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骗两次的楚怀王已经逃出秦国了,为什么却没回楚国继续当王?

被骗两次的楚怀王已经逃出秦国了,为什么却没回楚国继续当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21 更新时间:2024/1/19 23:48:59

战国时期的国君中,要说冤大头,没有人能超过楚怀王了。

楚怀王被秦国骗两次,最后还被秦国抓起来当人质。最终,他还是从秦国逃了出来。不过,他却没有回楚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楚国呢?

(楚怀王剧照)

说起来,楚怀王并非像影视中所说的那么昏庸好色。他继位后注重人才引进,积极推进变法,开辟海上商贸,四处开疆拓土。因此楚国在他的领导下,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军事发达,很快就凭实力,成为战国时期各国争相与之交好的巨无霸。

不过,论玩套路,楚怀王却始终不是秦国的对手。

比如公元前313年,秦惠王想要攻打齐国,但忌惮齐楚合纵结盟,于是派国相张仪前去游说楚怀王。

张仪见到楚怀王后,表示只要他能和齐国断交,秦国不仅送他6座城池,还愿意把秦国的公主嫁给他,以此缔结秦楚之好。

楚怀王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事,当然一口应承。为表诚意,还专门派人跑到齐国去辱骂齐宣王

齐宣王怒不可遏,秦国却趁机找到齐宣王,与之建交。

当然,张仪画的大饼,楚怀王并没有吃到。最后,大梦初醒的楚怀王这才知道被套路了。于是,恼羞成怒率兵攻打秦国,结果被秦齐两国联合起来摁在地上摩擦。不光丹阳和汉中被他们夺去,还被迫割让城池才平息战事。

吃了大亏的楚怀王好生不甘,又不敢再对秦国用兵,于是把怨恨都加在张仪的身上,认为这个糟老头子坏得狠。所以他和秦国做了笔交易,表示愿意拿黔中那块地,交换张仪。

秦惠王早就垂涎黔中了,立刻就愉快地答应了楚怀王,这样一来,张仪终于落到了楚怀王的手中。

张仪为了自救,便收买楚怀王身边的佞臣,并借机向楚怀王最宠爱的夫人郑袖大进谗言。由于郑袖求情,他不仅被免去了牢狱之灾,还被楚怀王奉为上宾,临走还得到了丰厚的礼物。

张仪走后,楚怀王依稀觉得自己又犯了一次傻,于是派人去追张仪,结果张仪早已进了秦国境内。楚怀王懊恼之余,想到又白白送了一块地给秦国,心里更加气恼。

(张仪剧照)

经过楚怀王的几番折腾,楚国的势力和威望都大不如前,反而是秦国竟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了。

公元前303年,由于楚怀王背离盟约,齐、韩、魏联合秦国起攻打楚国。

楚怀王无奈,便把太子熊横派到秦国做质子,希望得到秦国相助。

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昭王,他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人,因此在宣太后的干涉下,秦国派兵帮助楚国化解了危机,双方结为盟友。

然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熊横在秦国做质子时,居然和秦昭王的臣子发生械斗,并杀死了对方。身负命案的熊横担心要受秦国严苛的律法,于是逃回了楚国。

秦昭王正愁没有借口和楚国打一架呢,这下赶紧整顿军队,联合齐、韩、魏把楚国打得一点脾气也没有。

后来秦国不等楚国喘过气来,又大兵压境,再次大败楚国。

楚国因此一蹶不振,楚怀王也破罐子破摔,再也没有当年锐意改革的那股明君之气了。

公元前299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接连夺下8座城池。

秦昭王觉得打仗要耗费人力物力,不如另想个不折兵损将的办法来夺取楚国的土地。

于是,秦昭王给楚怀王写信,表示要和他结为盟友。为表示郑重,约定在武关当面签订盟约。

面对秦昭王抛来的橄榄枝,楚怀王感觉就像个烫山芋。如果真是能结为盟友,以后至少少个劲敌,可万一是耍的花招呢?

但不去,又怕得罪秦国,再挑战事。

思来想去,楚怀王还是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开会。

当时,屈原认为秦国狡诈阴险,是虎狼之国,不可轻信。

然而,楚怀王的次子公子兰却想趁机夺取国君之位,所以一再劝说楚怀王赶紧去。

(秦昭王剧照)

楚怀王也觉得秦昭王少不更事,朝政都由宣太后把持,而宣太后又是楚国人,自然不能拿他如何,所以就带着人马出发了。

结果到了武关后,楚怀王就被秦昭王派出的伏兵截断了后路。

秦昭王开门见山要楚怀王拿城池换自由,楚怀王没想到小毛孩子也给他下套,气恼之余,当然不同意,于是他被囚禁在了咸阳。

秦国又派出使者到楚国去,表示想要回国君,就拿城池来交换。

但楚国的大臣认为秦昭王不可信,所以他们干脆把太子熊横拥立为新的国君。

这样一来,秦昭王也很被动。因为楚怀王已经不是国君了,也就失去了交换土地的价值。可是白白放了他,又会遭人耻笑。于是越想越气,便把气撒在楚怀王身上,百般虐待他。

这样吃了1年多的苦后,不堪忍受的楚怀王,终于瞅准机会杀死了狱卒,逃出了秦国。

可是通往楚国的道路都有秦军把守,他只得改逃到赵国境内。没想到赵国国君一向怕事,不敢收留他。无奈之下,他又想逃到魏国,结果中途被便被追随而来的秦军擒获,再次被带回咸阳关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对于楚怀王的遭遇,楚国却充耳不闻,从来没有过问过他的消息。

陷入绝望的楚怀王在抑郁中,一病不起,最后死在了秦国。

楚怀王死后,秦国将他的尸体交还给了楚国。楚国人虽然同情他的悲惨遭遇,但大家觉得毕竟没能让秦国得逞,所以心里又不免暗暗高兴。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著名美食家:萧美人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萧美人,清朝,历史解密

    萧美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萧美人,家住仪征真州城南。据传,萧娘年轻时是一位美女,在不少诗词中就有赞她"昔年丰姿,面如夹岸芙蓉,目似澄澈秋水。"说她少年出炉时,就以仪态高雅、天生丽质而出众,几乎

  • 唐律那个时代最好的法律,唐高祖首创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武侠小说中,有几个朝代经常被人们写到,以其恢弘的气势,夺权的纷争,甚至后宫的恶斗,战争的场面,被文人雅士津津乐道。比如秦朝、唐朝、明朝等等,正是因为它朝代的政治与其经济、文化甚至是法律息息相关并相辅相成,而彰显出大国的威风。因为钟爱武侠小说,不得不钟爱它的历史、地理和行省制度,更要关注它的法律,以免

  • 宦官专权: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宦官专权,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皇帝受到的来自外朝文官集团的威胁,另一个是皇帝个人权力与文官集团权力的对比。最早起产生于古埃及。阉割源于祭祀言,是一种最古老的民俗。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

  • 如果东周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会重振周室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周,历史解密

    首先第一个疑问是:即便是周王室拥有像管仲一样的人才,周天子能重用他吗?管仲本人是周穆王之后,如果周王室能重任他,管仲一定会甘愿为周王室服务。可问题在于,周王室会有哪位天子像齐桓公一样信任并重用他呢?即便是齐桓公,在与管仲合作初期也是矛盾重重。这可以从齐桓公回国头两三年的政绩表现出来:公元前685年,

  • 古代妃子都是怎么陪葬的 殉葬的方式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妃子,历史解密

    古代妃子殉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殉葬在古代的时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入葬方式,能够享受这种方式的一般都是帝王或者是地位非常告的人,在皇帝死后,妃子也会被陪葬,不过人殉的昂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又出现了,那么古代妃子陪葬

  • 为什么张辽不遵军令偷偷喝酒,曹操居然还感动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公认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真实形象,有很多地方是与小说以及戏曲舞台上的塑造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真实的生活中,曹操要比艺术作品中的描述更加节俭,他一向反对奢靡。以曹操的身份地位,即使排斥锦衣玉食,但是也应该有差不多的生活质量吧?但是,曹操却从不计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有手下人

  • 东察合台汗国的衰落到底和谁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察合台汗国,明朝,历史解密

    1432年东察合台汗歪思去世,他的后裔互相攻伐,东察合台汗国内部纷争不断,四分五裂,北疆大部被东察合台汗国统治,南疆是尔羌汗国,东疆有东察克台-吐鲁番汗国,东疆哈密是原元朝肃王统治。东察合台汗国1388年迁都到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后来在蒙古瓦剌部的打击下又于1418年迁都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

  • 此三位“应梦贤臣”一个为相振兴朝纲?一个为相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纵览大多数历史演义小说或是野史书籍,为了衬托出某位历史名臣能为(能力手段)非同凡人,其出山辅佐君王之时,著作者皆会以君王得祥瑞之梦手法来写,使得故事更具可读性和延展性等,而这些由君王所梦出山的历史名臣,美名其曰为“应梦贤臣”。而在诸多的演义小说之“应梦贤臣”中,最为著名的悔昔认为乃“武丁梦说”、“文

  • 明朝唯一传世状元考卷,看看这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自从出现了科举制,中国古代的寒门学子也都有了步入仕途的机会。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直到清朝灭亡,总共延续了近1300年时间,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文武状元加起来就有770多人。文状元的故事在民间被演绎得更多,但你知道文状元是怎么炼成的吗?十年寒窗苦读,考验的不光是个人意志力,还有天资。有的人皓首穷经

  • 隋朝的建立,有没有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陇集团,北魏,隋朝,历史解密

    说到关陇集团,我们知道自从建立就一直到左右中国的历史发展动向。对当时的历史发展可以说都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不管是哪个王朝的建立都会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因为没有这些人的支持,这些王朝想建立就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当年统一中国的隋朝是否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呢?我们都知道的隋朝的建立者岁隋文帝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