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头号宠臣李卫,为何乾隆要焚毁他的石像?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为何乾隆要焚毁他的石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3/12/30 18:10:08

雍正朝有三大模范总督:李卫田文镜鄂尔泰,都是雍正最宠爱的臣子。

雍正曾经让大学士尹继善评价这三位总督,尹继善巧妙回道:“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

李卫的“勇”和“粗”

雍正对尹继善的回答非常满意,那说明大学士总结的很到位。尹继善之所以说李卫“粗”,也是有原因的。

李卫原本是江苏丰县的一个土财主,30岁时花钱捐了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从此走上了大清的政坛。

李卫大字不是一个,公文由师爷代笔,而他做官的那一套,都是从说书先生那里学来的。所以官场的繁文缛节他不太懂,也不太在意。

比如他在《李卫当官》中,经常直呼年羹为老年。其实历史上的李卫也确实这么做的,他经常他的同僚包括上司都是“老”字加姓。

说李卫“勇”主要是讲李卫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不徇私枉法,这是雍正最欣赏的地方,也是李卫一路高升的秘诀。

不畏权贵

李卫在担任户部郎中时,主管银库事务。有位亲王贪污库银,在多次劝诫无效后,李卫放了一个柜子在户部走廊,上面写着“某王赢钱”。

这位亲王非常难堪,从此不好意思再贪污。而李卫因刚直给同为亲王的雍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为他以后平步青云埋下了伏笔。

雍正继位后,李卫调任云南盐驿道,因政绩卓著,仅三年时间就升任浙江巡抚,并兼任两浙盐政使。

李卫在巡抚任上大力打击贩卖私盐和匪患,他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发现浙江之所以私盐、匪患猖獗,主要原因是官匪勾结。

于是李卫把自己的同僚包括上司一起弹劾,最后浙江百姓得以过上太平安定的日子。

雍正十年,李卫由刑部尚书升任直隶总督。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插手地方事务,并欺压老百姓。李卫毫不留情直接向雍正弹劾鄂尔奇。

乾隆继位后,皇叔诚亲王允祕纵容手下抢占民田,百姓告到总督府,李卫照样上折子弹允祕。乾隆也十分欣赏李卫的“勇气”,又让他兼任直隶总河,这是李卫官场最巅峰时期。

廉洁奉公、不徇私情

李卫仕途一帆风顺,最高官至一品大员,他的家人不免仗势欺人,但李卫一样毫不留情。

李卫在浙江巡抚任上是,他的两个堂弟在老家欺压百姓,不过大事倒没犯。但李卫得知后,马上派人把两个惹事生非的堂弟抓到杭州,然后关进大牢,以示惩戒。

李卫在担任直隶总督时,他另一个堂弟李绾又惹事了,不过这次是大事。李绾强占民田,并将对方打成重伤。

这按李卫的性格本来是直接按律法办,但一想堂叔年纪太大,李绾又是独子,这让李卫犯了难。李卫不发话,江苏的官员也不敢自作主张,这事就耽搁下来了。

按常理他一品大员出面说一句话,李绾肯定啥事没有,但最后李卫为了不给雍正帝抹黑,还是着江苏府衙按大清律处置李绾。

纵观李卫一生,他没辜负朝廷的期望,朝廷也算没亏待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乾隆烧毁了他的“湖山神位”,这本来是浙江百姓爱戴李卫所立,但犯了乾隆汉人造“神”的大忌。

标签: 李卫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蔡国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国,春秋,历史解密

    蔡国(前1046~公元前447年),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因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上蔡县),重建蔡国。政治蔡国为姬姓国家,与周王室同宗。其始封者为蔡叔度。作为文王嫡子、武王同母弟的蔡叔度,因血缘的关

  • 历史上的孙膑为什么会被处以膑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膑,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兄弟处好了,能成大事,处不好也能坏大事。亲兄弟如此,师兄弟也是如此,甚至师兄弟之间出了问题会比亲兄弟更严重。庞涓的能力虽然不及孙膑,但毕竟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到了魏国之后,很受魏王器重,便被任命为大将,兼任军师很快便把魏国军队操练成了一只威名赫赫的劲旅,打了很多胜仗。而此时的庞涓,早已忘了自己

  • 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还能把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国,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之中,燕国一直是最弱小的那一批,常年和韩国争倒数第一。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较尴尬,被齐国和赵国这两大强国给堵在了蓟辽一带,还经常被欺负。虽然当年五国伐齐硬气了一把,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一直是弟弟。正好当时秦国在范睢来了之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燕国自然而然的和秦国走到了一起。早在长平之战前,即公元

  • 大臣妻子怀孕,皇帝知道后说:怀的一定是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明成祖永乐年间,朝中有两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解缙和胡广。二人同朝为官,又是吉水(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同乡,解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的进士,而胡广成名虽晚,却是建文帝年间的状元郎,在学问方面可说是并驾齐驱,旗鼓相当。明成祖朱棣在做了皇帝之后,对他们非常信任,任命二人做了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

  • 如果太子朱标没有病逝,那么朱棣还会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打算迁都开封,让朱标去勘探开封情况的时候,太子朱标突然病逝,从此大明朝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帝王。朱元璋为了表示对朱标的思念,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储君,并且将天下传给了他。然后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那就是朱棣为了称帝,在北平起兵南下反抗建文帝的朝廷,并且成功夺取了帝位。如果朱标没有死,按照大明

  •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倘若没有商鞅变法,秦国既不会灭亡,也不会继续衰弱下去,反而会慢慢地崛起,只不过没有历史上那么牛掰罢了。秦国在最衰弱的时候,也没有灭亡秦厉共公后,秦国君臣矛盾到达了巅峰,秦国陷入了极大的内耗中,国家衰弱到极点。公元前430年,义渠国大举侵秦,秦躁公指挥不动群臣,义渠一直打到了渭河流域,秦国才出手赶走强

  • 秦始皇陵,如今的技术都不敢挖掘,难不成是有比水银更为恐怖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可想而知,如果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絕對可以震惊全世界,单单是秦始皇陵中的壹角,秦兵马俑挖掘出去的那时候都早已震惊了全世界,倘若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正想看来的人不了解会有是多少。即便如此,秦始皇陵也不容挖掘。秦始皇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多少王侯将相的坟墓曾经被挖掘来开,又有多少人窥觑过秦始皇陵

  • 重耳流亡十几年,是怎么回到晋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重耳流亡,春秋,历史解密

    晋献公离世之前,骊姬将太子申生逼得自杀,逼走了二公子重耳,三公子夷吾,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晋国新任国君,这一事件被称为“骊姬之乱”。骊姬之乱给晋国造成了影响比较大,从这里开始,晋国的弑君事件接二连三,里克等人不满新君先后诛杀了奚齐与卓子,只因为一个人——重耳!重耳少有贤名,聪明好学而又礼贤下士,与重耳

  • 康熙的一众小儿子们最终的结局还不错,有些比乾隆还要小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胤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二十四,而那些一诞生即夭折的皇子,本文并没有计算在内。胤祕的母亲,根据《清史稿》的描述,为穆嫔陈氏。说到这位穆嫔,清朝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传教士的态度都非常严厉,以防国人受到外来文化的过度影响。鉴于此种原因,外国人来华,如果目的是传教

  • 海兰珠是怎么在短时间内让皇太极倾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兰珠,清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作为天下最尊贵的人,坐拥天下,前朝挥斥方琼,指点江山,后宫美人环绕,佳丽三千。前朝后宫总是分割不了的,世家大族送女儿入宫,想要还的皇帝的信任与亲近,而皇帝也靠这个去拉拢朝臣,稳定局面。有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为了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一个不行就送俩,姐妹同侍一夫的状况很常见。例如,汉成帝时期的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