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北魏广陵王元恭为何装哑八年?

揭秘北魏广陵王元恭为何装哑八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07 更新时间:2023/12/20 1:46:17

[摘要]:揭秘北魏广陵王元恭为何装哑八年?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北魏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北魏灭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第二阶段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王朝更迭通常会伴随无情的杀戮,尤其是宗室子弟,很多下场悲凉。...北魏悍将权臣国丈尔朱荣堂侄尔朱兆如何评价?尔朱兆,北魏末一代权臣悍将国丈尔朱荣堂住侄,与其叔一样也是一位悍将权臣骁勇刚强善骑射但有勇无谋。官居汾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在其叔被诱杀后他起兵杀害孝庄。

一个处于政治边缘的皇室宗亲,在不得已装病作哑、隐迹遁形多年后,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诱惑和粗暴蛮横的人身威胁,在不得不作出抉择时,于是,气涌丹田,语出惊人,“天何言哉?”(见《论语·阳货》)这是北魏节闵帝元恭即位前说过的一句话,他巧妙地借用孔子的这句名言,从容地给了那位专程前来试探他能否说话、能否当皇帝的不速之客一个满意答复。在此之前,元恭曾闭口不言八年。

老天说过话吗?老天还需要说话吗?元恭此语,不仅表明了自己能正常说话,而且以天自比,表现出了自己想当皇帝的意愿,可谓一语双关。说出“天何言哉”这话不久,元恭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北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元恭,字修业,广陵王元羽之庶子,生母为王氏。元恭“少端谨,有志度,长而好学,事祖母、嫡母以孝闻”(见《魏书》),虽出身微贱,但其非凡的学识、志向、气度、孝道,为其博了个好名声,也为其开辟了仕途。正始年间(公元504508年),元恭袭爵,成为新一代广陵王;延昌年间(公元512515年),任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公元518520年),进兼散骑常侍。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侍中、领军将军元乂发动宫廷政变,残杀宗室,荼毒政坛。元乂虽然对其他人心狠手辣,但对元恭礼遇有加,后又让元恭领给事黄门侍郎,充当孝明帝元诩的近臣,目的无非是让元恭替他监视皇帝。元恭对元乂的擅权行径非常不满,却又不敢公然决绝顶撞,于是“称疾不起”,对外称自己患病,在家休养,“久之,隐托喑病”(见《魏书》),后来干脆“托瘖病居龙华佛寺,无所交通”(见《资治通鉴》),潜心在寺庙里静身修性,与世隔绝。

瘖病,即喑病,无非是喉嗓干涩嘶哑,功能紊乱,不算什么大病,修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但是,元恭正派的品性和特殊的职业,迫使其就势借病装哑。元乂背道佞乱,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元恭不屑与其为伍,更不愿与其合作;同时,元恭在权臣和皇帝的夹缝中生存,言多必有失,难免说错话,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权臣当道、皇权扫地的黑暗时期,元恭为避免陷入政治漩涡,遭受政治迫害,装作哑巴、闭口不语无疑是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最佳处世方式。

正光五年(公元525年),元乂被诛,朝政复初,仍由胡太后临朝称制,元恭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宗室元子攸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是为孝庄帝,元恭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这几项官职,元恭并没有到岗就位,真正去做,只是因为他声望高、才华溢、品行直,当权者为了提升统治阶层的含金量,不得不收拢德才兼备之人。元恭即使身在寺庙,也被授予品阶。

元恭始终不肯在朝廷露面,主要原因仍是想避开政治不趟浑水。但事与愿违,即便远离政治,元恭还是受到了政治冲击。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孝庄帝诱杀尔朱荣后,摆脱权臣操控,开始扬眉吐气,猜忌心也随之加重。当时,有人向孝庄帝进谗,构陷元恭“不语,将有异图”,说他对外称患病,其实心怀不轨;偏偏这个时候,“民间游声,又云(龙华佛寺)有天子之气”(见《魏书》),暗指此地日后必出天子。这两件事传到龙华佛寺后,吓得元恭连忙收拾行囊逃到上洛山,结果,被洛州刺史捉住送到京师洛阳,被孝庄帝拘禁了好久,最终,因找不到证据而获免。

当年十二月,尔朱氏集团攻陷洛阳,擒杀孝庄帝,但内讧渐显,矛盾主要集中在尔朱兆尔和朱世隆之间。起先,二人为了给尔朱荣报仇,共同拥立长广王元晔为皇帝,事成之后,元晔一直被控制在晋阳,成为尔朱兆的女婿,也是尔朱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私人招牌;而尔朱兆在得势后,嚣张跋扈,竟然对尔朱世隆粗暴无礼,甚至以剑相逼,致使尔朱世隆对尔朱兆怀恨在心。于是,在朝中任职的尔朱世隆广结党羽,培植势力,在时机成熟后,于建明二年(公元531年)二月,悄悄与几个兄弟密议,准备废掉元晔,另立新帝,继而夺取朝政掌控权。

当时,北魏宗室成员大有人在,尔朱世隆却看好广陵王元恭。其一,元恭沉默不语,性情温和,逆来顺受,与世无争,适合当傀儡;其二,元恭的曾祖拓跋濬、祖父拓跋弘、大伯元宏都是皇帝,在世系上属于皇族近枝,根正苗红;其三,元恭素来声望高,且比较年长,“若奉为主,必天人允叶”(见《资治通鉴》)。在尔朱世隆看来,立元恭为皇帝,既易于操控,又名正言顺,且能堵住悠悠之口。

然而,元恭毕竟闭口不言多年,尔朱世隆担心其真哑不能说话,于是,派尔朱彦伯“潜往敦谕,且胁之”(见《资治通鉴》),向元恭说明来意,并进行人身威胁。在这种境况下,元恭说出了“天何言哉”四个字。尔朱世隆闻讯后大喜,单等时机成熟,行废立之举。不久,元晔从晋阳赶赴京师,尔朱兆继续留镇晋阳。当元晔行至邙山南一带时,尔朱世隆抓住时机,以武力逼迫元晔行舜之事,禅位给元恭。元恭奉表三让,以示恭谦,然后即位,大赦天下,改元普泰。

元恭初登宝座,尔朱世隆就指使亲信作赦文,称尔朱荣死得冤枉,要求元恭为尔朱荣平反,同时,暗指孝庄帝失德。这个问题非常纠结,若从了尔朱世隆,就是否定孝庄帝诛杀逆臣,否定君臣之纲;若不从,就会得罪尔朱世隆,自己可能会被废黜,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在处理这件事上,元恭有两段论述,其一,“永安手翦强臣,非为失德,直以天未厌乱,故逢成济之祸耳”;其二,“朕以寡德,运属乐推,思与亿兆,同兹大庆,肆眚之科,一依常式”(见《资治通鉴》)。

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并非失德,而是老天还没有厌恶祸乱。随即,元恭转移话题,直言自己有幸被大家推举为皇帝,愿与天下万民共同庆贺,对于那些有罪之人,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任意妄为、犯过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应依以往定式大赦罪人,并亲自起草赦文。元恭八年不说话,至是乃言,且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既没有得罪尔朱氏,也维护了孝庄帝的颜面。元恭处理棘手问题如此明辨是非、游刃有余,其心智能力让人惊叹,以至于“中外欣然,以为明主,望至太平”(见《资治通鉴》),“海内庶士,咸称圣君”(见《洛阳伽蓝记》)。

除此事深得人心,元恭接下来做得几件事也可圈可点。一是下诏表明自己不称皇帝,只称帝;二是封前任皇帝元晔为东海王,给予必要的优待政策;三是拒绝为曾背叛孝庄帝,现为尔朱世隆部下的两个将领封侯;四是下诏不得再称南朝萧梁政权为伪梁,恢复两国往来;五是赦免了嫌路途遥远,不愿去波斯送狮子的两名使者的罪;六是亲自审理冤假错案,主持公道和正义,等等。元恭上台后所作所为,为长期以来黑暗腐朽的北魏宫廷注入了新鲜空气,让人顶礼膜拜,就连尔朱氏的死对头高欢,也欣然认同元恭“明哲仁恕……当今之圣主”(见《魏书》)。

在中国历代傀儡皇帝中,能够被世人誉为“明主”“圣君”“圣主”的,想来仅元恭一人耳。元恭虽为傀儡,但不同于其他傀儡皇帝,随着其个人声望的高涨和政治经验的积累,他的内心越来越强大,说话越来越硬气,胆识越来越彰显,对拥立他的尔朱氏也甚至直言不讳。当初,尔朱世隆要求为尔朱荣平反时,元恭还有所忌惮,态度暧昧,把尔朱荣的罪责推给老天爷;后来,元恭对尔朱世隆主动重提旧事,态度明确地指出“太原王(尔朱荣)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亦合死”,听到此话,“世隆等愕然,自是以后,不敢复入朝”(见《洛阳伽蓝记》)。

从一个八年不言的假哑巴,到一个话锋刚硬的真汉子,才几个月的功夫,元恭渐渐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守住了天子的威严,赢得了更大的呼声。为了压制元恭,尔朱世隆“辄专擅国权,凶慝滋甚。坐持台省,家总万机。事无大小,先至隆第,然后施行。天子拱己南面,无所干预”(见《洛阳伽蓝记》)。尔朱世隆架空元恭,另立私廷后,“生杀自由,公行淫佚,无复畏避,信任群小,随其与夺……世隆兄弟群从,各拥强兵,割剥四海,极其暴虐”,导致“天心之人莫不厌毒”(见《魏书》)。与此同时,尔朱氏集团内部也勾心斗角,内讧不断,对局势的控制力衰减,这就给一直想取代尔朱氏的乱世枭雄高欢创造了机会。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十月,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在河北拥立宗室、立渤海太守元朗为皇帝,与尔朱氏拥立的元恭相对抗。次年三月,高欢大败尔朱氏,尔朱氏集团主要成员相继被俘斩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元恭虽然对尔朱氏心存抵触,但他毕竟是尔朱氏拥立的傀儡,尔朱氏覆灭倒垮后,元恭成为断了线的风筝,无所倚靠,不知何去何从。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高欢主动示好。四月,高欢兵临城下时,元恭主动派使者慰劳高欢,高欢反让使者去拜见元朗,使者抗议,后被放走。高欢清楚,元朗非皇族嫡系,难以服众,打算弃元朗,重立元恭。

当时,元恭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又有一年多的为帝经历,极具声望,深得高欢看重,其本人也成竹在胸。所以,当高欢派属下魏兰根去观察元恭为人时,元恭“神采高明”(见《北史》)男神般的出色表现,刺痛了魏兰根这个小人的眼部神经,“兰根忌帝雅德,还致毁谤”(见《魏书》),以元恭为“胡贼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见《北史》)为由,强谏高欢打消立元恭的念头,于是,高欢废掉元恭,将其关进崇训寺,另立平阳王元修为新帝,改元太昌。元恭“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见《北史》),颇受世人惋惜和舆论同情。

命犯小人,不仅让元恭失去了再次当皇帝的机会,而且,成为随时丧命的板上鱼肉。

太昌元年(公元532年)五月,元恭死于洛阳门下外省,时年三十五岁。关于元恭之死,《资治通鉴》称“魏主鸩节闵帝于门下外省”,责任虽指向元修,但恐怕也是高欢的意思。当时,高欢手中掌控三位废帝(元晔、元恭、元朗),为何首先杀掉元恭,过后才杀元晔和元朗,很明显,元恭声望太高,既然不能为高欢所用,却也难免成为敌对势力加以利用的招牌。元恭不死,高欢能睡踏实吗?

元恭死后,元修诏令百官赴会,用王礼葬之。元恭在崇训寺被囚押期间,曾作诗感叹世事无常:“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惟有修真观。”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后来,元修投奔宇文泰,史称西魏。北魏分裂后,西魏以正统的姿态,追谥元恭为节闵皇帝。按古代谥法:好廉自克,能固所守,谨行节度,躬俭中礼,艰危莫夺为节;仁慈不寿为闵。节闵这个谥号,对元恭来说,名副其实,客观公正,也是极高的评价。

关于“揭秘北魏广陵王元恭为何装哑八年?”的问题

北魏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

北魏灭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第二阶段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王朝更迭通常会伴随无情的杀戮,尤其是宗室子弟,很多下场悲凉。...

北魏悍将权臣国丈尔朱荣堂侄尔朱兆如何评价?

尔朱兆,北魏末一代权臣悍将国丈尔朱荣堂住侄,与其叔一样也是一位悍将权臣骁勇刚强善骑射但有勇无谋。官居汾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在其叔被诱杀后他起兵杀害孝庄。

标签: 北魏悍将权臣

更多文章

  • 明末辣椒才入中国 最初不是用来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美洲,辣椒

    [摘要]:明末辣椒才入中国最初不是用来吃的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我国从哪个朝代开始有辣椒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名曰“番椒”,最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就像其他生物入侵一样的举报/反馈匿名用户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辣椒何时传入我国?辣椒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大概在

  • 夏朝玉器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时期,玉器,青铜器

    [摘要]:夏朝玉器有什么特点是一段夏朝历史的历史,介绍一下夏商周时的玉器-晓晓同学啊的回答我国历代于其所用的材质都有自己的特点。像在新石器时代,因为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小,大都就地取材。例如红山文化时期的玉材多为岫岩玉;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材多为透。夏商周时期典型玉器的纹饰与器型-145****0136的回

  • 1710年4月8日 康熙命编纂《字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字汇,康熙,康熙字典

    [摘要]:1710年4月8日康熙命编纂《字典》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康熙字典》经历了怎样的编纂过程?谢谢题主的提问。《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1710年是什么朝代?1710年是农历庚寅年,

  • 炎帝神农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神农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炎帝,耒耜,贡献

    [摘要]:炎帝神农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神农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三皇五帝】中神农炎帝,对中国人贡献都有哪些?轩辕皇帝同时代?根据题主所问,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答题,如有不当欢迎指正!1.“三皇五帝”就有谁?2.神农氏炎帝的贡献?3.轩辕氏黄帝的贡献?“三皇五帝”最早出现在《周礼·

  • 夏朝赋税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制度,夏朝,税收

    [摘要]:夏朝赋税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段夏朝历史的历史,夏后氏五十而贡的解释?五十而贡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据说是以五十亩土地若干年产量的平均数,征收10%的定额农业税。文献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税收有什么来源?-心若冰清2700的回答在中国,税收在夏朝就已出现。《孟

  • 中国发现最早原始文字:比甲骨文还早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字,汉字,甲骨文

    [摘要]:中国发现最早原始文字:比甲骨文还早千余年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所谓的象形文指的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一种原始字体,中国早期的甲骨文,石刻文以及金文都算是象形文字,而目前的汉字也还保留着象形文的特征,只不过经过这上。人类出土最早的文字?最早发现的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

  • 三国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新野,玻利维亚,魏国

    [摘要]:三国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过哪些大事?刚好自己正在读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过的大事,特别特别的多。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南北朝历史是中国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是民族大分裂大融...三国演义是哪三个国家?三国演义讲的是魏国,蜀国,吴国三

  • 白虎是什么神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四象,白虎,神兽

    [摘要]:白虎是什么神兽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四大神兽白虎原名?白虎(báihǔ)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于八卦为乾、兑、于五行主金,象征四象中的少阴,四季...“白虎”是什么?晚清首富胡雪岩,死前告诫子孙:勿近白虎?穷人孩子早当家胡雪岩的发

  • 明朝塞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洪武,秦王

    [摘要]:明朝塞王是什么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初九大攘夷塞王都有谁?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来吸取元朝宗室薄弱,导致天下大乱时无人拱卫帝室。二来为了新生的大明王朝免遭二世而亡的命运,决定封建诸王,让皇子们“上卫国家,...明初九大塞王封地面积?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元朝并没有彻

  • 唐朝的世家大族七姓十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太原,陇西

    [摘要]:唐朝的世家大族七姓十家是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隋唐时的五姓七宗是什么?五姓七宗,又称为五姓七家、七宗五姓、五姓七望。也就是五个姓,七和郡望、宗族。古代世族大家在古代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地位。而其中有五姓最为最贵。就是李。唐朝四大名门?盛唐时期有个宰相薛元超,是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