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如何没处死魏忠贤,明朝的下场会如何?

崇祯如何没处死魏忠贤,明朝的下场会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4 更新时间:2023/12/20 8:00:56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的局面。白寿彝就曾经指出:“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至左右政局。”

所以,在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现象尤为严重。

朱由检登基后,他立即清算了太监集团,将阉党的罪状公诸于众,并将罪魁祸首魏忠贤发配到凤阳守皇陵。

魏忠贤去世后,崇祯又命人挖坟掘墓,将魏忠贤碎尸万段,将他的遗骸示众,以儆效尤。崇祯杀伐果决,在上台后立即对宦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为当时昏聩不堪的官场带来些许曙光的同时,也使朱由检在民间收获“圣君”的美名。时过境迁,十七年后,在起义军兵临北京城下之际,朱由检又命人收殓了魏忠贤的遗体,将其安葬,墓址选在香山碧云寺。

崇祯的举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且不说崇祯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收葬魏忠贤,此时,正值农民军即将攻陷京城的危机时刻,崇祯不将精力放在如何对敌上,竟然,还有闲工夫做一件与退敌毫无关联的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由检推翻了自己早年铲除阉党的初衷,重新肯定了魏忠贤对于明朝的功劳和价值,并且,在这十万火急的关头,分心替魏忠贤入殓呢?

明熹宗在弥留之际曾对朱由检说道:“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朱由校与魏忠贤的关系非比寻常,但排除个人关系外,朱由校恐怕还意识到了魏忠贤果断和清醒的行事作风。尤其在顾全大局、知人善用等政治问题上,魏忠贤从不含糊。而且魏忠贤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政治立场上从未“跑偏”,对大局的拿捏得十分精准,且目光长远敏锐,能够洞察国家潜在的危机。

笔者认为:魏忠贤为了巩固他在政治场上的地位,难免会做出党同伐异的勾当,向人展现出心机歹毒的一面。然而,魏忠贤有一些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曾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力排众议,力挺在辽阳一战失利的将军熊廷弼,并果断处罚了在宁锦一战中犯下大错的袁崇焕。更难得的是,魏忠贤大力举荐赵南星、孙承宗能臣,要知道这些大臣与宦官集团有非常大的私怨。

所以说,魏忠贤能够抛开这些恩怨向朝廷推荐可用之人,可见,他依然是个有原则的人。魏忠贤虽把持朝政,但这一时间国家被导向正轨,社会形势一片大好,辽东危机被解除。这种能力,这份功劳,是不应该被抹杀的。朱由检登基后,全国灾荒四起,饥民们聚义揭竿,后金又对大明虎视眈眈。

在这种内忧外患交织的紧要关头,朝廷需要一位能够主持军国大政的实干家,魏忠贤是不二之选。以魏忠贤的能力,虽然无法力挽狂澜将大明王朝带向中兴,但也不会使明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忠贤无疑是明朝的“续命丸”。然而,崇祯为了巩固皇权平息民愤,借着满朝文武“倒魏”的风潮,迅速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展开清算。

能够兵不血刃地解决宦官集团,始终是崇祯标榜自己的得意之作。可惜的是,就是因为崇祯过度骄傲自满,迷信自己的抱负和能力,这才让朱由检从自信走到自傲,从自傲走到自负,最终,刚愎自用仍不自知。魏忠贤去世后,曾被打压的东林党人重新崛起。对于盛世来说,文人儒将无疑可为国家锦上添花,但在国家危亡之际,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东林党人毫无用处。

我们不能否认朱由检励精图治、事必亲躬的事实,但是,态度与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朱由检既无知人善用之能,又治国乏术,加上他生性凉薄,对大臣十分严苛,死在崇祯手中的大臣丝毫不比死在魏忠贤手中的大臣少。因为不信任手下的大臣,朱由检在十七年内先后调换了六十多名中央官员,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高压态势使朝廷缺乏人才,也让民间的能人志士噤若寒蝉,不敢为朝廷卖命。走投无路后他,只能培养私人势力,重新扶持了一批比魏忠贤时期更腐败的宦官。

最终,朱由检还是走上了父辈的老路,促成了“十万太监亡大明”的悲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距离朱由检生命的终点还剩五天。崇祯在苦愁与绝望中,想到太监曹化淳的一句话:“若魏忠贤还活着,事情肯定不会落到这个地步。”朱由检终于顿悟,明白了皇兄驾崩前的那句“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

可惜的是,这番顿悟对于崇祯来说不再是醍醐灌顶的良药,反倒成了摧毁崇祯精神意志的剧毒,不论如何魏忠贤之死已成事实,朱由检再怎么做都于事无补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女儿红作为美酒之一,它的名字有怎样的故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浙江绍兴有个裁缝,工作兢兢业业,积蓄颇丰,成年后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事业有成,美人在抱的他高兴极了。古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裁缝还真是好福气,结婚不久后妻子就怀孕了。裁缝特别高兴,满心期待妻子给他生个大胖小子,延续香火。到了妻子快要临盆的时候,他买了好几坛黄酒,准备宴请街坊四邻,一同庆祝,

  • 从被曹操打败后归降与曹操 关羽为什么还能被封为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关羽曾经被曹操打败后归降与曹操,为何后来还被人称为武圣?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涌现了无数英才,谋者以精于算计让世人叹服,武者以其忠义之心让世人敬佩。无数谋者武将,都曾在历史中叱咤风云。但是转瞬之间,统统都化为了乌有。那些场景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留

  • 明朝严打贪腐,为何明朝贪腐反而更加严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出自贫民,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他懂得王朝来之不易。朱元璋当皇帝后,他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次他铁腕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但是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贪腐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对于明朝的贪腐,还

  • 刘备为何派关羽镇守荆州?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当初关羽及儿子被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然后斩首。益州离关羽死的地方很近,刘备为什么不救援关羽,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关羽送死,而没有援救呢?甚至有人认为,刘备不救关于,是想让关羽死,刘备才是杀掉关于的真正凶手。关羽重情重义,但不知道上下级关系该如何处理。刘备都称帝了,他还在公开场合叫大哥,而

  • 古代宫女在教完皇帝启蒙之后 她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给皇帝提供生理启蒙的宫女,后来去了哪里,结局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国初设猫之意,专为子孙长深宫,恐不知人道,误生育继嗣之事,使见猫之牝牡相逐,感发其生机。又有鸽子房,亦此意也。”这是出自于明代的《禁御秘闻》。简单来说,就是古代

  • 古代社会讲究长幼尊卑有序 正妻在家庭中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中国最讲究长幼尊卑有序,那么正妻在家庭中的权力有多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中国最讲究儒家伦理,追求社会结构稳定、长幼尊卑有序,你侵犯已婚妇女就是在破坏已有家庭的稳定、你侵犯未成年少女就是在破坏未来家庭稳定,这些行为是绝对不允许发生

  • 张温是怎么击退王保保的?详解兰州保卫战的具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明朝开国名将张温击退王保保的故事。张温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名将,关于其具体的出生地,史书上没有留下具体的记载,只早知道他很早的时候就跟着老朱一起南征北战,在渡江战役中发挥出色,被授为了天策卫指挥佥事。接

  • 汉朝很多明君,为何最后会灭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前206—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带给后世足够的荣耀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政治路径。与此同时,汉朝衰落的历史原因也足以警

  • 南明坐拥百万大军,为什么坚持的时间还没南宋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坐拥百万大军,为什么坚持的时间还没南宋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北宋灭亡于靖康之变。靖康之变意味着北宋的灭亡,但金军并没有消灭全部宋朝力量,各地的禁军、义军此起彼伏,义勇抗金。著名的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刘錡等将领,都是出

  • 古代银子作为最重要的流通货币 银子到底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你见过古代真正的银子么?绝不是电视剧中的样子,上面全是牙印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董收藏领域,人们最常见的货币就是铜钱了,尤其是清朝的铜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但是古代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却是银子,也就是银锭。我们常常看到的影视剧中,常常在一块红布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