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如何将儿媳杨玉环占为己有的呢?

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如何将儿媳杨玉环占为己有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3/12/9 16:38:06

正是因为李隆基没有中意的嫔妃,去哪里就寝都成了他每天难以决定的一个问题。为了此事,他想到了一个法子,就是让每位嫔妃头上插一朵鲜花,然后放飞一只蝴蝶如若。蝴蝶落在谁的头上,当天晚上他就临幸谁。这种招蜂引蝶的游戏出现在皇室,未免也太荒唐了。不过,李隆基不愧为才子,他的这个“创作”确实很文雅。

这样荒唐的生活过了差不多两年,慢慢的李隆基也就玩腻了。在他内心,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欲的释放,还需要像惠妃那般情投意合的女子来填补他情感上的虚空。正当他无可奈何的时候,高力士却建议他把儿子寿王的妃子召入宫中。这种丧失伦理道德的事情恐怕只有从宦官的口中才能说得出来,可是从另外层面看,唐玄宗的中年似乎也过于荒诞了!难怪唐朝后期的实力会出现下滑,这是与他的消沉与荒唐造就的。可是,话又说回来,高力士的这个建议对唐玄宗而言似乎是个好主意,只不过是他的首创还是在唐玄宗暗示下提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那么,寿王李瑁太无辜,也太可怜了!他的母亲之死给父亲造成的感情创伤,竟然需要自己的妻子去抚慰?一个阴阳两隔,一个即将成为他的后妈,他的这两个至爱的女人都离他而去。对寿王李瑁而言是无奈的,是可悲。

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在高力士的精心策划与安排下,杨玉环随驾前往骊山,与李隆基相会于华清宫。此时,杨玉环才二十二岁,而李隆基已经五十六岁了。

公公与儿媳妇约会,杨玉环究竟是怎样的心情,我们不知道。是惶恐,是惊愕,是喜悦,是希冀,还是对过去的依恋?也许这些统统都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隆基的喜悦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据史书称杨玉环“既进见,玄宗大悦”。当见到刚沐浴完毕的杨玉环如出水芙蓉般站在他的面前时,年过半百的李隆基竟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自己的儿媳。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那一刻,所有的仁义道德,所有的礼义廉耻,几乎都被李隆基抛到了九霄云外。骊山华清宫相会之后,唐玄宗决定,一定要与杨玉环长相厮守。令他犯难的是,此时杨玉环的身份还是寿王妃,是自己的儿媳,如何才能够冠冕堂皇地把她变成自己的女人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公元692年(长寿二年)正月初二,李隆基的母亲窦氏在洛阳宫中被武则天杀害,尸骨无存。李隆基登基后,追尊窦氏为皇太后,并于每年正月初二为窦氏忌辰举办悼念活动,为太后追福。

李隆基从骊山回来后,转眼就到了新年。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他借着为母亲追福的名义,却以杨玉环“自愿出家”为由,颁发了一道诏书,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在唐朝,皇室女子当道姑为死者追福,确实有先例。到唐睿宗时,李隆基的两个妹妹都被度为女道士,一个叫“金仙”,一个叫“玉真”。至于度道的原因,据说是为天皇太后武则天追福。唐睿宗去过世后,李隆基的女儿万安公主也成了女道士。只是,金仙、玉真、万安公主,她们确实成了真道士,而杨玉环只是一个通过度道作为幌子的假道姑。为此,李隆基特意为杨玉环取了一个道号——太真。在被度为女道士后的第十天,杨玉环再次随李隆基一同前往骊山泡温泉、洗鸳鸯浴了。

从骊山回来后,李隆基住进了兴庆宫,然后把杨玉环安排在大明宫,并破例在宫中为她建造了一座道观。其中的玄机是,兴庆宫与大明宫之间有一座“复道”相连,这座复道犹如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从此,这里成了一个老男人与盛唐第一美女幽会的场所。对杨玉环来说,唐玄宗这个男人,老是老了点,但他毕竟是皇帝,是一国之君,他操纵着一个庞大的唐帝国,并且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能够演奏多种乐器。像笛子、琵琶、羯鼓等,李隆基是样样精通,盛唐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也是经他润色加工而成。所有这些对年轻的杨玉环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因为她本身也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杨玉环中知晓音乐,擅长歌舞,据古代舞蹈史专家分析,她很可能是《霓裳羽衣舞》的编舞者。

杨玉环舞姿的曼妙,有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为证: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如此一来,一位拥有至高无上皇权的老才子在身旁奏乐,佳人随拍翩翩起舞,曲尽其妙、舞尽其态。这样的生活,或许真的只有天上才有。为掩人耳目,杨玉环以道姑的身份都是半公开半掩饰地与李隆基幽会,这样差不多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杨玉环第三次同李隆基前往骊山,住了二十六天。当他们一行回到长安后,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才蓦然发现,道姑“杨太真”居然脱下了道冠,换上了华美的长裙,戴上了金钗步摇,然后与李隆基一起住进了兴庆宫。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产生了很多悲剧。比如司马衷明明是个白痴,但是晋武帝司马炎要遵从嫡长子制,就算他是白痴,也要把皇位传给他。这也就直接造成了西晋的“八王之乱”,以及最后西晋灭亡的悲剧。再比如李世民的能力本来很强,他所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的。但是李渊遵奉嫡长子继承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也因此造成了“玄武

  • 生来就头发过颈的她,舅父是皇上,丈夫是开国皇帝,李世民四兄弟是她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生活在封建社会時期的大家遭受旧思想的危害,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封建迷信,那时的大家不管碰到好事儿错事都将其归为神明分配的結果。由于针对神明拥有盲目跟风的钦佩,因此针对这些利害的人物,古代的大家也习惯将一些神迹堆积在那人手上,例如很多名人出生的时候都出现过异象,实际的情况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为了夸大人

  • 东汉末年中山贩马商人苏双简介 他的生平及典籍描述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苏双,生活于东汉末年,中山人,与张世平为同路商人。刘备起兵时曾资助军粮战马,后不知去向。人物生平相传为东汉末年中山贩马商人,曾与张世平同路,资助刘备组织武装、建立政权。于《三国演义》第一回出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资助刘备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刘备所使用的“双股剑”、关羽所使用的“青龙

  • 南宋扛不住蒙元的攻击,为何安南却能扛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安南(现在的越南)等挡住蒙元的三次攻击,而作为安南宗主国的南宋,却被蒙元给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安南比南宋还厉害?显然,历史不能作这种简单的推理。蒙元最终没有把安南拿下来,是有原因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主观上,蒙元并没有很用心地和安南作战,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蒙元打安南的目的,是为

  • 他一生打了1次大胜仗,却影响了魏蜀吴三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聊聊五虎上将中的首席虎将关羽。当然在正史上是不存在五虎上将这个说法的,为了通俗易懂方便起见,如此一说,看官朋友切莫误会是说演义。我们谈的仍然是正史。因为演义所造成的艺术影响,关羽已经不单纯是一位武将,而成了一个位具有信仰意义的神。但是我们如果想了解历史真相,就必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在史载

  • 古代厨师都是男人都是在皇宫 为什么他们就不需要净身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厨师,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那是皇权主义,皇宫里面前朝是皇上办公的地方,后宫,住的就是皇上的美貌嫔妃,于是就有了很多的宫女,来伺候他们,但是有的重活宫女干不了,只能找男人,但是皇帝有这么多女人,要是有了男人,难免不会有绿帽子。于是就出来了这样的职业,宦官,他们失去了男性的特征,才能进宫里当差,不过他们的待遇,还算是

  • 雍正王朝时期参与夺嫡的九王,哪一个姥爷家的背景这般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国在现如今的国际社会中,人们被称之为“唐人”,而我国代表性的服装自然是“唐装”。大家都知道,当全世界全部國家都了解中国古代时,唐朝就是我国。当时,唐朝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那时,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来自《西游记》的高粱也听到了大唐的高粱,这引起了大多数当地人的注意,表明唐朝产生了很大

  • 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缘故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王后是古时候封建王朝時期女士的最大影响力和殊荣。(武侧天以外,从绝大多数看来)。皇上通常状况下都是立王后,要不是即位后娶正室,要不之前总有正室,立即册立。王后和别的嫔妃不同,别的妃子也仅仅皇上的妾,而王后有政冶影响力,许多场所必须参加。王后也会变成政党更替时关键的角色。依照古时候的承继规章制度,王后

  • 御林军为什么要戴面具?他们和禁军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御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基本都有御林军,御林军一般都是为了保护皇帝而设立的,御林军里面的军人各个身怀绝技,可以以一敌百,战斗力十分强悍,与御林军相似的还有禁军,但是这两只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一起谈谈两者的区别关于御林军和禁军的区别,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概念来看下,就明白了禁 军原指皇帝的亲兵,即

  • 君主制: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历史解密

    君主制(英语:Monarchy)是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由单一国家领袖行使名义上或是绝对的政体权力,通常为世袭制,且为终身任期。从发展史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时期,其王国多为绝对君主制,和现代国家不同。随着征服和被征服,很多演变为现代国家,并由此形成当今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如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