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

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07 更新时间:2023/12/18 2:36:00

皇太极明明有长子,为什么去世后反而是年仅6岁的顺治当皇帝?一个6岁的小孩子能做什么大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朝初期继承制

清朝后期继承皇位的肯定是皇帝的儿子,一般情况下皇帝会提前立一个太子。然后就会进入观察期,在观察期间太子兢兢业业皇位就非他莫属。但如果太子犯下严重的错误,轻则被废重则软禁。

从这个角度来讲多尔衮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可为什么他和太子之间争夺的这样激烈呢?这岂不是大逆不道?其实在当年清朝的继承制与后期有很大的区别,那个时候采用的是八家推选制。

所谓八家指的就是八旗,为了共同的利益这八旗联合起来进攻中原。每一旗都有自己的领导,为了便于管理八旗中要推选出一个人来领导整个八旗。

此人不但要大公无私还要有一身的才干,就比如说皇太极这样的。

小的时候就善于学习,别的兄弟还不认字时他已经可以背诵古诗。稍大一些便可以帮父王处理一些公务,兄弟们的能力在他面前不值一提。别的旗内也很难找出可与他匹敌的人,就这样皇太极成为了八旗的真正领导者。

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八旗打了无数的胜仗,不但获得了土地也获得了许多财富。皇太极死后整个八旗乱作一团,想要恢复往日的繁荣他们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

族人们的原则很简单,无论是不是皇太极的儿子只要他担任领导能给大家带来利益就行。

时在皇太极的儿子当中34岁的豪格能力是最强的,久经战场立下了不少战功。手下还有众多得力干将,加上当年追随父亲的老将有不少支持他的,他完全有资格担任八旗的首领。

不过既然是选拔制度那肯定豪格也会遇到相应的竞争者,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多尔衮的实力是最强的。为人处世方面多尔衮更胜一筹,总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战功方面多尔衮也算是一员猛将,在战场上与敌人勇猛厮杀身上还附有多处伤。

当时多尔衮深得人心,不少人相信只要推选他为皇帝,整个八旗会发展得比皇太极当时还要壮大。就这样两个人凭借自身的优势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支持者们也站在他们身后各抒己见。

难分高下的竞争

当时的场景就如同今天的竞选一样,竞选最怕遇到的是双方实力相当,假如像皇太极当年那样竞选很快就会出现结果。

皇太极对比自己的众多兄弟,能文能武展现出一种压倒的优势。众兄弟也知自己能力不足皇太极干脆就退出了竞选。

和今天大不相同了,双方无论从个人能力还是背后的支持者都势均力敌,谁也不服气。二人先是口头上的争论,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以获得支持。

争论了许久也没有结果,太子有些不耐烦甚至带上了精锐部队大有一副要和多尔衮开战的架势。

可这多尔衮也不是吃素的,神经百战手下猛士众多,面对太子咄咄逼人多尔衮不甘示弱据理力争。据说二人还因此争得面红耳赤,差一点就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一些老臣觉得总这样争下去也没个结局,就先暂停了会议。

僵持了一段时间,一个人从人群当中冒出来。这个人的身份不一般,他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与生前的皇太极关系非常好。辈分方面是太子的长辈,和多尔衮是平辈。

济尔哈朗出场之后太子和多尔衮对其十分尊重,随即停止了争吵听取他的建议。济尔哈朗认为如果一直选不出皇帝,时间久了部落内的人心便会涣散。

当时整个天下尚未平定满族人口又只是少数,此时不团结一心将来族群势必分崩离析。

严重一点还有可能因争夺皇位而发生内部的战乱,如此一来皇太极辛苦打下的疆土就会又落入汉人的手中。众人连连点头认可,忙问该如何解决?

济尔哈朗表明自己当年和皇太极关系极好,如今皇太极死了自己也是要支持皇太极儿子的。

太子听后大喜以为所指的是自己,后来济尔哈朗说自己要支持的不是太子当皇帝,而是六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顺治的蒙古血统

此言论一出有不少人一头雾水,多年来族群内部都是能者居之。谁的能力强才有资格做部落的统领,现如今多尔衮和太子的能力如此之强不做皇帝,反而让六岁孩童继承大位?莫非是济尔哈朗年事已高有些糊涂了?

其实他这样考虑是非常明智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1个好处就是缓和太子和多尔衮之间的紧张关系,两个人为了争夺皇位如今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再继续争下去恐怕会两败俱伤,敌人便有了可乘之机。

选择第3个人继承皇位,让两个人都不能当皇帝以后的关系就会缓和,族群内部又会团结一心抵抗外敌。事实证明后来多尔衮也全力辅佐小皇帝,再也没有了当皇帝的想法。

第2个好处就是顺治当上皇帝可以笼络蒙古部落的人心。当初满族的势力很小,为了发展壮大只能笼络别的部落。

蒙古部落兵强马壮自然是笼络的对象,想要笼络对方光是送去金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满族还采用了结亲的方式来笼络蒙古贵族。

顺治就是皇太极和蒙古爱妃所生,其体内流淌的也有蒙古人的血液。假如让顺治当上皇帝,蒙古人得知之后肯定会喜出望外全力以赴支持八旗的事业。

太子与多尔衮分析之后觉得很有道理,随即同意了这一观点,就这样双方言归于好承认了顺治皇帝。

大臣们也纷纷表示支持,有一部分大臣是碍于多尔衮和太子的面子表示支持。还有一部分大臣则是出于自身利益选择支持顺治,当时顺治只有6岁根本没有能力治理国家。想要治理国家自然少不了众大臣的辅佐,辅佐皇帝看似是一个苦差事实则是个美差。

不但能获得众人的尊重,还能在辅佐期间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像之后的鳌拜等众臣就是利用辅佐的机会让自己挣的盆满钵满,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总之立顺治为皇帝不但中了太子和多尔衮的下怀,也让许多大臣有了中饱私囊的机会表示支持。就这样顺治继位,孝庄太后以及多尔衮全力辅佐终于稳住了江山,为大清开创了根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时间 古人靠什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读书人寒窗几十年靠什么生活?经济来源有哪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在古代,敢让家中子弟脱产读书考科举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当然,豪绅巨富、王公贵族、宰执高官家里这类有钱有权的自不必说,科举在人家眼里那就是走过场,说不定通过恩荫就能走向仕途。咱单

  • 历史上前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的强大政权,曾与前秦、东晋三足鼎立,是北方霸主之一。前燕鼎盛时曾力压前秦、东晋,想要一举消灭秦晋,统一天下,但是却最终为前秦所灭。那么前燕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割据辽东慕容廆(gui)出身鲜

  • 赵氏孤儿都被灭门了 最后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惨遭灭门的“赵氏孤儿”,为何能够存活下来,后来还成了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后来多次改编,被改为豫剧、京剧、越剧、昆曲、音乐剧、电影、电视剧等,影响非常之广,甚至流传海外,被欧洲改编为歌剧、音乐剧

  • 汉元帝刘奭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他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乃汉宣帝刘询之子,至于他和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武帝刘彻的玄孙,他应该称汉武帝刘彻为高祖父。汉宣帝刘询一手缔造“孝宣之治”,被后世认为“不负高祖,不输汉武”,然而明知刘奭不可为储君而强立之,恐怕则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汉元帝刘奭

  • 古人在选择自杀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吞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的“吞金自尽”到底是吞什么,是把黄金吃下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人们往往重视很多生命以外的东西,比如尊严,贞洁等等,一旦这些东西遭到了侵犯,许多人就会选择以死明志,而“吞金自尽”就是一种古代常见的结束生命的方式。这里的吞金,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

  • 古代宫女进宫前也需要净身吗 宫女又是怎么净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进宫前,宫女也要净身?她们是如何被处理的?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那么多宫廷戏,对太监大家应该是非常了解的,一般的太监,负责管理主子们的生活起居,按照前朝的规矩,太监是不能参与国家政务的。随着清朝的衰败和灭亡,太监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有的太

  • 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当中 古人为何对商人态度都不友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重农抑商成了古代华夏社会的传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的说法,而商人的地位处于四民最后,也就是地位最低的状态。而且,几乎所有古代华夏王朝,都对商人的态度不友好。那么,为什么古代王朝对商人如此态度?个人认为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是怎么维持蜀国30年平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禅无能,那么一个无能的皇帝,是怎么在诸葛亮死了之后,还维持了蜀国将近30年的时光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刘备曾经作秀,把刘禅摔到地上过,可是那个时候留下了点后遗症,导致他确实不是很聪明。但刘禅不是一个暴戾的昏君,也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甚至叛

  • 为何刘备不敢重用马超,与他的性格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一曲长歌唱罢,有多少武将血战沙场;三分汉室棋盘;且看无数谋士执子。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有过精彩的表演。而今天谈到的马超,他作为三国名将之一,也自然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纵观马超一生,他的前半生是充满辉煌的。马超出自门阀世家,马氏一族的祖上,乃是东汉初期的伏波将军马援。正

  •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早期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里的主官。据说知县一词的起源,是因为在宋朝派遣到县里当官的都被称为“知县事”,此后简称就叫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正式被定位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下面就来介绍下县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