期?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为什么叫“春秋”而不是其他季节的名字?首先,相信不管一个人历史有多糟糕,但他肯定知道一个词是“春秋战国”,战国也经常跟春秋连...战。

为什么历史上要把春秋和战国分成两个部分?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指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期是公园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六国。至于为什么要把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

为什么以前春秋战国时都称为公元,而且是从大到小这下排下来的?

春秋战国时都称为“公元前”。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比如今年就是公元2012年,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西汉平帝元年)。所以西汉平帝元。

什么叫做“春秋”和“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东周时期,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得进一步说说了。春秋春秋时期是东周的前半期的阶段。当时鲁国把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史官们也按年,季...春。

春秋和战国有什么不同?其转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在春秋的时候,周天子难以约束诸侯,各大强国互相争霸攻伐,但大多都打着“尊崇周天子”的名义。并且春秋时。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涌现那么多叫“子”的?

子乃圣贤之称。过去只要是著书立说,只要自成一派,无论是开城,还是守城的,都被称为圣贤。只不过到了汉代中期,罢莫百家独尊儒术,很多学派消失了而已。子乃圣贤。

春秋战国以前都称为“国”,为何秦朝以后称为“朝”了?

不同时期的内涵变了,字面一样的词,概念已经不同了。春秋战国及之前的各“国”,是周朝天子分封的各地诸侯,这时的国并非后来意义上的国,国君也都是诸侯而不...‘。

标签: 东周春秋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烽火戏诸侯事件揭秘:史书中为何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了了烽火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记,烽火,诸侯

    [摘要]:烽火戏诸侯事件揭秘:史书中为何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了了烽火戏诸侯?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烽火戏诸侯出自哪本书?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个事件有两处权威记载,第一处出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第二个出处来自《吕氏春秋》。其记载与《史记》有差别,《吕氏春秋》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汉还是东

  • 楚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为何不是楚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秦国,齐国

    [摘要]:楚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为何不是楚国统一天下?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战国七雄中齐楚为何没能统一?-软木的回答有点象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一样.后发展国家发展成本低.举报/反馈150****9316它们没有统一之志,只满足于做一个威震一方地区大国,让别国畏服自己就够。楚国为什么不灭秦?

  • 汉武帝刘彻杀自己儿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王莽,皇帝

    [摘要]:汉武帝刘彻杀自己儿子的原因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武帝重用的金日磾为何杀了自己的儿子?金日磾的所作所为与其客卿的身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金日磾并不是汉人,其父是匈奴的休屠王。当年休屠王与浑邪王相约一同降汉,谁料休屠王中途反悔,被浑邪王给杀...历史上杀子的皇帝有哪些?杀子的皇帝有以下6位:王

  • 三老名词解释_古代“三老”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公,大将军,官职

    [摘要]:三老名词解释_古代“三老”是什么官职?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农村老俗话说“要得好,问三老”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在农村,我们会经常听到老人说这样一句话,“要得好,问三老”,一般人还真不明这句俗语的意思。我也是一样,后来我去问了一下家乡的老人,才明白这句俗语里的三...”。古代文官官职?正一

  • 范雎谗杀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战,秦国,秦王

    [摘要]:范雎谗杀白起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范睢为何嫉杀战神白起?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可是从秦国传来的却是退兵的命令。原来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以秦。大秦帝国之崛起范雎为什么死?范雎因为连坐被秦王诛杀

  • 商纣王脾气太彪,美女​妲己想出一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妲己,牝鸡司晨,纣王

    [摘要]:商纣王脾气太彪,美女​妲己想出一计策是一段商朝历史的历史,商纣王历史上真的是因为妲己才变得残暴、昏庸的吗?商纣王,又称为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关于此人的事迹有许多,比如酒池肉林、牝鸡司晨等等。不过若要说商纣王身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妲己了。《封神演...妲己,为什么那么受纣王的喜欢?

  • 睹师:其子尚食之,其谁不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小题,词表,都是

    [摘要]:睹师:其子尚食之,其谁不食?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作业帮小题:C小题:B小题:C应译为“以前”小题:B(A两个“以”都是连词,表因果;B前“而”连词表原因,后“而”连词表承接;C两个“之”都是代词,意为“他”;。据传历史上唐德宗将五位姐妹纳入宫

  • 八卦史记118:赵高的审讯“艺术”和李斯的临终调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蔡,李斯,秦朝

    [摘要]:八卦史记118:赵高的审讯“艺术”和李斯的临终调侃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急求!电视剧《神话》赵高的全部经历...一开始在现代时,叫高要。是考古研究所的一名厨师,后来和易小川穿越到秦朝。后来误打误撞的变成了太监进了皇宫,由于他精通厨艺,得到秦始皇的宠爱并。李斯死前一首诗?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

  • 东汉有很多小皇帝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外戚,皇帝

    [摘要]:东汉有很多小皇帝的原因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东汉的小皇帝那么多?在历朝历代中,东汉小皇帝多那是出了名的。根据本人粗略统计,东汉十四位皇帝(包括前后少帝)中,除前少帝刘懿生卒年份不可考外,13位皇帝的即位平均年龄仅为12...在。两百年东汉为何多幼帝?东汉皇帝短命皇后多长命?东汉延续2

  • 光武帝度田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汉,刘秀,豪强

    [摘要]:光武帝度田的历史背景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度田令是怎么回事?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刘秀为什么要清查全国垦田数量?光武帝"度田",是东汉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