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后期各国有多少人口

战国后期各国有多少人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3/12/8 18:29:20

[摘要]:战国后期各国有多少人口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战国末期七国人口大约增长了几倍?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加近4倍。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战国时期各国人口?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1、燕面积大约20。春秋战国时期全世

《帝王世纪》:“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这里推测战国后期列国军队总人数在五百余万,而户籍人数则千万,是以一家有两人则一人出征来计算的,如此算法当然不够准确。史书中关于齐国都城临淄人口,有“临淄之中七万户,户不下三男子”的说法,就是说临淄城中每户人家至少有三个男丁当兵出征。假若每户只有一个女子,最少算来临淄城也是有近三十万人。七国皆有如此大城,即便只是每个诸侯国有两座这样的城池,那也是有四百多万人口了,且不说秦楚宋魏等豪富之国。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先秦是“按五人出一兵”,这个算法就跟《帝王世纪》不同,海叔是否认可呢?若是按照昨日海叔之说,战国后期军队总人数有五百余万,那么当时之总人数即可能超过了两千五百万。那么,这种可能有吗?

《史记》载:“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可见齐威王时代,齐国至少就有七十二座县城了。所谓“大县二万家,中县万五千家,小县万家”,临淄城每户不下三男子。李悝说“五口之家,百亩之田”,孟子说“八口之家,勿夺其时”,勾践攻打吴国时“有兄弟四五人者”,可见春秋战国时代,各大诸侯国中,每户人口超过五人的情况大大存在。即便以此推算,就是齐国的七十城池全部是小县城,那齐国的七十座城池也是有三四百万人口了,七大诸侯国人口累加恰也在两千万人口以上。

而齐国实际上可能根本不止这些人口,《管子》有云“万乘为耕田百万顷,为户百万户,为开口千万人,为当分者百万人,为轻车万乘,为马四万匹。”可见在更早的齐桓公时代,就多半有大国超过千万人了。齐国又是不断的开疆拓土,到战国时代齐国多半也能达到管仲所认为的“千万级”大国了。那么,战国后期纷争不断,导致人口凋零,就是齐国没有了一千万人口,即便还有几百万人丁,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齐国为七国中的大国,战国后期受燕国攻占而后,人口大幅度减少,才是可能从千万人口级诸侯国降级为四百万级诸侯国,但终究还是大国,跟鲁国、卫国、韩国等小国相比,其人口数量还是有着巨大优势的。而燕国后来虽被反攻,丧失了占领的齐国疆域,但是其本身在东北地区就是强国,而且疆域也是相当辽阔,虽是苦寒之地,但与列国交战频繁,其人口也不会少,还能与齐国正面对抗,人口总数或与齐国相当,也在三四百万左右。

春秋战国大多十五岁以上男子皆能服兵役,而若国家没有遭遇重大动荡,即正常的在六十岁左右男子即可退役返归故乡,也即是在说在这四十多年时间里,这些离家出走的男子,就不可能为家中的老父老母尽孝,不能为家中妻子儿女尽到丈夫的养家糊口之职责。中国本是农耕文明之国,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有人从事农耕劳作,老父老母在家,男子外出征伐,留下妻子儿女,正常的家庭之中若是养育一子,也即一户为五口人,那么但凡有大战,男子一人服兵役也是符合常理的。范文澜的“按五人出一兵”,应对此有所考虑。

秦楚两国号称百万雄师,按“五人出一兵”,则两国累加也即有千万人口。这在更早的数百年前的春秋时代,管仲心目中的大国已经拥有千万人口。而跟燕齐两国相当的魏赵两国,能够发动数十万大军对秦国对抗,也即说国内人口也当在数百万级别。

其中战国后期,由于韩国国力衰败,其人口呈现锐减状态,《史记》“韩北有巩、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拔宜阳,斩首六万。”对宜阳如此重地,韩国人也仅派遣有六万大军驻守,可见韩国人口在战国后期当属最少。

但韩国毕竟位列战国七雄,跟卫鲁宋等国相比,国力上还是较强的。至于那些边缘部族国家,与韩国则亦不能相比,韩国据传有三四十万兵力,即便全员参展,人口也当近百万以上。只是说秦楚两国人口相加已是有千万,就算以最保守的算法来看,其余五国相加也当有千万人口,因此战国后期的人口总数,两千万以上是没有问题的。所谓“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

关于“战国后期各国有多少人口”的问题

战国末期七国人口大约增长了几倍?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加近4倍。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

战国时期各国人口?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1、燕面积大约20。

春秋战国时期全世界有多少人口?

战国时期的人口,比如说苏秦张仪的时代,各国总兵力合计约500万人左右,按照每5人一兵,整个战国时期总人口大约2,500万至3000。下万国商三千国,西州一千八百。

战国末年各国人口?

燕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面积会超过苏秦时期...

春秋战国多少人?

战国时期的人口,比如说苏秦以张仪的时代,各国总兵力合计约500万人左右,按照每5人一兵,整个战国时期总人口大约2,500万至3000。下万国商三千国,西州一千八百。

中国战国时候的人口究竟有多少?

根据估计,战国时期整个中国的人口在3000万左右。其他回答中所谓的光楚国一家就有3000万人显然是不靠谱的。战国时期的楚国还不像今天的湖广地区一样是鱼米之乡,。

战国时期欧洲总人口?

先说结论,战国时期,欧洲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战国时期,欧洲处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范围内。当时,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广大区域都是游牧民族,统治人口十...

战国七雄各有多少城池人口兵马?

战国时期,不仅列国间的战争频次极高,且战争规模也迅速扩大,动辄便是数十万军队相互攻伐,甚至还出现了“长平之战”这种动用百万军队的战争,这种战争规模,即。

战国时期各国人口疆域实力对比?

战国时期各国疆域有明确记载,下面就可以告诉你。不过人口当时没有做过统计,不能说出确切数字,但人口多少和军队实力大致成正比,各国军队人数史书有载,朋友可。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面积各是多少?

面积大概有150万平方千米...郑,东至中牟,西至登丰,北至新乡,南到长葛。都城新郑。河南中部,面积大约2万平方千米卫,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宋,面积大约5万平。

标签: 人口战国时期苏秦

更多文章

  • 坑儒源于互相揭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始皇,焚书坑儒,的人

    [摘要]:坑儒源于互相揭发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古代什么是焚书坑儒和文字狱,什么时间出现的,为什么这样做?其次为大家简简单的介绍一下“文字狱”:1、文字狱同焚书坑儒都是一样的都是惹怒了当朝的统制者而发生。2、当朝者都是有权力的人,不忍自己的政权得到动摇,...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是哪个朝代的,对

  • 廉颇老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口北,尚能,廉颇

    [摘要]:廉颇老矣?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廉颇老矣比喻什么出自哪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比喻一个人有实力却被小人嘲笑,玩弄壮志难酬。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为愿意为国家效力,却报国无门。这句话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形容比喻着什么?廉坡老了,饭量还好吗?比喻欲为国效力却报国无门

  • 田单复齐(即墨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之战,即墨,齐国

    [摘要]:田单复齐(即墨之战)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1.C2.C3.D4.B5.C6.(1)我担心百姓挨饿,田单就把他们召集来给他们吃的。(2)就此发布命令,寻找饥寒交迫的百姓,收容供养他们。1.C2.C3.D4.B。不能下也.”田单曰:“

  • 尧舜禹汤,尧舜禹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禹,尧舜,尧舜禹

    [摘要]:尧舜禹汤,尧舜禹的故事是一段夏朝历史的历史,尧舜禹汤是指哪四个人物?分别有什么事迹尧姓祁,名放勋;舜姓姚,名重华;禹姓姒,名文命;汤姓子,名履尧舜禹汤是指哪四个人物?分别有什么事迹尧姓祁,名放勋;舜姓姚,名重华;禹姓姒,名文命;汤姓子,名履尧舜禹汤是指哪四个人物?分别有什么事迹介绍下_作业

  • 商朝的国号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朝,国号,国都

    [摘要]:商朝的国号的由来是一段商朝历史的历史,商朝国号来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定都亳(今河南商丘)。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商朝国号从哪里来,商朝人都是经商小能手吗?商朝国号是因为商人祖先把国度定在了河南商丘,以

  • 孙武斩宠妃立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勾践,孙膑,秦国

    [摘要]:孙武斩宠妃立威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许褚之子为何会被钟会斩首示众?军队打的就是气势,精通军事的钟会怎能不知道这些道理?为了提振士气,也是为了树威,钟会没有顾及许仪是许褚的独子,也没有听从手下的劝阻,毅然决然斩杀了许...今。许褚的儿子被钟会下令斩首,为何没人出来求情?..这个时候站出来,很

  • 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胜

    [摘要]: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出自陈胜之口吗?有何依据?这两句名言出自陈胜之口没有错。要分析这两句名言的出处,首先需了解一下秦朝末年的时代背景。秦始皇于公元前2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曹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物,而不,道德经

    [摘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什么意思?全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养...道之。【道生之,德

  • 介子推是怎么死的?晋文公有没有可能吃了介子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介子,寒食节,晋国

    [摘要]:介子推是怎么死的?晋文公有没有可能吃了介子推?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历史上真实的介子推下场如何?介子推下场:清高、孤傲,且未及封赏即主动辞官第一、晋文公之所以“赏从亡,未及子推”,是由于政务繁忙,还没来得及封赏;第二、介子推主动辞官隐居至绵上山...”。介子推是如何死的,和晋文公有什么直接

  • 刘邦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汉中,汉王

    [摘要]:刘邦的崛起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游手好闲的无赖刘邦是如何崛起的?其实刘邦没有那么一无是处,刘邦虽然不懂兵,却是百姓出身,知道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呢,他很重视钱粮这玩意儿,有钱粮百姓就不会造反,有钱粮士兵就有的。刘邦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小人物成功逆袭为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