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

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3/12/10 5:34:32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产生了很多悲剧。比如司马衷明明是个白痴,但是晋武帝司马炎要遵从嫡长子制,就算他是白痴,也要把皇位传给他。这也就直接造成了西晋的“八王之乱”,以及最后西晋灭亡的悲剧。再比如李世民的能力本来很强,他所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的。但是李渊遵奉嫡长子继承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也因此造成了“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玄武门之变)

如果晋武帝司马炎一开始就选择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成年的皇子来继承皇位,显然“八王之乱”的悲剧绝对不会发生。同样的,如果李渊一开始就选择功劳最大的,也最有能力的李世民为太子,“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残杀的悲剧,也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选一个有能力的人为国家领导人,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个常识。毕竟国家领导人是整个国家的掌舵人,国家的掌舵人要是没选好,整个国家必然会发生很多悲剧的事情。可是古人为什么连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愿意用,而偏偏要执着于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呢?

因而很多人就想到,如果古人不执着于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奉行唯才是举,是不是就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呢?

这个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恰恰相反。古代之所以一定要坚持实行嫡长子制。正是为了避免争夺皇位引发的兄弟相残、亲人厮杀、诸侯争霸这样的悲剧。为什么这么说呢?

(康熙剧照)

我们拿历史上的一件实际事情来研究。康熙皇帝很早就按照嫡长子制,选择了嫡长子胤礽为继承人。但由于他不满胤礽的一些做法,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以为,康熙是想唯才是举。(注意,是大家都觉得康熙是想搞唯才是举,而不是康熙真正在搞唯才是举),因此,大家都极力推荐最有才干,同时又最有亲和力的皇八子胤禩。

康熙大为生气,否定了胤禩,并且给予胤禩以及那些拥泵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否定大臣们的想法,以至于大臣们还是觉得,康熙是在搞唯才是举。所以大臣们都各自依附不同的皇子。也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残酷最惨烈的皇子们争夺储位的大战。

古代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曹操因为迟迟没有选择继承人,因此也引发了曹丕一党和曹植一党的大战。武则天也是因为迟迟没有选定继承人,因此引发了李氏和武氏之间的大争斗。

由此可见,古代如果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哪怕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仅仅有一些唯才是举的嫌疑,在后代之间引发争夺的惨烈程度,显然是更高的。那么,本来唯才是举是一个非常公平合理的方法,为什么在后代引发争夺的程度,反而会最高呢?

(曹丕剧照)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唯才是举看起来公平合理,其实非常不公平。之所以不公平,是因为做选择的人,不是全国人民,也不是朝廷中的所有大臣,或者所有皇室成员,而是只有皇帝一个人。

因为只有皇帝一个人,因此,标准就由皇帝一个人来定。皇帝都是有偏好的,他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他看到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这就会造成极大的偏差。

比如,隋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他就完全看错了。杨勇这个人,虽然爱奢华,但其实是个老实人。杨广这个人,表面上艰苦朴素,其实都是装的,不但趣味低下,而且爱奢华的程度远远高于杨勇。结果隋文帝没有看清楚,废黜了杨勇的太子之位,选择了杨广,最后自讨苦吃,被杨广给害死。

再比如,道光皇帝选择继承人,咸丰在道光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仁孝”之类的东西,其实都是他的老师教他的,并非是他的真情流露。而奕訢没有人教,反而是真情流露。结果道光给骗了,选择了咸丰为继承人。而事实证明,咸丰能力是很存问题的,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仁孝”,他的贪玩好耍,也因此造成了慈禧的上位,给近代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因为皇帝的标准可能是错的,又可能被蒙蔽。因而,这个看似公平的“唯才是举”,恰恰很不公平。反而“嫡长子制”,毕竟这个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而且摆在那里。先生的那个儿子,就应该当继承人;后面生的,就没有资格竞争。这才是真正的公正。

所以说,古代之所以采用“嫡长子制”,恰恰是为了体现公平,减少后代的争斗和残杀。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标签: 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生来就头发过颈的她,舅父是皇上,丈夫是开国皇帝,李世民四兄弟是她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生活在封建社会時期的大家遭受旧思想的危害,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封建迷信,那时的大家不管碰到好事儿错事都将其归为神明分配的結果。由于针对神明拥有盲目跟风的钦佩,因此针对这些利害的人物,古代的大家也习惯将一些神迹堆积在那人手上,例如很多名人出生的时候都出现过异象,实际的情况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为了夸大人

  • 东汉末年中山贩马商人苏双简介 他的生平及典籍描述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苏双,生活于东汉末年,中山人,与张世平为同路商人。刘备起兵时曾资助军粮战马,后不知去向。人物生平相传为东汉末年中山贩马商人,曾与张世平同路,资助刘备组织武装、建立政权。于《三国演义》第一回出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资助刘备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刘备所使用的“双股剑”、关羽所使用的“青龙

  • 南宋扛不住蒙元的攻击,为何安南却能扛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安南(现在的越南)等挡住蒙元的三次攻击,而作为安南宗主国的南宋,却被蒙元给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安南比南宋还厉害?显然,历史不能作这种简单的推理。蒙元最终没有把安南拿下来,是有原因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主观上,蒙元并没有很用心地和安南作战,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蒙元打安南的目的,是为

  • 他一生打了1次大胜仗,却影响了魏蜀吴三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聊聊五虎上将中的首席虎将关羽。当然在正史上是不存在五虎上将这个说法的,为了通俗易懂方便起见,如此一说,看官朋友切莫误会是说演义。我们谈的仍然是正史。因为演义所造成的艺术影响,关羽已经不单纯是一位武将,而成了一个位具有信仰意义的神。但是我们如果想了解历史真相,就必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在史载

  • 古代厨师都是男人都是在皇宫 为什么他们就不需要净身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厨师,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那是皇权主义,皇宫里面前朝是皇上办公的地方,后宫,住的就是皇上的美貌嫔妃,于是就有了很多的宫女,来伺候他们,但是有的重活宫女干不了,只能找男人,但是皇帝有这么多女人,要是有了男人,难免不会有绿帽子。于是就出来了这样的职业,宦官,他们失去了男性的特征,才能进宫里当差,不过他们的待遇,还算是

  • 雍正王朝时期参与夺嫡的九王,哪一个姥爷家的背景这般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国在现如今的国际社会中,人们被称之为“唐人”,而我国代表性的服装自然是“唐装”。大家都知道,当全世界全部國家都了解中国古代时,唐朝就是我国。当时,唐朝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那时,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来自《西游记》的高粱也听到了大唐的高粱,这引起了大多数当地人的注意,表明唐朝产生了很大

  • 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缘故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王后是古时候封建王朝時期女士的最大影响力和殊荣。(武侧天以外,从绝大多数看来)。皇上通常状况下都是立王后,要不是即位后娶正室,要不之前总有正室,立即册立。王后和别的嫔妃不同,别的妃子也仅仅皇上的妾,而王后有政冶影响力,许多场所必须参加。王后也会变成政党更替时关键的角色。依照古时候的承继规章制度,王后

  • 御林军为什么要戴面具?他们和禁军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御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基本都有御林军,御林军一般都是为了保护皇帝而设立的,御林军里面的军人各个身怀绝技,可以以一敌百,战斗力十分强悍,与御林军相似的还有禁军,但是这两只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一起谈谈两者的区别关于御林军和禁军的区别,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概念来看下,就明白了禁 军原指皇帝的亲兵,即

  • 君主制: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历史解密

    君主制(英语:Monarchy)是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由单一国家领袖行使名义上或是绝对的政体权力,通常为世袭制,且为终身任期。从发展史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时期,其王国多为绝对君主制,和现代国家不同。随着征服和被征服,很多演变为现代国家,并由此形成当今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如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及部

  • 朱元璋称帝深得沐英帮助,称帝后却让人家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沐英,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古代能够被皇帝赐姓似乎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影视剧中对于皇帝的赐姓也表现的是皇恩浩荡,被赐姓的人也是乐意地接受赏赐,将自己的姓改掉,虽然是世世代代习惯的姓,可怎么能比得上皇帝御赐的姓呢?更何况这姓其实是与权力富贵挂钩着呢。不过赐姓也是分好坏的,上述所处的一般是赐予国姓,或者是王公贵族的姓,,但另一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