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揭秘靖难之役的坦克军团:朵颜三卫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时期的朵颜三卫到底有多厉害?朵颜三卫并不是单纯的仅仅只是一支队伍,其实是明朝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设置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本来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朵颜三卫和三千营?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蒙古一部,后来归顺了明朝,起初是朱元璋儿子宁王的部署,被朱棣强行绑架在了靖难的战车上。正是因为这支骑兵,朱棣才能靠绕道突袭,...成祖皇帝为什么选择朵颜三卫作为大明边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永保江山,在建国以后实行了分封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朱元璋的盘算是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保卫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后台是否能够镇的住这些藩王,果然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建文帝采取了昏招,先削弱小的藩王,结果打草惊蛇,惊动了当时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导致朱棣有所提防。
果然就在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建文帝也有点发昏,当时燕王朱棣要进京奔丧,你抓住他就完了,非要命令他返回封地,结果后来想抓抓不住了,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在姚广孝的怂恿下于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朱棣的靖难之役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燕王军队作战骁勇之外,建文帝也帮了不少忙,首先由于朱元璋把武将清理的太干净了,导致建文帝无将可用,还有在关键时刻,除了天祝朱棣,建文帝也昏招频出,每每在朱棣快要被抓住的时候,调走军队,导致朱棣胜利。此外,朱棣之所以能够靖难比较顺利,还是得到了当时的“坦克部队”朵颜三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二十一年(1388),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被明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
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明廷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明实录·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做明朝的“属夷”。
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齐叶特。这是因为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后来,明朝也把朵颜卫称为兀良哈卫。当初,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福余卫,朵颜卫在后。后来,朵颜卫实力迅速壮大,跃居三卫之首。因此,明朝往往把三卫笼而统之地称作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把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的驻地统称为“兀良哈地区”。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前,借助兀良哈三卫蒙古人的支持,挫败了镇守大宁卫(卫治在今赤峰市宁城县)的宁王朱权。后来,他又向兀良哈三卫借用3000名精骑兵,作为其“靖难军”的骨干。从史书上看,这个骑兵部队每次战斗总是打主攻,往往以少胜多,出其不意,以千人军队击败万人军队,真正称得上当时的坦克部队。为朱棣的靖难之役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事后论功行赏,朱棣并没有完全兑现诺言,虽然封在大宁地区,但是朱棣后来却不允许他们放牧,朵颜三卫做了坚持不懈的斗争,虽然在朱棣时期被打败损失严重,但是依然坚持战斗,后来随着明朝军事实力下降,到15世纪中期,他们终于来到明朝长城边外驻牧。此后,兀良哈三卫驻牧地分布情况是:“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州)、义(州)历广宁(卫)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明史》卷328)。从此,西拉木伦河和辽河以南,东起开原,西近宣府的长城边外,均属兀良哈地区。
关于“揭秘靖难之役的坦克军团:朵颜三卫”的问题
明朝时期的朵颜三卫到底有多厉害?
朵颜三卫并不是单纯的仅仅只是一支队伍,其实是明朝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设置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本来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其次。
朵颜三卫和三千营?
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蒙古一部,后来归顺了明朝,起初是朱元璋儿子宁王的部署,被朱棣强行绑架在了靖难的战车上。正是因为这支骑兵,朱棣才能靠绕道突袭,...
成祖皇帝为什么选择朵颜三卫作为大明边境的屏障?
朱棣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对于国防,他是很用心的,不会说出现如此的纰漏。如果一定要说明原因,只能说实力不济。他是靖难起家的,皇帝本不...在。
明代前期,放弃朵颜三卫是否是导致“天子守边”局面的原因?
我认为,朵颜三卫并不是导致明朝“天子守边”的原因。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朵颜三卫”与“天子守边”。天子守边以往历朝历代,均为"天子居中,诸侯守边",以形...
靖难之役朱棣的兵力组成?
据史书记载,朱棣起兵时率八百将士,偷袭北平后收编了大宁的全部军队(包括其骑兵精锐朵颜三卫)据史书记载,朱棣起兵时率八百将士,偷袭北平后收编了大宁的全部军。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有多少人?
史书载,明成祖起兵仅800,后收编大宁军队,包括朵颜三卫,增兵数万,一路攻陷收编,兵力大增,建文元年和李景隆对峙是以后精兵20多万,破南京城,靖难之役结束史书载。
明朝靖难之役,都说朱棣是实力最强的藩王,为什么他起兵的时候只有八百人?
明朝靖难之役,都说朱棣是最有实力的藩王,那怎么会起兵的时候才八百人,要知道,历来藩王起兵造反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在这里,朱棣又是怎么靠着八百人而最终起...明。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关键是你愿意听真话还是假话?说假话可以让某些人产生一种报复性的快感。如果说真话就麻烦了,可能会对一些精神脆弱的民族蛋白质们造成巨。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中原打的不可开交,蒙古为何不趁机南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南京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开始对镇守在各地的藩王实行了削藩,周王、代...
靖难之役路线图-173****3055的回答
靖难之役要图如下:举报/反馈匿名用户_百度图片战事之初,因北方诸将多燕王旧...十月,朱棣亲自率精骑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