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王的俸禄?

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王的俸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26 更新时间:2023/12/24 16:36:48

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的俸禄?而且裁减的还不少,直接裁掉了亲王俸禄的五分之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郁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凤阳府临淮,他于洪武二十一年成功考中进士,被委任为中书舍人,后来又先后当过翰林、侍讲。

史书记载郁新的样貌是属于比较英俊的,相貌雄伟、声音洪亮,朱元璋看过一眼后,便十分喜欢他,将其赐名“新”并提拔为户部度支主事,后又迁为北平部郎中。

到了洪武二十四年,一表现良好的郁新北朝廷提拔为户部右侍郎。有一次朱元璋曾经询问他,天下的户口田赋,地理险易等诸多情况,他都能够就此详细解答,没有遗漏,让朱元璋十分赞赏他的才华,不久后便被直接提拔为户部尚书。

当时朱元璋给亲王定的年俸禄很高,有五万石,给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身为户部尚书的郁新当即提议,将亲王的俸禄砍掉五分之四,也就只剩下一万石。

当时,户部有一个主事为夏原吉,他的个人能力十分突出,能够将复杂无比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郁新的器重,很多重大的事情都会委任他去做。

等到朱棣入主南京,继位成为永乐皇帝之后,便将郁新召去掌握户部事,让侍郎古朴过去辅佐他。当时,河南一带很快就发生了蝗灾,当地官员对此纷纷隐瞒不报,郁新得知这件事情,立马将其统统弹劾了。

在最初的时候,北京城所需要的粮食大多都是通过运河运输过去的,然而郁新表示:“从淮河到黄河这一段河道,分布着很多的浅滩跌坡,船只在这里通过的时候会遇到了很多险阻。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可以用载三百石粮食的浅船,从淮河、沙河一带一直运至陈州颍溪口跌坡下去,再改用只能装两百石粮食的浅船将其运输到跌坡上,只要上了跌坡之后,就可以改用大船,一直运送到黄河,到八柳树一带停下来后,再有河南的车夫通过陆运的方式将粮食运入卫河,然而就可以直接转输北京城。”

朱棣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便听从了。

此外,郁新又表示:“湖广一带,农民屯田所产的东西并不一样,请允许将其当作是赋税上交给国家。比如两石粟谷、穈黍、大麦、荞等,可以充当准米一石,两石五斗稻谷、敔秫等,可以充当准米一石。一石豆、麦、芝麻等,也可充当准米一带。”

朱棣照样听从了,并将其写为一项法规。

到了永乐二年的时候,郁新制定了一项新的规定,所有议公、侯、伯、驸马、仪宾等等每年所领的俸禄,只要超过两百石的,都一律米钞兼给。

郁新最终于永乐三年八月份去世,户部的大小事务改由夏原吉去处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为何喜欢在城池外面修建护城河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护城河,是我国古代围绕城墙或主要建筑物开挖的人工河流,不管是大型城池还是小型坞堡,甚至是一些小村落都会修护城河。有的护城河有上百米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最宽的护城河是宋朝时期的襄阳护城河,它的平均宽度超过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堪称天下第一护城河。那么为什么古人热衷于修护城河?第一,古代战乱频

  • 为什么春秋时期会涌现出那么多的思想大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思想家,如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还有法家的李悝等等,但我们发现这些思想门派的祖师级别的人物却大多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明明各个诸侯国直接经常打仗,为何还能出现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没多久,周朝就被

  •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结局都很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太子被废掉都结局凄凉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统的,否则将朝纲大乱。而“太子”便是皇帝在生前被指

  • 古代女子被卖到青楼之后 古人为什么不选择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被卖身到青楼的女子,为何不敢逃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很多女子为了生存,只能去到青楼过活。但是古代的青楼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妓院,在青楼里面,有很多才艺双绝的人,她们卖艺不卖身。当然也有卖身的妓女。可是在古代并没有身份证,青

  • 古代将领造反士兵为什么要跟着 反对或者不响应就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将领造反,为什么士兵都跟着响应?反对不行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来造反等同叛乱,当权者极为痛恨,在古代对应的便是诛灭九族、凌迟处死的极刑。造反,意味着与现有政权决裂,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然而,上下五千年,造反者大有人在,甚至有缕缕不绝之势。

  • 司马懿能造反成功,是因为曹睿安排的托孤大臣太少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导致高平陵事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曹睿安排的托孤大臣太少了,只有司马懿和曹爽,就算加上,郭太后也就只有三个人。司马懿在人际关系中三个人是最不稳定的,一般最后只有一个主导者。最后必然要有事情发生,但是最后这个主导权是谁的,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曹爽和司马懿一直斗来斗去,一开始是曹爽占据了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出来救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北宋名将,很多人都会想到杨家将。其实许多人都有这种想法。首先是影视剧的影响。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有关于杨家将如何忠勇报国。其次,民间一直流传着各种版本杨家将的故事。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杨家将

  • 明朝的宦官在大明的历史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想到太监,我们总喜欢在前面带一个“死”字。死太监,似乎才更配得上太监这个词。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太监的认识,多数都是来自各种演绎和影视。而真正的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太监这个问题的呢?比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蔡石山先生。但很多人,根本不会去读那些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他们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反正,谁只要敢

  • 在唐朝时期,女性hi如何修饰自己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强大,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十分讲究女性的修饰,所谓“妇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妇女修饰容貌被提升为普遍的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古代有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子修怖容貌不仅以情感为动机,而且也被理义所

  • 蜀国灭亡后,为何唯独关羽被灭满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如说起当世名将,那必有关羽、张飞二人一席。他们都是蜀国军中战神,素来勇猛无匹,对大哥刘备忠心不二,更为蜀国江山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靠着赫赫战功,靠着刘备兄弟的名头,二人家族在蜀国地位极高。独独关羽被灭门然而当邓艾大军进入成都,蜀国正式发表投降宣言后,刘备、张飞家族得以保全,还被给以优待