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称帝深得沐英帮助,称帝后却让人家改姓

朱元璋称帝深得沐英帮助,称帝后却让人家改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3/12/10 8:21:46

在古代能够被皇帝赐姓似乎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影视剧中对于皇帝的赐姓也表现的是皇恩浩荡,被赐姓的人也是乐意地接受赏赐,将自己的姓改掉,虽然是世世代代习惯的姓,可怎么能比得上皇帝御赐的姓呢?更何况这姓其实是与权力富贵挂钩着呢。

不过赐姓也是分好坏的,上述所处的一般是赐予国姓,或者是王公贵族的姓,,但另一种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坏的姓则是带着侮辱性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明朝开国皇帝在众多历史皇帝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是真正的从底层发展起来的,期间甚至还做过和尚,不同于其他继承皇位的皇帝,他没有太大的政治信心,所以上位后将中央权力全部集中于自己手上,疑心也比他人来得更重,但对于自己的养子沐英却是很好的。

1344年,与朱元璋毫无关系的一个婴儿悄悄诞生了,父亲也早早去世,又恰逢天下动乱,民间不满元朝的残酷统治,爆发了农民起义,孤儿寡母两人一路上逃难,最终母亲也病逝,只剩下一个年仅八岁的男孩,他就是沐英。

万幸的是他独自流浪,一路上竟然是到了濠州城,此地正是被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占领着,而朱元璋恰巧还没有子女,看着年幼的孩子,夫妻两人不忍心,就将他留了下来,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读书写字,也教他该如何打仗,少年时期的沐英一直在征战重度过,这也让他真正认识到了乱世的残酷和领会到了带兵经验。

在他成年前,就已经是跟着朱元璋一同征战了,两人如同亲父子一般互相照顾,而在他成年后,也开始担起了重担,被朱元璋派去先后镇守镇江和广信,四年后沐英在朱元璋的指挥下,他带兵去攻破分水关,继而成功占领崇安,攻破十八寨,俘获敌军。也就是在这年,他的朱姓被皇帝收回,重新赐姓为沐。

此时的朱元璋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其他儿子也担心沐英将来会是他们的威胁,皇帝也考虑到将来有可能因为朱姓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便想着为他改姓,他对沐英说:”你不能再姓朱了,我给你改姓吧,重新赐给你一个姓氏“。

沐英说:”那么改姓沐吧!”沐英说,改姓“沐”的理由是因为他时常说自己沐浴在朱元璋夫妻两人的养育之恩下,此生都是朱家的儿子,朱元璋听了他的建议,对他的怀疑瞬息打消了。

沐英仍然是被委以重任,镇守建宁,拿下邵武、延平和汀州,朱元璋开了征战天下,与元朝决战,他也被委以重任,授为镇国将军,而后又被封为大都督,掌管着各方军力,即使是改了姓,朱元璋还是很信任自己的养子。

随后的天下征战中,冲锋陷阵,他为朱元璋立下了许多功劳,处理繁杂军务,练兵出正,1377年间,沐英和邓愈带着三路大军进攻川藏,一直打到了昆仑山,可见其威猛,因为战功显著,沐英被封为西平侯,福及子孙后代。1380年,沐英带兵清剿元朝残余,连着八个日夜,翻山越岭,渡过黄河,经过流沙,沐英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两路偷袭夹击敌人,一举拿下元朝残余势力,俘虏了众多的元朝贵族,打了一个漂亮的仗。

此时的沐英已经是征战多年的将领了,率兵打仗自有一套,1381年,朱元璋再次派出三十万军队去清剿云南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亲自规划了进军路线,任命沐英为副将军,现在的沐英已经可以和公认的名将媲美了。但这场仗并不是那么好打。

云南的苍山洱海自然地理极其占优势,易受难攻,时常有大雾弥漫,使得大军不能和元军正面交锋,只能是派探子打入敌人内部刺探军情,然后再过河攻打,沐英等人再次攻下云南大理,占领后也并未进行屠杀,只是俘获了众人,此后元朝再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带兵返回后,沐英却听到了一则噩耗,马皇后病逝了,曾经是他为己出的养母去世了,这让他怎么能不伤心,甚至是直接口吐鲜血,可战争还是没有真正结束,沐英等人再次领兵征战,叛军集合了二十万的军队进攻昆明,沐英赶过去和昆明首领会和,再次击败敌人,斩首七万余人,成功守住昆明。

朱元璋在云南征战,战乱平息后,朱元璋直接让他留在了云南,镇守云南,这样一来就离开了皇城,但沐英并没有感觉到不妥,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云南的改革上,请求皇帝准许他改革,朱元璋也自然是允了,随后沐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开荒种地,屯守兵力,驻兵把首守,严明刑罚,在他的管理下,云南实现了自给自足,农业也发展了起来,他还学着内地的选官制度,为云南引进优秀的人才。

六年后沐英才回到了京城,父子俩见面谈了很多,朱元璋也是感受颇多,认为沐英掌管西南,他也就无忧了,但奈何长年累月的征战,已经是让沐英的身体出了问题,三年后,朱标去世,朱标可以说得上是他的兄弟,沐英伤心不已,一病不起,不久便在云南病逝了,享年48岁,朱元璋听闻这个消息悲痛不已,亲自迎接了被运回的灵柩,厚葬沐英,随后又命沐英子孙后代驻守云南。

沐英在后人的评价中还是很高的,他的忠心耿耿,他对待士兵的随和,管理云南卓有成效,世世代代影响当地人,这一切都是源于朱元璋当年收养了沐英,让他感恩至此。

标签: 沐英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一品大员如果被刺杀,朝廷会是怎么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品大员,清朝,历史解密

    古时的官员都是有品阶的,共有九品。一品大员乃是地位权势最高的,然后依次递减,九品为最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芝麻官了。通常这一品大员都是供职于朝堂之上,整天围着皇帝转,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拿捏得十分妥当。不然也不会做到这个位置之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异类,与那帮人格格不入。如果真是有才的话,皇帝也不会太

  • 揭秘:刘备为什么一直不肯担任徐州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真的是一部文笔和人物描写非常不错的小说,里面既有乱世枭雄的曹操,也有被人称作忠义二爷的关羽,更是有着大智如愚的刘备。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愧是第一的传奇历史小说。在刘备创业最开始的时候,徐州牧陶谦曾经三让徐州与他,刘备为什么一直不肯接受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家世先来分析,提起来刘备我们都知道他

  • 揭秘古代生活:古代女人刮体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无论是那一代,没有水也没有电。生活真的是有诸多的不方便啊。不止如此,出行啊,医疗啊。啥的确实都是痛点啊。现在人穿越到了古代那根本就是无法生存的啊。什么?不能洗澡?震惊啊。什么?不能穿短裤?难受啊。什么?没有冰淇淋可以吃?我的天不能活了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古代的姑娘。说一说古代的姑娘,

  • 历史上单雄信为何降唐后,徐茂公求情还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单雄信在五个反王被擒之后,向李世民大营发起了自杀式冲锋,最后力尽被擒。在拒绝了李世民劝降之后,单雄信大笑着走向刑场,徐茂功(李勣)程咬金罗成等人都来送行。徐茂功跟李渊和李世民都关系都没那么好,起码当时没那么好;另外,徐茂功在不久之前刚犯了一个大错:兵败被擒短暂投降了窦建德并接受了窦建德的封赏;第三点

  • 御林军与禁军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禁军,封建制度,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基本都有御林军,御林军一般都是为了保护皇帝而设立的,御林军里面的军人各个身怀绝技,可以以一敌百,战斗力十分强悍,与御林军相似的还有禁军,但是这两只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一起谈谈两者的区别御林军与禁军有什么区别?关于御林军和禁军的区别,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概念来看下,就明白了

  • 被骗两次的楚怀王已经逃出秦国了,为什么却没回楚国继续当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的国君中,要说冤大头,没有人能超过楚怀王了。楚怀王被秦国骗两次,最后还被秦国抓起来当人质。最终,他还是从秦国逃了出来。不过,他却没有回楚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楚国呢?(楚怀王剧照)说起来,楚怀王并非像影视中所说的那么昏庸好色。他继位后注重人才引进,积极推进变法,开辟海上商贸,四处开疆拓土。因此

  • 清朝著名美食家:萧美人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萧美人,清朝,历史解密

    萧美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萧美人,家住仪征真州城南。据传,萧娘年轻时是一位美女,在不少诗词中就有赞她"昔年丰姿,面如夹岸芙蓉,目似澄澈秋水。"说她少年出炉时,就以仪态高雅、天生丽质而出众,几乎

  • 唐律那个时代最好的法律,唐高祖首创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武侠小说中,有几个朝代经常被人们写到,以其恢弘的气势,夺权的纷争,甚至后宫的恶斗,战争的场面,被文人雅士津津乐道。比如秦朝、唐朝、明朝等等,正是因为它朝代的政治与其经济、文化甚至是法律息息相关并相辅相成,而彰显出大国的威风。因为钟爱武侠小说,不得不钟爱它的历史、地理和行省制度,更要关注它的法律,以免

  • 宦官专权: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宦官专权,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皇帝受到的来自外朝文官集团的威胁,另一个是皇帝个人权力与文官集团权力的对比。最早起产生于古埃及。阉割源于祭祀言,是一种最古老的民俗。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

  • 如果东周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会重振周室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周,历史解密

    首先第一个疑问是:即便是周王室拥有像管仲一样的人才,周天子能重用他吗?管仲本人是周穆王之后,如果周王室能重任他,管仲一定会甘愿为周王室服务。可问题在于,周王室会有哪位天子像齐桓公一样信任并重用他呢?即便是齐桓公,在与管仲合作初期也是矛盾重重。这可以从齐桓公回国头两三年的政绩表现出来:公元前6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