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的美倾国倾城,春秋时期让两个国君折腰

她的美倾国倾城,春秋时期让两个国君折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50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8:52

提到春秋战国齐国的文姜,喜欢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她的,文姜跟她姐姐宣姜是一对姐妹花,她俩的所作所为,不仅在《诗经》和《史记》等都有记载,甚至还影响了几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但这里就有个疑问,由于齐襄公、鲁桓公和文姜的关系,最终两个男人都因文姜死了,她后来又咋样了呢?网络上有说文姜在出嫁前就跟哥哥诸儿鹊桥暗渡,到底是真是假呢?

错爱源于对爱的无知。齐襄公诸儿原本跟文姜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但是两人从小玩到大,最后发展到你情我意去了。后世在记述这两人的感情时,都给戴上了不雅的帽子,把一些不好的词汇都加在文姜头上,但忽略了当时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自古二八佳人要出嫁,试想一个不到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对男女情感还是处在朦胧状态,加上春秋战国的社会环境,他俩产生了超越兄妹之间的亲情,是有其根源的。

另外,文姜为什么把心思寄托在哥哥诸儿身上?因为当齐僖公感谢郑国公子忽帮助打败北戎后,想把小女儿文姜许配给他,没想到公子忽却以郑国太小,他配不上大国的名义搪塞了过去,还送给齐国一个成语“齐大非偶”,根本没把文姜的美貌放在眼里。

一方面,文姜自认为公子忽长相俊美,又帮助齐国打败了敌人,忽在她心目中已经树起高大上的形象;另一方面,自己长得天生丽质,人见人夸,哪个男人看了不动心?唯独公子忽没瞧上眼,为此文姜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唯一能安慰她的只有从小都在一起的玩伴诸儿了。

对于诸儿跟妹妹的暧昧,齐僖公心里是清楚的,所以,当诸儿没事经常往妹妹房间跑的时候,齐僖公就把他撵了出去,并告诫他以后有事让侍女过来就行了。为怕夜长梦多,齐僖公仓促间就把文姜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

都是朦胧诗惹的祸。对公子忽失去了希望,又要嫁给一个半拉老头,文姜心里当然一百个不愿意了。在她即将要出嫁的时候,她病倒了,最想见的只有诸儿了,因为只有诸儿才能了解她此刻的心情。所以,当诸儿用一首朦胧诗来诉说离别的伤感时,文姜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把心中的积怨马上发泄了出来。

初看起来,诸儿跟文姜的相思诗并没什么你爱我意的浓烈,但把两人彼此的心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儿首先让人捎去一首诗说:“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意思是妹妹啊,你漂亮得象朵桃花,脸蛋好看得象天上的云霞,虽然我们近在咫尺,却不能摘到这朵桃花,不知道最终花落谁家去了?唉,可悲可叹,我真有点不甘心啊。

文姜看后马上写道:“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意思说,既然你说我长得像朵桃花,美丽圣洁,今天你要是不摘了,什么时候才能摘得到呢?唉,反复告诉你,不要忘记我。

从相思诗中可以看出,兄妹俩是发自内心的表白,从小一起长大,早已把兄妹的感情抛到了脑后,所以才有这么真情的流露。当文姜上车要走时,诸儿还想最后送他到鲁国,但齐僖公一次次的阻挠,终没得逞。

说诸儿是个无赖也好,说这事是他挑逗的也好,但他对文姜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十八年前的一首诗,生离死别。十八年后,当诸儿继位成了齐襄公后,虽然他身边美女如云,却还是亲自到边境迎接文姜,这是什么样的一段痴情啊。

所以,从上面这段叙述,文姜和诸儿的兄妹情也只是停留在相思之中,并没付诸现实,网络上有人说诸儿在文姜出嫁的头天晚上牵手相依是不现实的。因为齐僖公为防丑事外传,所以抓紧把文姜嫁人了事,根本没有让诸儿有可乘之机,从这首离别诗上也能读懂当时两人没有见面。

喜欢文姜的两个男人都死了,她却活着。齐姜嫁到鲁国生了两个孩子,十八年后陪鲁桓公回到齐国。这个时候,诸儿和文姜都是成年人,十八年的相思酿成干柴烈火,所以做出了越格的事。当鲁桓公发现以后非常愤怒,齐襄公就以请他喝酒之机,安排彭生把他杀了。

没有了鲁桓公约束,兄妹俩可以无所顾忌了,但鲁国不干了,非要找出凶手不可,见这情势文姜也没脸回去。好在国君是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在庆父掺和下,鲁庄公在齐鲁边境给文姜找了块糕地盖了驿馆,兄妹俩这这么偷偷摸摸的隔天见上一面。可好景不长,在一次打猎时,齐襄公让变成野猪的彭生给吓病了,不久就死了。

有人要问,死了两个国君,文姜不会有好果了吃吧?事实是她还活着,而且还帮儿子治理鲁国治理得好好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虽然兄妹俩乱情但并没违背什么法律,春秋战国时期本来对男女之事就比较见怪不怪,他俩这点事要是放在民间根本不是事。其次,文姜是齐国的公主,就算齐襄公死了,她在齐国也安然无恙,因为她没有威胁到其它公子的安全和利益。再者就是文姜的儿子当了国君,有他挡着,鲁国谁也不会为难一个国君的母亲。

标签: 文姜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清朝三种堪称“铁饭碗”的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一份好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现在大家普遍将公务员看成好的工作,虽然待遇和收入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它的优点就是稳定,可以说是铁饭碗。公务员的工作和休息是现在人们最向往的。其实不仅是在现在,在古代的各行各业中,也有很多让人羡慕的工作,也有很多铁饭碗,比如清朝就有三个职位是让人们羡慕的铁饭

  •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后秦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秦,十六国,历史解密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历经三十四年。前秦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

  • 樊城之战,关羽用了一条什么阴毒诡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猛将之一,在小说中关羽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当世无敌,然而却给人一种赳赳武夫的形象,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关羽,不仅武功盖世,他的计谋同样厉害,最能展示关羽计谋的当属樊城之战,当时诸葛亮、刘备都不在他身边,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赢了樊城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从荆州出发,率

  • 光绪皇帝的墓被专家挖开后看了一眼,却发现慈禧的一段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民国,因为那时候的动荡不安,各大军阀都想征募兵士来扩张军队。由于沒有充足的钱,这时候,军伐孙殿英就萌发了盗墓的想法,特别由于战争,因此盗墓也较为流行。孙殿英随后制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盗墓事件,他跑去盗了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孙殿英在慈禧太后的墓中偷走了很多宝藏,其中包括慈禧太后嘴里

  • 911事件中的英雄 美国华裔空姐邓月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华裔,历史解密

    邓月薇(1956年2月5日—2001年9月11日),祖籍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小海村委会龙安村,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美国华裔空姐,生前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乘务员。2001年9月11日早上,邓月薇在美国航空公司第11号班机上值勤,该航班起飞后不久即被恐怖分子劫持。大约8时20分,邓月薇向地面控制中

  • 兵马俑为何一律不戴头盔?其中隐藏着秦军战斗力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头盔,现如今已经成为保证大家安全的首选,甚至还成为高危岗位的标配,虽然看似十分笨重,但在危急时刻,却无时无刻保护着我们的。想必大家会在古装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将士们身着笨重的盔甲和武器,在战场上殊死搏斗。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日,由于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兵马俑被称为世

  • 申包胥哭秦庭:国破之际幸好得援军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申包胥哭秦庭,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末年,原楚国大臣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父兄之仇,辗转来到吴国,助公子光登上吴王宝座。之后,吴军在伍子胥和兵圣孙武的带领下,五战五捷,最终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将楚平王从坟墓中挖出来,亲自鞭尸泄愤。吴军占领楚国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吴王等高层也公然强抢楚王妃嫔,楚国士大夫的夫人等,给所有楚国人民都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期间为什么德国仅用11天就占领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斯拉夫,德国,历史解密

    1941年4月6日,德国军队向南斯拉夫发起了进攻,史称“入侵南斯拉夫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南斯拉夫高层早有预料,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抵抗德国的入侵。按照常理来讲,在这次战争中,南斯拉夫的优势很大。首先,南斯拉夫拥有120万大军,同德军的进攻兵力不相上下;其次,南斯拉夫境内多是崎岖山地,似乎不利

  • 清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爱新觉罗·颙琰的皇五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爱新觉罗·绵愉,清朝,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绵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庆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为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时为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两姐皆早夭。被封为惠亲王,著有文集为《爱日斋集》。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绵愉病死,谥号端,有奕详、奕询等子六人。嘉庆二十五

  • 北宋杨家将中有七郎八虎,都是哪些人呢,有什么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家将,七郎八虎,历史解密

    原来“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将世家杨家的兄弟八人,其中七个是亲兄弟,一个是义兄弟,所以被称为"七郎八虎"。评书中杨家将第二代为兄弟七人,有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合成“老八郎”。而第三代杨家将的名字则有很多说法:《宋史》等书所记兄弟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