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庆历新政?最后为何会失败?

什么是庆历新政?最后为何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1/13 20:09:48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的朝代,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在宋仁宗的支持下,由名臣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主导,发起了一次改革行动,史称“庆历新政”。

这次改革是宋仁宗和范仲淹等为解决北宋自立国以来积累下来的“三冗”(冗官、冗员、冗费)弊端而发起的,简单点概括,就是要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但这次改革很快就失败了,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向宋仁宗提出改革主张,到宋仁宗同意实施,再到变法被抵制而失败,总共只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

“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很多,范仲淹等改革派激进的改革主张和行事是主要原因,但给予改革致命一击的却是同属改革派的队友欧阳修。

从历史记载来看,欧阳修并非背叛了自己的队友们,而是好心办了坏事。

在“庆历新政”的过程中,欧阳修的几次向宋仁宗的进言,不但坑了队友,也坑了自己,本文就聊聊这事。

一:《朋党论》坑队友,导致“庆历新政”失败

“庆历新政”发起后,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抵制。

这也是很正常的,历来改革就没有不被顽强抵制的,能否成功,就要看改革者的决心和手段了。

保守派为打击改革派,攻击范仲淹等结成“朋党”,“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朋党”现象是历来帝王都小心防范的,宋仁宗也不例外,官员们结党上下一心了,皇权就势弱。

本来,宋仁宗也清楚这只是反对改革的人对改革派的政治攻击,但没想到却被改革派自己承认了,还主动向宋仁宗说明“朋党”的好处。

首先是改革派的总头目范仲淹向宋仁宗表示,正直的臣子为了国家结党是好事,《续资治通鉴》中记载:

帝谓辅臣曰:“自昔小人多为朋党,亦有君子之党乎?”范仲淹对曰“臣在边时,见好战者自为党,而怯战者亦自为党,其在朝廷,邪正之党亦然,惟圣心所察耳。苟朋而为善,于国家何害也!”

这是范仲淹以政见的不同,来区分党与不党,承认有“朋党”,也承认有反对派,主要观点是,“朋党”是否对国家有利。

可对于皇帝来说,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朋党”,都是危害皇权的,宋仁宗心中难免产生疑虑。

紧接着,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四月,欧阳修为给改革派助攻,给宋仁宗上奏了一篇雄文,名为《朋党论》。

欧阳修的想法比范仲淹还要激进,在这篇文章中,他将改革派比喻为君子,认为君子就应该结党,皇帝应该只信任君子结成的“朋党”: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并且,欧阳修在文中鼓励宋仁宗,应该驱逐小人(指反对改革的官员),让朝堂上下只存在君子,并学习周朝,使举朝君子结成一党: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当欧阳修的这些观点形成文字,正式向宋仁宗抛出后,马上就把宋仁宗给吓住了。

如果真的“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所有官员的行为一致,那皇帝还能是皇帝吗?

皇帝能行使皇权,依靠皇权掌握权力,不就是利用官员之间的争斗来保证皇权的独大?

欧阳修的这篇文章马上让改革派陷入了不利的局面,宋仁宗开始真正对改革派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不过,宋仁宗的怀疑并没有马上变成肯定,还为了保护欧阳修,在其上书《朋党论》引起争议后,让他出去公干,《续资治通鉴》中记载:

帝以上封者言河东刍粮不继,数请废麟州,命右正言欧阳修往河东与转运使议之。

但有了怀疑的种子,事情就不可控了,仅过了两个月,宋仁宗心中怀疑的种子,就被保守派中的主要人物夏竦下套激活。

夏竦用计污蔑改革派结党是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最终将要行伊尹霍光之事,废掉宋仁宗,《续资治通鉴》中记载:

先是,石介奏记于弼,责以行伊、周之事,夏竦怨介斥己,又欲因是倾弼等,乃使女奴阴习介书,久之习成,遂改伊、周曰伊、霍,而伪作介为弼撰废立诏草,飞语上闻。帝虽不信,而仲淹、弼始恐惧......

如果没有欧阳修的《朋党论》,这种污蔑可能还不会成功,但有了欧阳修公开宣示的那些观点,情况就不同了。

随后的大半年内,改革派的主要头目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陆续被贬出京城,他们颁布的改革法令也被废除,“庆历新政”失败。

促使改革派失去宋仁宗信任的导火索,毫无疑问就是欧阳修的那篇《朋党论》。

二:仗义执言坑自己,欧阳修终被贬斥

“庆历新政”失败了,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被剥夺执政权,陆续外出,但同为改革派的欧阳修却损失不大。

因为,当时的政争还没有形成“王安石变法”后,新党和旧党之间的那种你死我活的情况。

反对“庆历新政”的保守派也只是废掉新政法令,把改革派的主导人物都赶出京城就收手了。

至于欧阳修,他在改革派中,并非主导人物,只能算是为改革摇旗呐喊的小喽啰。

这从官职上就能看出来,为了新政,宋仁宗将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人都升为宰执,欧阳修只是帮助他们弹劾政敌的谏官。

而且,自上奏《朋党论》后,欧阳修还一直在河东公干,都不在京城,影响不了大局。

“庆历新政”既然已经失败,保守派也不会把欧阳修这样的小人物放在眼里,抓大放小就行。

宋仁宗也相当欣赏欧阳修的才华,曾表示过“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只要没人刻意针对欧阳修,宋仁宗也不会主动惩治他。

可欧阳修自己却跳出来了,在范仲淹等被贬后,他公开上书为他们鸣不平,且言辞激烈,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四月,欧阳修再次给宋仁宗上书,指责保守派为“群邪”,认为不应该罢免范仲淹等正直之臣,《续资治通鉴》中记载:

伏见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等,皆陛下素所委任之臣,一旦相继而罢,天下士皆素知其可用之贤,不闻其可罢之罪。臣职虽在外,事不审知,然臣窃见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识不远,欲广陷良善,则不过指为朋党,欲摇动大臣,则必须诬以专权......陛下于千官中选得此数人,一旦罢去,使群邪相贺,此臣所以为陛下惜也!

因此,欧阳修彻底激怒了保守派,“疏入,不报,指修为朋党者益恶焉。”

随后的几个月内,保守派对欧阳修的攻击随之而来,欧阳修既然自认为是君子之臣,保守派就从道德方面打击欧阳修。

京城中热议“庆历盗甥案”

由此,引出了轰动京城,让欧阳修大失颜面的“庆历盗甥案”,《续资治通鉴》中记载:

初,修有妹适张龟正,卒而无子,有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权知府事杨日严前守益州,修尝论其贪恣,因使狱吏附致其言以及修。谏官钱明逸遂劾修私于张氏,且欺其财。

案件出来后,不管这事的真假,舆论都开始谴责欧阳修和外甥女张氏私通,他一人之口难敌众口,被搞得狼狈不堪。

就算有心保欧阳修的宋仁宗,在大众舆论下,也不得不做出反应,欧阳修因此也被贬斥,“八月,甲戌,河北都转运案察使欧阳修知滁州。”

本已经脱离政治漩涡的欧阳修,因为仗义执言,为范仲淹等说话,把自己坑进去了,也算是为“庆历新政”献了身,四年后,才又调回京城任职。

三:结束语

以上所讲述的是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前后,为改革派摇旗呐喊的故事,以及他承担的政治后果。

《宋史·欧阳修传》中记载:“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

或许,正是这种从不隐瞒自身观点的性格,让欧阳修在面对政争时,也采取了直来直去的风格。

也正是这种风格,在诡异的政治斗争中,让欧阳修极为不适,“庆历新政”中坑队友和坑自己只是常规操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大熊猫为什么叫做食铁兽 大熊猫真的是蚩尤的坐骑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大熊猫在古代为什么叫做食铁兽?真是蚩尤的坐骑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专事卖萌的、可爱的“滚滚”其实骨子里非常凶悍。何以见得?从它的名字可见一斑:食铁兽。呵呵,有没有被吓到?据传,当年和黄帝争夺天下的蚩尤,坐骑就是大熊猫。也许有人会说,怪不得蚩尤打了

  • 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有哪些项目?有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承隋制,但科举制度却在唐朝的时候由草创阶段走向日益成熟和完善阶段。它是第一个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做了

  • 元朝为何会实行四等人制?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统治者是蒙古族,其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不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元朝的统治政策与其他朝代“与众不同”之处。元朝实行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由蒙古民族统治5800万人口的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维护政

  • 姚广孝在临死之前向朱棣要了一个人,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姚广孝是朱棣身边的红人,是他的左膀右臂,朱棣之所以敢一方土地去对抗整个天下,其中离不开姚广孝对他无限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姚广孝在临死之前向朱棣要了一个人,他是谁呢?在最初的时候,面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大计,朱棣并不太敢造反,因为他觉得如今天下的老百姓都是心向朝廷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强行造反

  • 汉朝时期的音乐文化有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西汉时,宫廷的文化娱乐生活中离不开歌舞,当时的皇帝们大多能自己填词配曲作歌,本文就简单聊聊这个。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大老粗出身,但作歌的天赋不差,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大风歌》。再比如刘邦在无力废立太子时,曾给戚夫人

  • 玄武门之变,为何李世民没有干脆把李渊一起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夺位,为什么不连带李渊一起?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刃自己的亲兄弟逼迫李渊禅位,那为什么在当时李世民没有直接将李渊给一起杀掉直接做皇帝呢?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

  • 古代银子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古人找零都有什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白银的使用从何时开始的?古代想找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们常看到的影视剧以及文学作品里,古人都是使用银锭来作为货币的。经常看见有这样的剧情,例如某位大侠进来餐厅就大喊,牛肉来一斤,猪头肉切一下,上的美酒来三斤。然后在大快朵颐之后摸摸胸脯从

  • 马超为何能被评为五虎将?刘备是如何看待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里面哪一方的武将水平最高,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了,刘备戎马半生,他的前半生之所以每次没落的时候,都有人愿意接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将。曹操收留刘备就是希望能够任用关羽张飞,袁绍收留刘备也是希望关羽能够来到自己阵营。但是蜀国五虎并不是只有关张二人有万夫

  • 袁绍优势最大为何没有成功 袁绍不死曹操还有没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何开局优势最大的袁绍没能成功?若袁绍不死,曹操还有机会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优势,袁绍出生便在东汉后期的官宦世家,虽是庶出,但深得长辈喜爱,比起嫡子袁术名声威望更大。因为袁绍更有才能,从鼓动何进诛杀宦官开始,他就开始下起了这乱世的一盘大棋。鼓动何进、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李渊没有处理好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