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鄱阳湖大战的战况如何?朱元璋为何会后怕?

鄱阳湖大战的战况如何?朱元璋为何会后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3/12/22 8:30:48

。鄱阳湖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

朱元璋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最终朱元璋虽然获得了全胜,但是,这是一场让朱元璋感到后怕的战争。后来他曾经对刘伯温感叹道:“不听先生的话,而有安丰之行,假如友谅趁我军之出,应天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势去矣。”

朱元璋说的安丰之行,是当时张士诚围攻小明王韩林儿(韩山童的儿子)的最后一座城池安丰。韩林儿抵挡不住,向朱元璋告急。于是朱元璋率军渡江救安丰。陈友谅趁这个机会,率领60万大军围攻洪都。镇守洪都的朱元璋义子朱文正死守了三个月,差点被陈友谅打下来了。同时陈友谅占领了吉安、临江、无为州等广大地区。洪都是军事重镇,一旦被城破,朱元璋将进退失据。所以朱元璋赶紧从安丰撤围,回到应天,但是主力却无法及时回来。朱元璋没办法,只好“围魏救赵”,进军鄱阳湖,从而拉开了鄱阳湖决战的序幕。

当然了,朱元璋之所以感到后怕,还不仅仅因为这一点。可以说,整个鄱阳湖战役,直到消灭陈友谅的最后一刻,朱元璋其实就一直处在不安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陈友谅实在太强大。

一是陈友谅的水军力量是朱元璋水军力量的十倍以上。这个数据太可怕了,这基本是秒杀朱元璋的力量。

二是陈友谅的战船都是楼船巨舟。楼船巨舟是水战中的巨无霸武器,士兵们若是站在楼船上,往敌方的小船一通射箭,敌方的小船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

三是陈友谅站在上游,朱元璋站在下游。陈友谅只需要开着楼船往下一冲锋,朱元璋那些弱小的船根本就抵挡不住。

四是陈友谅以己之长攻敌人之短。陈友谅最厉害的就是水军,最适合的战争就是水战。陈友谅用自己厉害的打朱元璋不厉害的,本身就不是一种公平对决。

二、朱元璋受两面夹攻。

朱元璋所处的位置,上游是陈友谅,下游是张士诚和方国珍。朱元璋只联络上了方国珍。方国珍这个人的野心不大,不过,他本身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一旦朱元璋打败,他叛变过去对付朱元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张士诚则不受朱元璋拉拢,一心要和陈友谅联合起来,夹攻朱元璋。朱元璋处于前后夹攻之势,这种情况,确实是让朱元璋很害怕的。

前面讲到的朱元璋率军解安丰之围,救韩林儿,造成陈友谅大军围困洪都,就是两人夹攻造成的。后来朱元璋对刘伯温说,不应该前去救韩林儿。但是,朱元璋不救韩林儿,他在道义上就无法占主动,很可能大家不归附他,更打不赢。

三、陈友谅针对朱元璋“斩首”。

在鄱阳湖大战中,由于陈友谅是楼船,站得高看得远,因此很容易就发现朱元璋乘坐的战船,发炮攻击。有一次,朱元璋的战船搁浅了,被围困起来了。若不是常遇春用自己的船拼命撞击朱元璋的船,把朱元璋的船撞进水中,朱元璋就完了。

还有一次,陈友谅又发现了朱元璋的旗舰,又是一通猛攻。朱元璋刚转移到别的船上,那艘旗舰就被陈友谅的炮石击得粉碎。

可以说,朱元璋是数次从死亡线上逃出来的,他怎么会不感到后怕呢?

当然了,最终朱元璋还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打败了陈友谅。让鄱阳湖大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以少胜多的大战之一。

朱元璋能够打败陈友谅,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陈友谅骄傲轻敌,轻率冒进。陈友谅由于兵强马壮,所以在作战时便不怎么讲究策略,一味地要以强凌弱,最终吃了苦头。

二是朱元璋讲究战略战术。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使用了不少计策,比如诱敌深入计、诈降计、围魏救赵计、各个击破计等等。正是在这些计策出其不意的攻击中,陈友谅一步步被蚕食。

三是朱元璋充分利用气候打仗。朱元璋充分利用风向,实施火攻计策。同时充分利用长江水位的涨落,使得陈友谅的楼船无法发挥作用。而本身熟悉水战的陈友谅,却用铁链把楼船连接起来,把楼船变成了陆地,水战变成了陆战。这样蠢笨的做法,怎么能战胜朱元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刀如此厉害,为何到了宋朝很少使用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总结出来一个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唐刀的锻造价格太昂贵了,而且锻造的工艺有很复杂,那个时期的宋朝更受士兵喜欢的是带手柄的朴刀。这个事实在水浒传中就有记载,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赶着车子,直奔梁山泊路。在天圣八年宋仁宗期间,1035年的五月,利川路转云对陈贯说:穿着裤子拿着

  • 韩信就不想做皇帝 韩信为何没有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韩信为什么不想“三分天下”?他不想做皇帝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什么不想“三分天下”:公元前203年,韩信逼迫刘邦封自己做了齐王,项羽听说了这个事情,派遣说客武涉游说韩信。武涉对韩信说:“现在楚王和汉王争夺天下,胜负都掌握在您的手里。如果您支持汉王,汉

  • 清朝时期,绍兴师爷究竟是有多出名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师爷在古代等同于幕僚,因为将领出征常常以幕为府,所以出谋划策的人便称为幕僚。清朝时期,各个衙门都会聘请一位师爷,担任主官的助手,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不过师爷中最出名的便是绍兴师爷,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师爷会单独分出一个“绍兴师爷”?实际上这也是因为绍兴籍的师爷很多,而且流传度广,所以一时变成了师

  • 清朝戴梓已经发明出了"机关枪",为什么康熙却不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清朝国祚一共296年,是封建社会里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展密集,尤其在江南,商业那是相当不错。并且当时清朝已经开始明白军队火力装备的重要性,火药专家戴梓甚至发明出了“机关枪”,那么为什么康熙却不重视这么厉害的发明呢?虽然戴梓发明出来的机关枪,不能和现在的机关枪相比

  • 曹操如此喜欢曹植 曹植最后为什么还会输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植那么受宠爱,为什么还输给了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植是备受曹操宠爱的小儿子,在立世子这件事上,很多人都以为,曹植对世子是势在必得了。但是没想到最后坐上世子位子的人,竟然是风头总是不及曹植的曹丕。陈寿对这件事有过详细的探讨,那就是曹

  • 张柬之要发动神龙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不久便禅位给李显。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武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等诸大臣一起,发动“神龙政变”,把武则天赶下了台,唐中宗李显复位。这次政变的主导人毫无疑问是张柬之,《旧唐书·张柬之》中记载:“及诛

  • 古人在卖身的时候 古人头上为什么要插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卖身葬父的人,为何要在头上插一根稻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小到大的电视里一直都有卖身葬父,或者葬母的情节,大多都是些走投无路的姑娘们,跪在街上卖身为奴。这里就有一个小细节,在这些人的头上都会插着一根稻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光是卖身救母或者救父再或者葬

  • 安史之乱连长安都攻破了,为何没能灭亡唐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执政后期,是非常昏庸的,整天和杨贵妃嬉戏玩乐,荒于朝政,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被平息,但是,安史之乱也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既然当时反叛军一度势

  • 中山国在春秋时代是怎样的存在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中原大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国家上百个,这些国家经过了多年的战争洗礼以后,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十来个比较大一点的国家存活了下来,其中“战国七雄”可以说是个个实力雄厚,威震一方!但在此时,有一个国家的实力也绝对不可小嘘,那就是号称“战国第八强”的中山国。很多人都知道中山国(史书记载“中山之地,方

  • 历史上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怎么逆袭成为战国七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赵氏孤儿逆袭成功的故事。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名叫赵武。赵武家本来是晋国的世卿,赵武的母亲还是国君的女儿。后来国家发生政变,赵氏灭族。赵武却因为在此之前,已经跟着母亲离开家族,而活了下来。那时候的政局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