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小怜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她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冯小怜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她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8 更新时间:2024/1/10 23:15:54

要知道一个古代女子究竟有多美,得看男人是如何宠爱她的,是否为了这个女人,愿意舍弃一切身外之物,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冯小怜就是这样的人,北齐后主高纬就因为她,丢掉了江山,也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冯小怜剧照)

那么,冯小怜究竟有多美呢?

史书对冯小怜的美没有过多的记载,只是说她“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但我们可以从冯小怜的众多荒唐艳史中,大概勾勒出她的美丽。

该怎么来形容冯小怜呢?“沉鱼落雁,羞花闭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那么,冯小怜应该当仁不让的地位居第五,如果她不是“祸水”的恶名在外,说不定还能跻身前四。因为单从外表来说,冯小怜还真未必输给上述四位绝代美人。

史料虽然没有说明冯小怜有多美,还是有一个记载。冯小怜柔弱无骨,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冬天里,抱着她犹如一团软棉花,能给人舒适的温暖。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冯小怜又冷若冰霜,如一块美玉能浸人心脾。

这段记载,和宋玉形容邻家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着粉则太白”的记载,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这样的美女,却遇上了以残暴、昏庸和荒淫著称的“无愁天子”高纬,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冯小怜被穆邪利进献给高纬后,“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同马,愿得生死一处”。

尽管高纬的后宫美女如云,多达500位,但从第一眼看到冯小怜开始,高纬就一刻也无法离开她了。更为荒唐的是,每次上朝接见朝臣,商议国家大事时,高纬都会带上冯小怜,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一边听取大臣上奏,一边和冯小怜亲热,搞得发言的大臣语无伦次,不知所言。

高纬则坦然自若,反倒责怪大臣们大惊小怪,意思是说,“我都没介意,你们反倒还害羞了?如此的绝色美人,藏在深宫不为所知太可惜了,应该让大家一起饱眼福”。以至于出现“玉体横陈”这样荒诞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高纬剧照)

北周皇帝正是看到了高纬的昏庸无知,知道攻取北齐机会来了,于是兵发三路,气势汹汹地掩杀过来。

公元576年,北周军队猛攻平阳,高纬和冯小怜正在三堆处围猎。报信的人接连来了三次,都被高纬的随从挡回。等到第四次来报时,高纬才念念不舍地准备程回宫,但冯小怜意犹未尽,“请更杀一围”。

随从认为这句话大不敬,而且相当的不吉利。因为“杀一围”和高纬的“纬”字谐音。但高纬哈哈大笑,反以为乐,又和冯小怜投入到了欢快的狩猎当中。就这样,高纬失去了晋州。

北齐大将组织军队反攻晋州,挖了几条地道,准备从地道中奇袭北周军队。

冯小怜知道后,好奇地央求高纬带她到地道里参观。等到冯小怜梳妆完毕来到地道时,城里的北周军队已经封住了地道,对北齐军队展开了反攻,打得北齐落花流水。

就这样,北周军队一路撵着高纬的屁股,打到了北齐都城邺城,守城将领指挥数万大军拼死抵抗,但大敌当前,士兵士气低落。将领希望高纬以帝王身份为士兵们鼓气,重振军威。

但平时只知道骄奢淫逸的高纬,从来没有深入过战场一线,更不用说在成千上万的士兵前面发表讲话。

将领没办法,只好帮高纬拟定了讲话内容,并再三叮嘱最好不要带冯小怜前往。但冯小怜想看看北齐军的威武阵势,高纬也需要冯小怜陪同壮胆。于是,在又一次等待冯小怜一番精心的梳妆打扮后,两人才姗姗来到了北齐军阵前。

(宇文邕剧照)

北齐将士浴血奋战了好几年,终于可以看到了自己的皇帝,内心非常激动,早早地列队迎接。高纬登上点将台后,下面的数万大军齐刷刷地跪下并山呼“万岁”,冯小怜也被这声势浩大的气场震慑住了。

高纬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却半天没能说出一句话,只好看着冯小怜傻笑,冯小怜也回了高纬一阵傻笑。台下的士兵看到如此场景,一阵哄笑,高纬的鼓气之旅,就在这样的一片笑声中收场了。

在数万北齐军的注目下,高纬搂着冯小怜的小蛮腰,登上马车走了。士兵们目瞪口呆,没有听到皇帝的一句慰问,不过还算有点收获,至少瞻仰了淑妃爆表的颜值。这样的帝王,士兵们还能为他卖命吗,亡国只是分分钟的事儿。

终于,邺城被破,高纬心急火燎地将皇位传给几岁的儿子,带上宠妃冯小怜一路溃逃,最终双双在青州成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俘虏。

被押解到长安后,厚颜无耻的高纬居然还央求宇文邕,将冯小怜赐还给他,宇文邕说:“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随后把冯小怜给了他。

公元577年,高纬还是被宇文邕随便找个借口砍了,冯小怜被赐给代奰王宇文达。她又和和宇文达的妃子李氏争宠,差点逼死了李氏。宇文达死后,冯小怜转手来到了李氏的哥哥手里,最终被逼自杀。

能和四大美女媲美的冯小怜,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红颜薄命”的宿命,用一根麻绳了结了自己。

(参考资料:《北史》)

标签: 冯小怜北齐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说宋殇公是战争狂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殇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宋穆公立有太子冯(音平),如果没有意外,下面该太子冯继位。可是宋穆公病重时,他却召来大司马孔父嘉,遗命立哥哥的太子与夷为君,并让孔父嘉当顾命大臣。孔父嘉说大伙都愿意立公子冯,希望宋穆公能再作考虑。宋穆公说:“哥哥舍弃自己的太子把君位传给了我,我可不敢忘记他的恩德。我现在也要追随他去了,如果

  •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子产,春秋,历史解密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的执政大臣。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贤臣。只可惜生不逢时,子产做执政大臣的时候,郑国已经很衰落了。衰落到给楚国、晋国这样的大国做下国的地步。不管谁当了上国,每年郑国都要进贡很多钱物。公元前542年的某一天,郑国国君郑简公和执政大臣子产,押解着贡品车队,一路风尘地来到了晋国首都。这次给晋国

  • 梁山上最被忽视的三岗位是什么?足以毁灭整个梁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山,宋朝,历史解密

    梁山上最被忽视的三岗位,看上去虽不重要,但足以毁灭整个梁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梁山上有108名好汉,正是由于他们在梁山各司其职、努力工作,才使梁山的事业蒸蒸日上。梁山主要的岗位可分为,领导层、马军、步军、水军、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几个部分,其中宋

  • 揭秘:西汉诸侯王到底有多暴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侯王,汉朝,历史解密

    西汉封爵只有两等,侯爵之上就是王爵。侯爵封地不广,诸侯王却据有郡国,连城百十,廷上自称寡人,声势足以抗衡中央。在异姓诸侯王被剿灭,吕氏外戚被功臣系连根拔除之后,同姓诸侯王就成了西汉王朝的心腹大患。此等大患,历经文、景、武三朝才得以弭除,其中又以平定七国之乱为最关键转折,汉武帝推恩令彻底化解威胁。到了

  • 51岁雍正爱上15岁少女,生下一个儿子乾隆怎么对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上位期间非常的勤勉,几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国事上,所以他在后宫中花的时间就相对而言比较少了,他也算是历史上拥有妃子较少的一位皇帝了,仅仅只封了三十几位,其中身份升到的嫔妃那更是少,能做上妃位的仅仅只有三人。这三位大家可能也都比较熟悉,看过甄嬛传的观众应该听说过齐妃,而另外两人则是宁妃和

  •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士族,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士族”的前身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士”,他们都是文化人,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当时有特定的社会地位。后来,经过演变,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士”又被称为“士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官吏多以经术起家。一些强宗大姓开始让族中子弟读书,从而入朝为官,得势之后转而发展家族

  • 李渊临死前告诫李世民不许杀这个人,李世民为何转身全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有不少皇帝留下了丰功伟绩,被称作千古明君。然而更多的是昏庸无能者,如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也有不少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的人,比如商朝的末代皇帝商纣王,又比如隋朝的隋炀帝杨广。这个时候的李渊还是他手下的一位大臣,按理说李渊这个人优柔寡断,而且没有多大野心,一心想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

  • 音乐家梅百器:傅雷之子傅聪的师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梅百器,意大利,历史解密

    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年)意大利人。是傅雷之子傅聪的师父。生于佛罗伦萨。7岁开始在拿不勒斯音乐学校学习钢琴,11岁即登台演出。14岁时去罗马随钢琴家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斯加姆巴蒂习钢琴。1895年曾获得"李斯特钢琴比赛"大奖。次年,在音乐大师普契尼的推荐下,考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

  • 孔子母亲为何到死都不告诉孔子他父亲埋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到死也没有告诉孔子的父亲是谁,而是没有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最终埋葬在哪里。好玩的国学认为,颜征在一生是很崇拜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把他当作大英雄,因为叔梁纥的身体健壮、武功高强,是当时的鲁国五虎将之一。她深以嫁给叔梁纥为荣。之所以没有告诉孔子的父亲死后最终埋在哪里

  • 太平公主小时候为什么要出家呢 出家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太平公主,历史解密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太平公主剧照不过,话说到了唐高宗时…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