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谈崔浩之死与北魏胡汉民族矛盾

浅谈崔浩之死与北魏胡汉民族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93 更新时间:2023/12/11 4:36:16

[摘要]:浅谈崔浩之死与北魏胡汉民族矛盾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北魏太武帝“灭佛”与北周武帝“灭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灭佛事件,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一、北魏与北周:南北朝时期,汉人占据长江以南,是为南朝,鲜卑人占据长江以北,是为北朝。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于386年所建,是北朝的第一个王...北周灭。魏晋南北朝的危机?在整个魏晋南北朝369年的纷乱争斗中,自229年三国鼎立开始,到280年西晋一统,开始长达37年的统一时代,后经历八王

崔浩之死

历史学者对崔浩的死都有猜测,应该说,修撰国史这个直接的原因是不能引起他人疑心的。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二月,拓跋焘亲领步兵骑十万攻宋,连下南顿、颍川二郡,宋军守城之人虽不满千人,但拼力固守,拓跋焘攻城四十二天不克,刘宋援军已到,只能退兵。是年,司徒崔浩修撰国史,实书拓跋氏祖先事迹,并刻之于石,列于衢路,引起拓跋贵族的不满,“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1拓跋焘诏令诛浩及参与修史的宋钦、段承根等人,共一百二十八人,皆灭五族,与催氏为姻亲者如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也未能幸免,并皆灭族。崔浩之诛成为北魏时期一场最大的文字狱。

野史上也曾提出了;崔浩之死源于他提倡的灭佛所致的。崔浩本人不爱《老子》、《庄子》也不信佛教,世祖皇帝也是如此。所以在崔浩的怂恿下,魏世祖拓跋焘在为时,曾下令全面灭佛,这是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诵读。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2崔浩自己,也是曾把老婆阅读的佛经丢进厕所里,所以有人说,崔浩临死时头上挨尿淋,是佛祖在惩罚他。但是皇帝拓跋焘自己从未对灭佛行为感到后悔,所以不至于为灭佛的事怪罪崔浩。

还有一说“崔浩之死”是因为他个人的品行恶劣所致。崔浩时常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做一些陷害他人的事,也曾因个人喜好原因给无辜的人定罪,这也造就了其被灭族的悲剧。

“崔浩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人,此其所以自比与子房也。独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郭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其上?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3北魏名臣崔浩,博学多人,智计过人,深受皇帝信任,有大功于国家,而最后竟落得被灭族而亡,实在是一件令人诧异又可惜的事。

胡汉民族矛盾

崔浩为何而死?因“国史案”而招致灭族是最直接原因。但是,究其最深刻的原因还是要从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出发。任何事情得以促成的原因大多是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就其主要原因还是胡汗之间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

北魏源自鲜卑拓跋氏。鲜卑族从漠北起家时部族政权属于军事奴隶制,随着战争的不断向南发展以及政权的不断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因素逐渐向军事奴隶制渗透。但军事奴隶制势力和封建地主势力的斗争却是至始至终的。

崔浩是北魏王朝新崛起的封建地主政治势力的代表,他与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崔浩与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的矛盾斗争,不仅仅是宗教的斗争,更是反映出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斗争的焦点应该是集中在由谁来执掌政权这个根本问题。

崔浩“性达敏,长与谋计”。4他为太武帝拓跋焘屡出奇谋,而贵族们先天的仇恨君主左右的人。崔浩是汉人,非拓跋族人,又有韬略才能,崔浩是汉族高门,鲜卑贵族屈居其下因而极力排挤崔。崔浩受到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长孙嵩之属的排挤,这就使崔浩在政治舞台上,陷入了与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的较量,在这种实力悬殊的对抗中,致使他屡遭挫折,失败的结局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崔浩凭借自己卓越的才智,不断得到拓跋焘的信任,官职不断上升致使他权利欲望也愈来愈大,一般情况下掌握的权利越大,他就会努力的培植党羽以巩固自己的权利从而干预朝政这就严重影响到皇权的行使。同时崔浩还大量的提拔汉族人当地方长官,这使的鲜卑族的皇帝和官员们的权利受到限制。所以“国史案”只是诛杀崔浩的一个借口。实则就是借诛杀崔浩以歼灭汉族人在北魏王朝的势力,从而巩固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的专权。

“崔浩事件”是胡汗上层矛盾的反应,道武帝时大批汉族士人被俘虏而来,但是由于加强皇权成功,旧势力得到抑制,汉族人也为被继续重用,所以胡汗矛盾没有被激化;明元帝朝拓跋族势力占上风,行汉制大大出现倒退,到了太武朝时三省恢复大批汉族士人被征召并被委以重任,这就使得鲜卑贵族感到利益受到威胁。当出现“崔浩事件”时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拓跋族统治者就联合起来。

“崔浩事件”源于胡汗两族文化水平和心理隔阂。拓跋鲜卑族的文化水平远不如汉族,但却是军事征服了汉族,他们既要求与汉族上层集团合作,但又要防范他们。

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被诛杀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与崔浩存在着嫡亲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权利的坐大严重影响到军事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因“国史案”诛杀崔浩一干人是胡汗矛盾的升级表现,“国史案”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使没有“国史案”鲜卑贵族也会找出千千万万的理由诛杀崔浩一干汉人。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胡汉两族之间的矛盾是始终贯穿着北魏历史的发展。

关于“浅谈崔浩之死与北魏胡汉民族矛盾”的问题

北魏太武帝“灭佛”与北周武帝“灭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灭佛事件,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北魏与北周:南北朝时期,汉人占据长江以南,是为南朝,鲜卑人占据长江以北,是为北朝。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于386年所建,是北朝的第一个王...北周灭。

魏晋南北朝的危机?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369年的纷乱争斗中,自229年三国鼎立开始,到280年西晋一统,开始长达37年的统一时代,后经历八王之乱,基本摧毁晋之一统,五胡乱华,后续的“...八万。

刘裕攻灭南燕和后秦后如果不是急于回去篡位,而是继续北伐,是否有希望统一天下?

刘裕攻灭南燕和后秦之后,如果继续北伐不回去篡位夺权,其实也很难统一天下。首先从刘裕北伐的目的来分析刘裕的北伐与东晋之前的数次北伐目的具有相似性,刘裕。

刘裕为什么会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有些人呢,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命。刘裕,恰巧就是这种人,与之相反,他的童年却穷苦至极。因为家境贫寒,他的父亲竟然想过要将刘裕遗弃,幸亏姨母慈悲,历尽艰难...为。

假如你身处东晋,你会如何面对五胡乱华,拯救被五胡控制的北方呢?

所以历史应该记住一个人,北魏孝文帝,正是他的改革,让北方的胡人逐渐接纳传统的文化。我觉得之所以东晋以后的历史又被称为南北朝,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中华文...东。

宋武帝刘裕为什么没能收复北方领土?

宋武帝刘裕雄才大略,文武兼备,但为什么没有收复东晋丢失的北方领土呢?

唐以后各朝代文人都写诗为什么很多没法超越唐诗?

唐诗,中华文化一座迄今无法超越的历史丰碑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

从秦朝开始,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文臣和武将,你会怎么选?

东汉的主要矛盾是豪族问题,次要矛盾是胡人问题。但因为豪族还能组织社会,所以胡人杀不进来。东汉乱世,实际是地方豪族支持的军事代理人在打内战。但是,因为...

标签: 刘裕北魏胡人

更多文章

  • 苏峻、祖约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兖州,淮南

    [摘要]:苏峻、祖约之乱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东晋苏峻是兰陵王吗?东晋苏峻不是兰陵王。周坚在彭城作乱谋逆,苏峻参与了平叛,因此被封为兰陵相。苏峻(?~328年),字子高,长广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东晋将领、叛臣,安...东晋。什么刑什么状的成语?成语是奇形怪状汉语成语,拼音是qíxíngguài

  •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汉,朝代,英雄辈出

    [摘要]: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人才辈出的时期?如果要说到人才辈出的朝代,应该是没有统一的制式或答案。因为每当一个朝代推翻或者代替另外一个朝代时,都会有群雄并起,天下纷争的混乱局面发生。所谓的“人才。如何看待汉武帝时代人才辈出的现象?回答一下,我认为人才任何时候都有,而且很多,

  • 曹操:传统政治强人的典型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世人,奸雄,白脸

    [摘要]:曹操:传统政治强人的典型代表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曹操在政治上的抱负?_作业帮曹操是不想做皇帝的,他只是想做一个强人~~~~~~~~~~曹操为何被称为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争立中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出生于官宦世

  • 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 盘点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兰陵王,北齐,的人

    [摘要]: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盘点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为何因一句话命丧黄泉?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王朝宗室、将领,是高澄之子。同时他长相秀美,又是一个美男子。高长恭很会打仗,故而他立了很多的战功,曾被封为巨鹿郡公、长乐郡公、乐平郡...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兰

  • 汉朝的影响因他而远播万里:在大宛国发现的情报让汉武帝惊喜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宝马,汉武帝,西域

    [摘要]:汉朝的影响因他而远播万里:在大宛国发现的情报让汉武帝惊喜不已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有多神秘?“肉汁”国一点也不神秘,最早从周朝时期,我们就知道它的存在了,而你也有可能是月氏国的后人。中国古代周边有个“肉汁”国,书面上写作“月氏”国,从春秋战...战。汉武

  • 启民可汗的生平简介,启民可汗为何希望加入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可汗,突厥,隋朝

    [摘要]:启民可汗的生平简介,启民可汗为何希望加入隋朝?是一段隋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隋代,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诸国称隋朝皇帝为圣可汗?唐太宗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世人大多晓,与之相比,隋文帝杨坚的圣人可汗,显得有些落落无闻。说起杨坚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有两个人是绕不开的,一男一女,...隋。杨坚被称为

  • 此人霸气坐镇许都为何却拿曹操最铁兄弟开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战时,谋士

    [摘要]:此人霸气坐镇许都为何却拿曹操最铁兄弟开刀?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演义》中陈登谋略超群助曹操灭吕布,而史实又是怎样的?字元龙,举孝廉。陶谦为徐州牧,任为典农校尉。后从吕布,与其父陈珪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的关系。并由陈珪建议吕布派陈登去许都见曹操。陈登力陈吕布之短,劝曹...曹操带了五大谋

  • 王羲之集字最美对联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对联,春联,王羲之

    [摘要]:王羲之集字最美对联欣赏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王羲之集字对联72幅?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日华浮野雪,霞彩淡轻烟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风云激壮志,山水多奇踪丹青无不可,长短定如何风波千里别,宇宙一身浮有树皆相倚,...王羲之妙书春联_作业帮[王羲之妙书春联]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

  • 西晋太子摆摊卖肉练成“一刀准”绝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奇葩,桃园,武松

    [摘要]:西晋太子摆摊卖肉练成“一刀准”绝活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是歪理还是真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如果这句话是真理,那么我们努力读书,难道就是为了变成坏人吗?当然不是,那么这句话也不是真理。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句...“。武松嫉恶如仇,斩奸

  • 三国第一悲剧女侠孙尚香 19岁嫁刘备32岁投江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嫁给,孙权

    [摘要]:三国第一悲剧女侠孙尚香19岁嫁刘备32岁投江自尽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孙尚香“被迫”嫁给刘备后,为何会死心塌地爱上刘备?为其殉情?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靖王的后,景帝玄孙一脉流。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他三...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