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存制

西汉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存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71 更新时间:2023/12/21 15:50:18

[摘要]:西汉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存制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汉代要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所谓的分封制与郡国并行制的区别。分封制: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汉初为何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手段?而不是仅郡县制?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叫做郡国制度。这是郡县制和封建制(分封制)并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持续到南北朝才逐步消亡。郡国制度是有历史原因的。汉朝建立以

郡国并行制,简称郡国制,是指西汉初年在推行郡县制同时,又采取分封制分封诸侯国的一种统治方式。西汉初期的郡国制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异姓诸侯王阶段和同姓诸侯王阶段,而刘邦在这两个阶段推行郡国制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

异姓诸侯王阶段:刘邦的无奈妥协

所谓异姓诸侯王,主要是指西汉初期曾被分封的八大非刘姓诸侯王,即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楚王(齐王)韩信、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韩王韩信、赵王张耳和燕王卢绾。刘邦之所以选择分封他们为王,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具体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种。

1、始终相对独立的旧有诸侯。项羽灭秦之后,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与西楚一起将天下分为了十九份,虽然这些诸侯王大部分都在此后的战乱中被消灭,但仍有少数诸侯王因各种原因得以保留,且这些人最终在楚汉争霸中因各种原因倒向了刘邦的汉王集团,这些诸侯王有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九江王英布。

然而,这些诸侯王虽然选择了支持刘邦,但双方却并非从属关系,且刘邦的势力从未延伸到这些诸侯王的领地之内(英布投靠刘邦后九江地区曾被项羽统治),因此这几位异姓诸侯王的势力始终相对较为独立,刘邦击败项羽之后虽然势力一家独大,但这几位异姓诸侯王的势力同样不可小觑,且又是拥立刘邦称帝的功臣,因此刘邦称帝后只能保留他们的封国。

2、楚汉争霸时期的新封诸侯。彭城之战失败后,刘邦在正面战场与项羽纠缠的同时,不断采取各种方式分化瓦解项羽的西楚集团,同时开辟多条战线对西楚进行战略合围,最终形成压倒性的战略优势,而在此过程中,刘邦也曾迫于形势分封了大量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同样取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例如赵王张耳、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等。

与前文提到的诸侯王不同,这些人投靠刘邦时并无根基之地,与刘邦乃是正儿八经的从属关系,乃是刘邦占领新地盘却又无法直接统治的情况下所分封的异姓王,例如赵王张耳,攻陷赵代之后,刘邦由于正面吃紧,根本无法直接统治;又如齐王(楚王)韩信,攻陷齐地之后,由于该地区中间横着项羽,同样无法直接统治;再如梁王彭越,他本就活跃在敌后地区,再加上围剿项羽时未能奉令出兵,这才无奈许诺封王。这几位虽然曾与刘邦属于从属关系,但在封王之后便已经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再加上均属于功勋卓著之功臣,刘邦立国之后也只能选择保留其封国。

3、情况特殊的韩王信和燕王卢绾。在汉初的“七国八王”之中,只有两人的情况相对较为特殊,一是韩王信,从秦末天下大乱到楚汉争霸,他始终没有固定的封地,刘邦封其为王更多是因为他韩国宗室子孙的身份(韩襄王姬仓庶孙),更多是为了拉拢韩地百姓(刘邦与项羽正面交战的荥阳、成皋地区本属韩国地区),或许也有张良的关系。二是燕王卢绾,卢绾乃是刘邦的绝对嫡系,早在丰沛之时两人关系便极为要好,因此在燕王臧荼因谋反被杀之后,刘邦鉴于燕地距离过远,且处于诸侯王夹缝之中,这才封最为信任的卢绾为燕王,从而间接的将燕地纳入统治。

如上所述,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其实更多是迫于形势无奈的妥协,而这也造成了汉初中央朝廷与地方割据诸侯之间天然的矛盾,进而使得异姓诸侯王对中央朝廷离心离德,并最终导致了刘邦逐步消灭异姓诸侯王。

同姓诸侯王阶段:维护统治、恢复国力的需要

如果说分封异姓王更多是无奈的妥协,那么消灭异姓王之后,刘邦为何不趁机削除封国,从而将天下土地全部直接收归中央朝廷管辖呢?我认为刘邦之所以在消灭诸侯王之后,仍然推行郡国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中央集权制尚不成熟,官员选拔机制尚不完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采取中央集权统治,并相配套的出台了“三公九卿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统治模式仍然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地方的统治,相对较为薄弱。秦朝时期,地方只有郡守、郡尉、郡监、县令、县丞、县尉等高级官员直接由中央朝廷任免,而最基层的乡、里、亭仍然大多依托地方自身势力,这也是造成秦末时各地杀官造反频繁,而地方官员却无力扑灭义军,继而导致动乱迅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其实更多在于官员选拔机制的缺陷,自世卿世禄制崩溃之后,春秋战国的官员大多为游说或推荐而来,秦朝时期官员则更多由战功晋升而来,这也是秦国统治较为粗暴的一个原因所在。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之后,刘邦虽然也曾下令各郡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但现有官员仍然无法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因而他不得不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事实上,直到汉文帝开始推行“察举制”,继而到汉武帝时“察举制”进一步完善,这才给全面推行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客观条件。

2、扩大地方自治权力,恢复经济的客观需要。历经长期战乱,汉初简直穷困潦倒的不成样子,《史记·平准书》对此有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就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来拉车,将相更是只能乘坐牛车。而现代考古也说明了一切,汉初墓葬的陪葬品甚至还不如春秋战国华贵,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恢复经济民生,刘邦不得不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国策,在现有官员无法满足中央集权制的情况下,继续推行郡国制,从而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而事实证明,郡国制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当然,地方经济的迅速恢复,极大增强了地方诸侯的实力,进而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3、维护刘氏江山统治,对抗吕氏集团的需要。在汉初朝廷之中,吕氏集团可以说是极为强大存在,刘邦曾意图趁吕泽战死的机会瓦解吕氏集团,因而便爆发了易储事件。但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易储之举却激发了吕后的强势反弹,吕后不仅依靠吕氏集团的支持迅速拉拢了大批朝臣,再加上吕雉原配皇后和刘盈嫡长子这两层身份,刘邦的易储之举竟然遭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刘邦的易储之举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没能成功易储,反而使得吕后趁机参与并逐步掌控朝政,为了维护刘氏的统治,刘邦不仅不能削除同姓诸侯王,反而要巩固刘姓诸侯王的存在,因而便有了“非刘氏不王”的“白马之盟”,使得刘姓诸侯王成为刘姓皇帝帝位的屏障,从而避免天下最终落入吕氏手中。

如上所述,刘邦之所以会在消灭异姓诸侯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其实更多是为了维护统治和恢复经济,是鉴于当时天下形势采取的必要措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异姓诸侯王时期,中央朝廷对于同姓诸侯王的控制已经有所加强,最典型的便是中央朝廷有权任免同姓诸侯王国内的相国等高级官员。

关于“西汉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存制”的问题

为什么汉代要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所谓的分封制与郡国并行制的区别。分封制: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

汉初为何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手段?而不是仅郡县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叫做郡国制度。这是郡县制和封建制(分封制)并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持续到南北朝才逐步消亡。郡国制度是有历史原因的。汉朝建立以...

郡国并存是什么意思?

郡国并存意思是说: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汉初刘邦认为秦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没有封国,导致孤立无援而...

为什么汉代要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

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当时。

为什么在汉朝还会出现郡县封国并存_作业帮

因为汉初,刘邦错误的认为秦亡就是因为郡县制害的(其实是有点关系),所以认为分封制还是要的,毕竟周八百年靠的是分封,不能照搬秦,但郡县制明显是历史。

...不是在秦朝时期被废除了吗,为什么在汉朝还会出现郡县封国并存

因为汉初,刘邦错误的认为秦亡就是因为郡县制害的(其实是有点关系),所以认为分封制还是要的,毕竟周八百年靠的是分封,不能照搬秦,但郡县制明显是历史。

刘邦建立西汉后,出现半郡县半封建(分封异姓王),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是什么?

任何一个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有其当时的时代背景的作用。西汉初期刘邦分封异姓王,同样如此。当时刘邦的做法跟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刘邦个人的性格,都是有...

历史中郡国并行什么意思?_作业帮

汉初刘邦采取的政策就是既推行郡县制又推行分封制

汉朝为何选择秦制,没有模仿周朝封分制?

汉朝并非没有模仿周朝的分封制。汉朝初期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两种制度并存的状况呢?(周时的分封诸侯国)这就要从秦朝说起了。秦始皇。

郡国并行的国指什么?

这是存在于汉朝的地方政治体制,当年汉高祖刘邦,为了打败项羽,封了几个异性诸侯王,但是后来又一一剪除了这些诸侯王,为了巩固刘姓江山,大肆分封刘姓诸侯王。。

标签: 刘邦郡县郡县制

更多文章

  • 汉朝饮食的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汉代,饮食文化

    [摘要]:汉朝饮食的发展历史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是什么时候?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西域食材,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中国饮食文化哪个朝代传入国外?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

  • 三国东吴四大都督中谁最厉害?鲁肃有什么战绩?他是靠什么位列四大都督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吴,周瑜,都督

    [摘要]:三国东吴四大都督中谁最厉害?鲁肃有什么战绩?他是靠什么位列四大都督的?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鲁肃没打过仗,凭什么位列东吴四大都督?鲁肃被《三国演义》给娱乐化了,成了人见人爱的呆萌宝宝。而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战略能力可不比诸葛亮差多少。孙权集团有太多战术大师,比如孙权本人、吕蒙、陆...《三国

  • 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生平简介,刘兴之子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元,皇帝,西汉

    [摘要]: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生平简介,刘兴之子是如何当上皇帝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公元前1年皇帝是谁?有两位,刘欣和刘衎。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有两。汉元帝的后代?如果你指的是儿子

  • 两汉公主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公主,平阳,汉族

    [摘要]:两汉公主大全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郡主,公主,格格有什么分别郡主是汉族王爷的女儿的称呼,是皇亲国戚。公主是汉族皇上的女儿的称呼。格格是清朝皇帝的女儿的称呼,王爷的女儿也可称为格格。格格"原为满语的。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她们有什么不同?历朝历代对宗室女子的封号有所不同,通常情况

  • 河阴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变,北魏,河南

    [摘要]:河阴之变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河阴之变有什么影响?河阴之变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首先先来谈谈河阴之变的影响中对于朝政的影响。尔朱荣当时诛杀了许多的皇室成员和朝廷大臣,几乎让鲜卑中的贵族消失。魏代的重大事件?魏代最重大的事件是河阴之变。河阴之变,发生于公元528年,是

  • 才器过人的马谡为什么就没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之战,街亭,马谡

    [摘要]:才器过人的马谡为什么就没能守住街亭?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马谡如果不把兵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事关成败的一战就是街亭之战。此战的结果,大家都熟知了,马谡舍城上山,被张郃断了水源,大败。陇右失去了东拒魏军的屏障,诸葛亮只得舍了已...你。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部署扎营,真的

  • 司马迁最牛的外孙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县,司马迁,平阳

    [摘要]:司马迁最牛的外孙女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司马迁的夫人是谁?答: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名将李广的外孙女,柳倩娘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便熟读《六艺》、《离骚》等名著,她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学习画画,几年之后已颇有名气。司马迁有没有妻子,司马迁妻子及其儿女介绍?据民间的传说,司马迁的妻子是一个叫柳倩娘

  • 盘点参与五胡乱华少数民族的最后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原,汉人,汉族

    [摘要]:盘点参与五胡乱华少数民族的最后命运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五胡乱华从开始到结束,对后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什么后果?五胡乱华,是中国汉族政权对少数民族的奴役与迫害所导致的,杀人灭族,淫人妻女,才有此报,但这个问题困扰中国几千年,无数朝代都无能解决,多民族国家的矛盾,...五胡乱华时是谁怎么样

  •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文治武功兼备的英雄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齐,渤海,皇帝

    [摘要]: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文治武功兼备的英雄天子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北齐文宣帝高洋到底是明君,还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高洋是神武帝高欢与娄昭君所生的第二个儿子。高欢的儿子大多仪表堂堂、风度翩翩,高洋却是个例外。他皮肤黑,大脸盘,满身鱼鳞纹,少言寡语,旁人见了也留不下...他。北齐皇帝高洋花样作死

  • 南燕平原公主成婚仅三天为真爱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裕,华山,后秦

    [摘要]:南燕平原公主成婚仅三天为真爱自杀身亡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公主的身份尊贵,为何古代历朝历代大多数公主的命运却都很凄惨?前言:“可怜生在帝王家”,没错,这句话就是历朝历代公主们的真实写照,皇室公主,表面光鲜,前簇后拥,身份尊贵乃普通女性不能比也,可是,他们的命运确很悲惨...【二。仅是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