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难跳出外戚或宦官擅权这一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难跳出外戚或宦官擅权这一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3/12/10 18:05:50

意大利著名政论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君主应懂得权谋,既要有狮子般勇敢,又要有狐狸般狡猾,不能被谄媚者蒙蔽或左右。说着容易做起难,不然,为何历代皇帝都难以跳出外戚或宦官专权这一怪圈呢?

汉元帝去世之后,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时代,石显被逐出朝廷,宦官势力急剧弱化。但汉成帝荒淫奢侈,个人品德远不及元帝,而优柔寡断却过之而无不及。有史家说:“汉治陵夷,始于元帝,而其大坏则自成帝。”究其原因,就是成帝过于倚重外戚,权柄被外戚掌控。太后王政君的八位兄弟(除王曼早逝外)无不位高权重,其中五人居然同日被封侯;王氏子弟分别为卿、大夫、侍中、诸曹,占据要职,遍布朝廷。外戚得势,专横跋扈,骄奢淫逸,政治日益腐败。西汉政权最终难以为继,以致外戚王莽取而代之。

后来,经过重新洗牌,政权又落入刘氏皇裔手中,东汉王朝得以建立。不过,东汉免不了重复西汉的故事,几位有为君主开创“中兴”局面之后,继任君主又开始重用外戚与宦官,到了桓、灵两帝时期,宦官与外戚两股势力已将国家折腾得千疮百孔,不可避免地土崩瓦解,从而进入战乱频仍的三国时代。

直观上看,西汉的衰败始于汉元帝,因为他在位时宦官专权。若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病灶其实源于汉武帝,或者说是汉武帝埋下宦官专权的祸根。汉武帝后期,为了强化皇权专制,同时,兼顾个人享乐,特地建立中书尚书制度,任用宦官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从而降低了丞相的地位,削弱了丞相的职权,进而形成“内廷”与“外朝”,重大事项由“内廷”决策,外朝只是奉旨行事。这样的制度安排显然不合理,但汉武帝是颇有雄才大略的强人,可以收放自如,宦官职权再大,只能牵制丞相,而不能动摇他的权威,如同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后来汉昭帝即位,有强势的霍光执政,也不会出问题;汉宣帝聪慧睿智,刚柔相济,也能掌握大局。然而,汉元帝优柔寡断,过于宽厚,重用宦官的问题就不免暴露出来。

石显之所以“议论常持故事”,就是秉承武帝时故事或先例,为自己擅权寻找法理依据。同理,汉武帝重用外戚不出问题,宣帝重用外戚也不出问题,而成帝重用外戚就出问题,关键在于汉成帝只是汉元帝式的常人,而不是武帝式的强人,宣帝式的英主。

综观历史,也不能过于责怪汉武帝做出那样的制度安排。毕竟被宦官祸害的王朝不只是西汉、东汉。

除了宋朝,汉人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几乎都葬送于宦官手里。秦朝急剧灭亡,宦官赵高无疑是罪魁祸首。大唐分崩离析,病根在于宦官与藩镇两股势力。明朝走向衰败,也与宦官专权分不开。

有意思的是,太祖朱元璋明确立下“宦官不得干政”的禁令,告诫子孙必须遵循。而有明一代,宦官干政最为猖獗,为害最为剧烈。

所以,从更深层次反思,宦官干政问题,并不在于宦官本身,而应从根本制度(帝制)找原因。毕竟宦官是依附皇帝而存在的,是倚仗皇帝而发挥作用的。对于古代皇帝而言,稳固自身皇位是其核心利益,为此会有诸多顾忌。重用皇族宗室,担忧他们觊觎皇位;重用士大夫,害怕出现权臣;而宦官是自己身边人,他们没有家室,似乎值得信任。殊不知,宦官这种受过宫刑的特殊群体,人格与心理已然变态,重用他们势必带来更大危害。遗憾的是,这样的故事在帝制时代不断发生,明知前朝因此衰亡,后世君主却仍旧效仿,重蹈覆辙。

回头再看汉元帝,既然在他前后都出现过宦官为害问题,那么就不完全是他个人原因。如若国家兴亡仅维系于某一个人,说明这个制度安排有问题。好的制度安排,即便是常人,也能进行有效治理。而古代帝制,似乎只有明君或强人才能“治”,否则就会“乱”,这充分证明帝制本身有问题,毕竟明君或强人可遇而不可求,更多的是常人。所以,要使国家处于长治久安状态,关键在于根本制度的安排。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并确保该体系有效运行,才能走出兴衰交替、治乱循环的怪圈。

标签: 宦官擅权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来清朝格格不是现在这种叫法,根本不用叫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格格,历史解密

    近几年间清宫剧大火,在让人们娱乐的同时,也普及了许多知识,知道了许多宫廷礼仪,见识了各种服饰装扮,还有当时皇家中不同的称呼,说话方式等等。可电视剧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也从没经历过当时的生活,所以在某些方面做得就不是很准确。今天我们就听人称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老人来给我们讲述那些真正的清朝时期的

  • 三国绝世美人杜夫人,关羽对她一见钟情,曹操为她不惜和关羽翻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乱世出英雄,还出美女。要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相信大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貂蝉,要知道貂蝉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代表之一。可是三国时期的美女不仅只有貂蝉一人,尤其是下面咱们要说的一位巅峰时期的容颜绝对赛过貂蝉,因为在她面前关二爷都淡定不下来,这个人就是三国大名鼎鼎的美妇杜夫人。杜夫人是何许人也,她又是

  • 古代弓箭手一般都会在箭矢上面放点什么 为什么喜欢放粪坑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弓箭手,历史解密

    在古代战争期间,有步兵,骑兵,然后还有弓箭手,长枪兵等兵种。那么这么多兵种,哪个兵种最厉害呢?首先是如果在开阔的,战场上肯定是骑兵比较厉害。毕竟骑兵的机动性大,然后冲击力比较强,所以骑兵是一个。还有就是弓箭兵,如果说什么兵种能克制住骑兵的话,那么肯定是弓箭手,毕竟弓箭手就相当于一个拿枪,一个拿刀。弓

  • 李世民一生最可怕的对手:西秦霸王薛举有多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举,唐朝,历史解密

    薛举,河东汾阴人士,现在的山西万荣县,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西楚霸王项羽,西秦霸王薛举的名气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就是这个薛举却在军事上把李世民打得大败,这个人身上有哪些传奇经历呢?隋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都想夺得天下的霸主,李渊和自己的儿子们李建成、李世民顺利的拿下长安,有了自己的根据

  • 柏林墙现在还在吗 10个景点地区别分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德国,柏林墙,历史解密

    柏林墙在今天的德国首都幸存下来。东西方之间的一次性障碍已被拆除、削减或拍卖。1961年至1989年间,强大的东德防御工事长156.4公里,完全包围了当时的西柏林。如今,柏林莫伦大街的东边画廊,最长的幸存片段,延伸约1.3公里,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步行。根据“柏林墙故事”,在两个德国统一后,部署了65

  • 北京长安街为什么修那么宽?是为了跑飞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安街,历史解密

    北京,古今名城,多朝帝都,城市历史几可追溯至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自春秋战国时期被燕国立为国都始,先后称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辽、金、元、明、清等帝统时代,及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至49年后,北京均为都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皇家古建、四合院、胡同、京剧、特

  • 关于唐圭璋的评价是怎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圭璋,文学家,历史解密

    唐圭璋曾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顾问、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作家协会江苏分会委员、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南京市文联副主席。1924年,唐圭璋和尹孝曾结婚,二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并育有三个女儿(唐棣华、唐棣仪、唐棣棣)。但这段美满的婚姻并不长久。1936年,尹孝曾病逝,唐圭璋极为悲痛,此后终生未娶。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杀胡惟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史》将胡惟庸列为明朝的头号奸臣,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他还不解气发《昭示奸党录》把胡惟庸一同党羽全部都写进去,朱元璋是想让他们遗臭万年,杀人诛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胡惟庸的能力,胡惟庸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但是有才干是好事也是坏事。胡惟庸并非朱元璋起兵之时就加入朱元璋的,他算是半路出家。龙凤元年(1

  • 颖贵妃过生日时养子来祝寿,为何却被嘉庆训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颖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过生日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如果有人给自己祝寿那就更高兴了。但是,清朝有一位妃子过生日,养子前来祝寿,却受到了皇帝的训斥,更想不到的是,这个妃子刚过完生日就去世了,她便是乾隆五大贵妃之一的颖贵妃巴林氏。巴林氏是出身于蒙古镶红旗的一位蒙古族女子,父亲讷亲在朝廷担任都统和轻车都尉的职务。在清

  • 十六国时期代国皇帝:拓跋翳槐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拓跋翳槐,十六国,历史解密

    魏烈帝拓跋翳槐(?-338年),中国十六国时期代国皇帝,329年至335年、337年至338年在位,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的先祖之一。拓跋郁律之子,拓跋纥那之堂侄,代国第十二任皇帝。纥那即代王位时,翳槐居住在其舅父贺兰蔼头之贺兰部中。327年,纥那命蔼头交出翳槐,蔼头不从,纥那遂联合宇文部攻贺兰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